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2273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特殊的部位需要使用高性能的砼进行合理的施工。普通混凝土虽然也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其使用寿命、防水性、耐久性很难满足要求,然而高性能砼却具有这些优点。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现场使用经验对建筑工程高性能砼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性能砼;质量控制近年来,水泥与水泥基材料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强度。这是由于使用部门不断提高强度的要求所致。尤其是近 50 年来,片面提高强度而忽视其它性能的倾向造成水泥生产向大幅度增加细度和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的含量发展,水泥标号或 28d

2、胶砂抗压强度从 30mpa 猛增到 60mpa,并越来越多地使用 50mpa 以上的砼。提高砼强度的方法除采用高标号水泥外,更多的是增加单方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及单方用水量。因此砼的流动性随之下降,甚至出现必须依靠强力振捣才能保证密实性和均匀性的干硬性砼。到 80 年代前后,砼耐久性问题愈来愈尖锐。因砼材质劣化和环境等因素的侵蚀作用,常出现砼建筑物破坏失效甚至倒塌等事故,造成巨大损失。有鉴于此,加上施工能耗、劳动与环境保护,尤其是均匀性对工程安全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对砼的工作性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高强化的主流思想受到批评, 高性能砼逐渐成为合理的、科学的发展路线。1.原材料的基

3、本要求1.1 水泥水泥是砼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高性能砼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为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均高,水化热较高,耐磨性、抗冻性均较高;但耐热性、耐水性和抗腐蚀能力较差。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掺有少量活性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特性和适用范围,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但早期强度和水化热低于硅酸盐水泥。1.2 外加剂高性能砼主要就是掺加外加剂来改善砼工作性和耐久性。应使用高性能优良的外加剂。首先,粉煤灰会对砼的工作性能有显著改善。 (1)粉煤灰是由大小不等的球状颗粒的玻璃体组成,表面光滑致密,在砼拌合物中能起到滚珠润滑作用;

4、(2)新拌砼中水泥颗粒易聚集成团,粉煤灰的掺入会有效分散水泥颗粒,使砼拌合更加均匀;(3)替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的用量,从而降低水灰比,减少泌水和离析;(4)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有利于泵送施工。良好的工作性可大大改善砼外观质量,也保证了内在质量。其次,粉煤灰提高高性能砼耐久性。 (1)火山灰效应,粉煤灰 取代部分水泥,不仅能降低砼有效含碱量,还能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抑制碱-骨料反应。粉煤灰中含有的酸性氧化物和水泥水化产生ca(oh)2 反应,使骨料周围的碱金属离子及氢氧根离子减少。从而削弱碱-骨料反应;(2)提高砼的抗渗性,粉煤灰颗粒分布水泥之间,增加砼密实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了水化热,从而

5、即减少了砼本身的收缩和开裂,又提高了砼的抗侵蚀能力;(3)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砼本身抗氯离子渗透性,砼密实性明显改善,电通量指标明显下降,防水砼要求粉煤灰惨量小于 20%。2.砼配合比的设计2.1 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砼不允许出现裂缝,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用量不超过500kg/m3。2.2 粉煤灰惨量的确定耐久性砼要求粉煤灰掺量大于 20%,可高达 60%。2.3 砂率采用较低砂率一方面可以降低用水量,同时增加骨料在砼中的比例,从而降低砼自身的电通量。另外,可以减少砼收缩。2.4 减水剂选择及用量根据相容性试验,确定其用量。2.5 水胶比和砂率的调整水胶比以 0.01 或 0.02 为基准调整砂率

6、,以确定最佳配合比。 高性能砼要求除了强度要求外,砼耐久性应采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用优质、颗粒级配良好的骨料,并根据环境要求选择外加剂;拌合物和易性关系到质量均匀、密实等性能及工作性,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砼凝结时间与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与水灰比有较大关系,根据一些试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砼的初凝时间约比水泥标准试验的初凝时间延长一倍以上;在低温浇筑砼时,砼拌合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冻性能和早强性能。3.施工过程的管理和后期养护3.1 砼的配制与搅拌在砼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偏差,砼拌合物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水泥。水掺合料、外加剂的称量误差在1%之间,骨料控制在2%左右。

7、对集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以工作班不少于 3 次,如有异常情况要重新检验。按照实测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粗、洗、细骨料用量。砼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 60,北方不宜高于 50,且不宜低于 10。在开工之初,应对所选用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抗钢筋锈蚀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砼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强 制式搅拌机 1000 最短搅拌时间至少 2min。砼拌合物应随时进行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进行检测。3.2 砼运输砼的运输能力应该满足施工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保持

8、均匀性,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否则,要对砼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砼拌合物加水。3.3 砼浇筑对大方量砼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砼入模前,应采用试验设备测定砼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坍落度损失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砼方可入模浇筑。入模温度一般控制在 525之间。砼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 2m;当大于 2m 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砼,保证砼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砼浇筑过程当中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歇时间不得大于 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新浇筑砼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砼温度不得大于15。砼搅拌、运输及浇筑的全

9、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在底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砼浇筑完毕,上下层应不少于 1.5m。3.4 砼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捣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 捣砼时,每一振捣时间应以砼表面呈现浮浆且均匀平整、不再出现大量的气泡和不再有显著沉降为准。一般不会超过 30s,避免过振。若需要变换振捣位置时,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器拔出,然后将振捣器移至新位置,不的将振捣器放在拌合物中平拖。3.5 砼的养护砼养护期间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砼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砼的内部与表层、表层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10、不宜大于 20。砼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砼结构进行温度控制,采取同条件养护记录。防止砼受温、湿度的侵蚀,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砼达到预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4.结语在高性能砼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外加剂与原材料,外加剂与原材料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与此同时,在高性能砼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监测与环节控制工作,通过加强环节控制来确保高性能砼的质量。我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尤其是外加剂这一块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实践。科【参考文献】姚燕,王玲,田培.高性能混凝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9.冯乃谦,邢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m.原子能出版社, 200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