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2023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施甸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施甸河流治理工作, 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系到城乡防洪减灾能力的提高, 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根据当前施甸河流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河道疏浚防护等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出发,提出一些解决河流治理的对策,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浅谈 河流 问题 对策施甸县地处云南西部,位于东经 98549921,北纬 24162500之间。东连昌宁,南邻永德,西与龙陵隔江相望,北与隆阳毗邻;东西横距最宽处 45 千米,南北纵距 79 千米;总面积 2009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

2、千米 164 人,县城位于施甸坝子南端甸阳镇,海拔 1470 米,距云南省会昆明 571 千米,距保山市政府驻地 61 千米。县境河流有 69 条,总长约 586.6 千米,属怒江水系。主要有怒江、勐波罗河、施甸河、姚关河、太平河。江河流经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县内水旱灾害频繁,受灾严重。1985 年 5 月 226 月 6 日,县境普降大雨,降水量175.5 毫米,造成包谷受灾 1.31 万亩,水稻 2.9 万亩,房屋被洪水泥石流冲坍 254 间,有 8 个水库告急。灾情发生后,保山驻军赶往灾区。省委、省政府派出工作组前来指导,了解灾情,慰问灾民。1986 年 7 月 1326 日,

3、万兴、何元、旧城、酒房一带降暴雨,包谷、水稻冲毁 6700 多亩, 2 人被洪水冲走,旧城芒埂合作社 5 农户,30 格房屋被泥石流冲埋。1989 年 5 月 24 日,何元一带降暴雨(80100 毫米) 。造成房屋倒塌 16 格,洪水冲走水牛、黄牛 10 头、猪 17 头。雷击死亡黄牛 7 头,山坍塌压死 1 人。1992 年7 月 1522 日,县境内普降暴雨及冰雹,造成受灾烤烟 7000 亩,包谷 8000 亩,水稻1700 亩,房屋被洪水泥石流冲塌 384 间,大牲畜冲走 3 头。1978 年 10 月至 1979 年6 月 7 日,持续大旱,全县 59 条河流,断流 31 条,造成大

4、牲畜死亡 1489 头(匹) ,6484 户,3.88 万人饮水困难。小春受旱灾减产,大春无法栽插。长期以来, 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却相对迟缓, 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 工程质量较差, 洪涝灾害频发。中小河流具有局部暴雨强度大、洪水突发性强、涨势猛、洪峰流量大、预报预防难度大、发生频率高等特点, 极易造成泥石流、堤防决口、冲毁村庄和道路、淹没农田等重大灾害, 且我县大部分中小河流两岸土地肥沃, 人口密集, 洪涝灾害损失较大。因此,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1

5、目前施甸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1.1 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河道於塞严重施甸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 洪水暴涨暴落。由于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 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 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 多年未实施清淤 , 致使河道萎缩严重, 行洪能力逐步降低, 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2 现有水库年久失修,防洪排涝的标准不高大部分现有水库都是上世纪 6070 年代建成的,经过多年运行, 都存在年久失修, 主要建筑物毁坏严重等问题,

6、实际抗御洪水能力远远低于设计标准, 许多水库大坝存在重大隐患, 自身安全难以保障, 直接威胁下游防洪安全, 急需除险加固。1.3 分布比较偏远,地质条件复杂该地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城镇,交通不便利,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治理中小河流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喀什特地貌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1.4 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河流人为污染严重由于现阶段民众受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限制,使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民众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对河流污染的主要

7、原因。1.5 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长期以来, 施甸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 治理资金严重不足。近年来, 有关“两工”政策取消, 群众投劳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对河流的治理(河道清淤和堤防加固等)日趋减少 , 许多的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在上世界 80 年代,水利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严重不足。1.6 干支流综合防洪能力亟待提高河流弯道曲折,流经地形复杂。受局部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 部分地区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机率很高,干支流洪水遭遇概率较大。目前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干流轻支流、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 骨干防洪工程若得不到有效保护

8、, 长期受到中小支流的冲刷, 影响其防洪能力。因此, 通过河流的治理, 对其洪水进行有效的控制, 使河流顺畅,这不仅能够起到滞洪、蓄洪的作用, 而且对干流洪水的不利遭遇起到部分减缓作用。2 施甸河流的治理对策2.1 认真贯彻水利部印发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 2011 年中央2.2 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力度,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中小河流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切实保障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3 综合治理, 统一规

