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2327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2 管理会计复习考点归纳一、简答题(一)简述管理会计假设的内涵管理会计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而设定的合理的前提条件的统称,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多层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成本性态可分假设等。(二)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使用者,而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使用者。针对时间不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的当前和未来,而财务会计主要针对企业的过去和当前。报告范围不同。管理会计的报告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而财务会计的报告范围主要是整个公司。主要依据不同。管理会计

2、主要依据的是决策的需要,而财务会计主要依据的是公认的会计原则。核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主要采用统计和数学等方法,而财务会计主要采用会计方法。核算要求不同。管理会计的核算不要求绝对精确,而财务会计的核算力求精确。核算程序不同。管理会计的核算程序不固定,可自由选择,而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是固定的。法律效力不同。管理会计不具有法律效力,而财务会计具有法律效力。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目的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提高经济效益。资料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使用的资料都来源于财务会计资料。(三)简述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3、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为可变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四)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总成本可近似地描述为 y=a+bx 线性模型。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主要针对多品种营销) 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目标利润的假定。一般不考

4、虑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单一动因假定。(五)简述责任中心的分类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拥有相应管理权限和享受相应利益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统称。 根据资金运动的特点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是指只对其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它处于企业的基础责任层次。又可进一步分为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由于利润是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之差,因而,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还要对收入负责。又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是指对投资负责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不仅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投资中心同时也是利润中心,但它又

5、不同于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是处于企业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二、计算题(一)多品种盈亏临界点的确定基本程序: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销售总额=(各种产品的单价预计销售量)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额/销售总额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各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产品的单价课件例题:某企业

6、计划期生产并销售 A、B、C 三种产品,其售价、成本和产量数据如表 4-1 所示,计划期内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 21200 元。 表-1 售价、成本、产量表 单位:元项目 A 产品 B 产品 C 产品单价 60 20 10单位变动成本 48 15 6预计销量 1500 件 3000 套 5000 台要求:计算 A、B、C 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与销售量 解:(1) 预计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601500+203000+105000=200000(元)(2) 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A 产品销售比重=(601500)/200000=45%B 产品销售比重=(203000)/200000=30%

7、C 产品销售比重=(105000)/200000=25%(3) 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A 产品的贡献边际率=(60-48)/60=20%B 产品的贡献边际率=(20-15)/20=25%C 产品的贡献边际率=(10-6)/10=40%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20%45%+25%30%+40%25%=26.5% (4)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21200/26.5%=80000(元)(5) 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 A 产品保本销售额=8000045%=36000(元)A 产品保本销售量=3600060=600(件)B 产品保本销售额=8000030%=24000(元)B 产品保本

8、销售量=2400020=1200(套)C 产品保本销售额=8000025%=20000(元)C 产品保本销售量=2000010=2000(台) 对应题型:课堂练习第三章本量力分析第六题(二)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目标利润的预测公式: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利润预计利润=基期利润(1+利润变动率)=基期利润(1+销售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例题:课堂练习第三章本量力分析第四题的第三第四小问某公司生产 A 产品,销售 10 000 件,单价 300 元,单位变动成本 180 元,固定成本600000 元。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2)计算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

9、率。(3)计算经营杠杆系数。(4)若下年度销售增长 20%,则目标利润为多少?解:(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00000(300-180)=5000(件)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价=5000300=1500000(元)(2)安全边际额=现有销售量单价-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0000300-1500000=1500000(元)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现有销售额100%=1500000(10000300)100%=50%(3)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利润=(300-180)10000(300-180)10000-600000=2(4)因为 经营杠杆系数=

10、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且已知销售增长了 20%所以利润增长了 40%,则目标利润=(300-180)10000-600000(1+40%)=840000(元)(三)是否接受特定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书本例题见书上第 98 页例 6-12例题:课堂练习第五章经营决策第 2 题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200 件。年初已按 100 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 1000 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80 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 25 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 70 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

1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200 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200 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1000 元专属成本; (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 5000 元;(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300 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900 元专属成本。解:(1)单位变动成本=80-25=55(元)小于订货价格 70差别损益=(70-55 )200=3000(元),所以应接受订货(2)差别损益=3000-1000=2000(元),所以应接受订货(3)差别损益=3000-5000=-2000(元),所以应拒绝订货(4)

12、差别损益=200(70-55 )+100(70-100)-900=-900(元),所以应拒绝订货(四)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书本例题见书上第 99 页例 6-14例题:课堂练习第五章经营决策第 3 题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 A 零件 2000 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 19000 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 7000 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 8 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 B 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 2000 元,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 A 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解:因为自制 A 零件时总成本为 19000 元,固定生产成本为 7000 元,则自制 A 零件时单位变动成

13、本为(190007000)/2000=6(元/件)设企业需要 A 零件 x 件时,自制和外购的成本相同,则自制时的总成本方程为y=7000+6x+2000,外购时的总成本方程为 y= 8x,联立方程组后解得 x=4500,y=36000,借助下图进行分析:(自己参照书上例题绘制)由上图可知,当零件的需要量在 4500 件以上时,自制成本要低于外购成本,所以此时应选择自制;当零件的需要量在 4500 件以下时,外购成本要低于自制成本,则此时应选择外购;当零件的需要量正好为 4500 件时,选择自制或外购均可。(五)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成本控制)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用

14、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注:以下各题中的 F 代表有利差异,U 代表不利差异课件例题:例 1、某企业生产 A 产品,每件产品的材料标准消耗量为 8 公斤,每公斤的材料标准价格为 1.2 元。又已知本月购进直接材料 20000 公斤,实际支付款 23000 元,本月生产耗用 14520 公斤,共生产 A 产品 1760 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2300020000-1.2 )14520= 726(元) F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4520 17608)1.2=528(元) U直接材料成

15、本差异= -726+528=198(元) F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效率差异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实际人工价格-标准人工价格)实际产量实际工时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人工价格课件例题:例 2、某企业生产 A 产品,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 0.5 小时,每小时的标准工资率为 6 元,本月实际耗用直接人工 792 小时,实际支付人工成本 5148 元。其他相关资料参阅例 1。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92-17600.5)6= 528(元) F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价格差异)=51487926=396(元)

16、 U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28396= 132(元 ) F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预计产量的标准工时课件例题:例 3、承前例 1、例 2 的资料,又已知该企业预计应完成产品 1 890 件,制造费用预算为 3 150 元,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为 1 元。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 3 500 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 633.6 元。 根据上述公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