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2365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法家与韩非子的思想 2011级 汉语国际教育 A 班 王彦钧 学号 20111203982 序号 41说起法家大家一定会想到韩非子,的确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前 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我认为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所以说法家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及其法制的集大

2、成者。而韩非子作为法家的创始人就更是不能忽视的了。他提出了众多的思想如:“计算社会”论 ,法、术、势等一些观点,当中提到人人都有“欲利之心”:“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解老)“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奸劫弑臣)君臣关系:“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难一“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饰邪)劳动雇佣关系:“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畦畤者

3、,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外储说左上)法治的根据:“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八说)法的执行:“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有度“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问辩“去私曲,就公法”。(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法与术的关系:法和术必须相结合法与势的关系:“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术与势的关系:“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外储说右下)等这无不体现了他的思想。从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

4、看出他重视法律而反对礼制。认为法律主要有“定分止争”和“定分止争”这两个作用。强调明确物的所有权并且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而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在他的思想中,我个人认为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在这一方略中他将三者紧密结合指出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这与我们现在的民主法治的形式有很大的区别。他极力主张君主集权并且是绝对的。这点我认为我们有些可以借鉴,改良并加以利用。其中我个人认为有这三点:1 韩非倡导法

5、治,反对人治,要求法一而固,反对朝令夕改主张法不阿贵,抵制贵族特权的思想,对于扭转特权思想,清除利益驱动以及权钱交易等不良风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 循名责实,察验群臣的工作方法,对于促进公务员勤于职守,言行一致,名实相符,建立高效 勤政廉洁的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3上法不上贤,执法必严,维护司法公正 法家认为,要厉行法治,必须排除仁义道德当时法家崇尚法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没有严格公正的司法作保证,倘若无它那么法律制度则会形同虚设。当然他的思想由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阶级地位,思想必然具有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 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去看待。总之他的”法”, “术”, “势”相结合,以法为主的法治思想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汲取其精华为我们的法治建设服务,摒弃糟粕,以净化我们的精神园地。若把这种思想为我国所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定会还法制一片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