9、划对于河流的治理必须科学论证, 全面规划。根据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 按照相应规范标准, 给洪水足够的通道,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治理最终根治洪涝灾害。规划要针对河流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按照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的原则,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提出河流治理的原则、任务、治理目标和规划方案, 选定治理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布局和实施程序。规划过程中, 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 上下游, 左右岸, 各地区、各部门的关系; 需要协调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干支流治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 河流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加强实事求是, 强调重视河流的基本情况

10、的搜集、整理、分析, 充分利用以往规划治理的成功经验,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分批次、分重点地进行有序、有效的规划治理。2.4 坚持防洪优先、兼顾抗旱的原则 在水利建设布局上要加快现有水利工程的除险保安和续建配套, 使现有水利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 发挥应有的效益。大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要在抓紧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 加快沿河两岸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人口稠密区的河堤护岸工程建设。2.5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结合施甸河流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裁弯取直与理顺河势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

11、弱部位, 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 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讲求治理效益。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力求美观,裁弯取直空出河滩,将河道治理作为开发两岸的主要手段,改变原有河势,形成新的防洪隐患。施甸河流程总长 54.5 公里,流域面积 660 平方公里,支流上游建有水库、坝塘 17 座,灌溉农田面积 7.1 平方公里,是施甸县城的“母亲河”。由于施甸河穿县城而过,沿岸村寨、人口稠密,居民生产生活废水和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严重。在治理中,由施甸县水利局实施水行政执法,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未经审批注册登记的入河排污将依法取缔。由县水利局融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投资 140 万元分两期对施

12、甸河进行清淤及河堤支砌,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完成正由城建部门组织河岸绿化。施甸县城建局组织实施县城截污管网及日处理能力为 1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1 座,工程已动工。其中新建污水配套管网总长 25 公里、改造污水配套管网总长 3 公里,新建雨水管网 8.8 公里,改造雨水管网5.5 公里等,工程总投资 5930.89 万元,预计今年底完成并投入使用。由新农办在沿线村寨建立了几十个垃圾回收点。施甸河治理工程还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近期治理建设规划,计划整治河道 4.1 公里,总投资 2730 万元。施甸县水利局积极争取在近期组织实施,力争施甸河水质在 2012 年达到类水质。2.6 加强水利职工队

13、伍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积极主动的建立能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 为水利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同时, 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水利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 努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 培养和选拔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水利职工队伍,以适应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2.7 广泛发动群众,广开投资渠道施甸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群众,遵循“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动员沿河村镇和群众按照统一规划,对相关河段实施科学治理。广开投资渠道,增加河道治理资金来源。施甸人民政府

14、要从财政中划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引导和调动群众治理河道的积极性,可对有开发价值的河段进行租赁、拍卖,以求滚动发展。逐步理顺河道堤防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收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征收及管理制度,逐步加大河道治理管理的资金投入。2.8 改革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小型水利设施经营管理制度改革, 采取租赁、拍卖和承包经营等形式, 对小型水利设施经营管理全部实行业主责任制, 实现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搞活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水利服务。中型及其以上水利工程, 要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引入竞争机制, 在保证粮食生产用水安全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在水

15、土资源、设备、技术方面的优势, 拓宽经营服务领域, 大力发展供水、水产养殖、水利旅游等产业, 同时拓宽水利的外延, 向管理、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实行以资本为纽带, 组建跨行业、跨行政区划的联营股份公司, 实现资本的最佳组合, 最大限度地盘活水利存量资产, 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水利资本经营的市场机制, 使各种水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施甸河流的治理,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河流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以保护重点地区河流沿岸村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 要统筹衔接好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 统筹兼顾河

16、流治理与河道管理,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 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既有效防御洪水, 又安排好洪水出路, 要统筹处理好河流治理与村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统筹协调好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要因地制宜, 区分轻重缓急, 分期分段开展治理。参考文献1 王勇强. 抓好中小河流治理 提高综合防洪能力J. 山西水利 . 2002(06) 2 李明,董丽荣,王念忠,于翔. 加强中小河流管理 确保防洪安全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0(01) 3 陈鸿飞.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 中国水利 . 2009(06) 4 管振范. 黑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 . 2009(01) 5 李宏亮. 广西中小河流治理初探J. 企业科技与发展 . 2011(15) 一、位置面积 施甸县地处云南西部,位于东经 98o5499o21,北纬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