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1915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向[盛世情关系列] 受益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著备载 地名可考三城易址 皆因水为千年古城今昔之变戴 健城市的形成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合肥城市的形成约有 3000 年的历史,2000 多年前因沟通江淮的运河舟楫之利,曾经是全国唯一的以转运贸易为主的“输会” ,又因其控南北扼东西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合肥” ,是中国连续“传承”时间最长的省会城市名称之一(较早的还有成都、长沙、太原等) ,是全国各省最居中的省会城市,后来居上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从时间和空间上考量城池的历史变迁,合肥因水而名,临水而建,择水而迁,亲水而兴。四部名著载入地名考古发现,至少在 25 万年前,合肥一带就有猿人的活动,已出土的“和县猿人

2、”头骨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合肥东边的含山凌家滩、北边的蚌埠双墩、西边的六安双墩考古发掘,也无不证明,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处于中国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有巢氏”生活的中心区域。在公元前 21 世纪前后的夏代,合肥人已经在河畔的高台上“结庐” ,即建起成片的房舍,有了集市和城的雏形(埋在地下最大的一块面积达 8 万平方米) ,如诗经所说的“中田有庐” 。 “中田有庐”比邻近的巢湖市原先的地名“居巢”即“树上为巢” ,应当说前进一大步了。2夏商时期,合肥属巢国。周武王平定天下,以土地大封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巢国被一分为二,曰巢,曰庐。居巢

3、为巢伯国地,即周代一个伯爵的封地。 春秋记:“楚人围巢。巢,国也。 ”后汉时这里一度也曾置居巢侯国,故城在今居巢老城区东北约 3000 米,早圮。关于“巢”的来历, 孟子滕文公下解:古时洪水“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赵歧注曰:“卑下者于树上为巢,犹鸟之巢也。 ”庄子盗跖则释:“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巢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巢氏时代, 名胜志谓“古名居巢,取下者为巢之义” 。合肥为庐子国地,即周代一个子爵的封地。以合肥为中心的庐国和同时期的舒国,范围逐渐自合肥、六安、庐江、舒城延伸到沿江和江南地区。合肥县志记载,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庐子国先后

4、为楚、吴、越所兼并,又复归楚。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六年即公元30 年设合肥侯国,委大将坚镡为合肥侯。庐江以及后来的庐州,甚至连江南的庐山,以至解放后合肥一代地方戏“倒七戏”更名“庐剧” ,都是因庐子国而得名。历史文献证明合肥是从庐子国开始发展为城邑的,最初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 1046 年,迄今已有 3055 年的历史了。城市城市,到底是先有城还是先有市?这似乎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学术界通常认为城市起源是指人类社会栖居方式的变3化而使一处聚居点成为与政治、经济、生产、贸易、宗教或军事活动相关的中心。从目前能找到的史书典籍上看,合肥作为城市“闪亮登场”时,就已经遐迩闻名。公元前 221 年,

5、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随后设立郡县制。目前通常的说法是秦置九江郡于襄安(今无为县境内) ,统合肥、居巢、襄安三县,庐以列城为合肥县。但见诸文字的“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 2100 年前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无巧不成书。司马迁后大约 170 年,另一位大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两段话语似义同,即合肥得益于南北水系沟通之利,长江、淮河之间有运河在这里相贯,且南有巢湖,北有瓦埠湖,是一个和当时楚都寿春齐名的大码头、大城市。那么“合肥”这个地名是如何得来的,或者说为什么叫“合肥”呢?古人认为淝水发

6、源于城西 30 千米江淮分水岭的将军岭,流往合肥前一支北折寿春入淮河叫东淝河,一支流经合肥城区叫南淝河又叫施水。我国最早的解答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尔雅 “释水”篇析“肥”:归异出同(日)肥。1500 年前北魏的大文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解4析: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也。就是说两条流往不同方向的河流曾同出一源,因此叫“合肥” 。司马迁、班固和郦道元前后另一个记载合肥的名人是西晋的大文学家、史学家陈寿,他所著的三国志在曹操传、刘馥传、张辽传、孙权传、蒋钦传、甘宁传等中迭次述及合肥,肥水及逍遥津,如:合肥之贵,孰若吴、楚。实际上,古籍中对合肥“二水一源”的记述并不准确。按东淝河与南淝河

7、之间横亘着江淮分水岭,并不是一源,但又的确曾经相通,这就牵涉到为什么历史上有个江淮运河的问题。自长江到淮河,自南而北,经裕溪河、巢湖、南淝河,过一段运河,入东淝河、瓦埠河到淮河。这一段运河,先秦相通,至三国时期曹魏因战事之需,又曾拓修,故老百姓口口相传为“曹操河” ,约 7000 米长,后来颓废。合肥县志有“宋有杨将军欲开分水田引淮入肥,工不成将军自刎”之载,说明后人曾试图重开江淮运河。1953 年毛泽东谈到治淮问题时曾提问:“淮河的水位比长江高多少?要不要把合肥附近的将军岭切开,在洪水季节把淮河的水调一部分到长江来,以减轻淮河下游的压力?”另外,还有古汉字中“施”的写法与“合”接近 “合肥”

8、可能就是“施肥”演化而来一说。南淝河入巢湖的口子今地名仍作“施口” ,古文献中“淝河”亦写作“肥河” , “合肥”亦写作“合淝” 。5合肥有城的历史,当然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更早。但古代合肥在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最为繁华,是当时全国 18 个较大城市之一。作为典型的商业“输会” 、 “都会” ,合肥主要承担的是军品和民用品的转运和贸易,并且在 2000 年前就唱起了“山海经”来自大别山区的木材、药材和来自下江经巢湖的水产品包括海里的鲍鱼等,尤其是用于作战攻防的盔甲、剑鞘的原材料皮革都在此交换,真是千樯林立,万船辐辏。后来屡屡出土的楚国金币“郢爰” ,见证了当年的繁华。三次迁址因水而为合肥故城的遗址

9、,在如今市区四里河立交桥北隅,只留下一个快要被遗忘的叫“古城郢”的地名。 “郢”是战国时楚的地名通名,村庄意。古城郢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村到城再逐渐式微,至当代终因“都市里的村庄”而消逝的过程。据庐州府治卷四记载,汉代的合肥城在水西门外约二里。秦汉时期,这里地处南淝河和四里河交汇处,西边更有约 7 千米的江淮运河(俗称曹操河)连接东淝河至淮河,水网密布水运发达。合肥城池滨水而建,充分发挥了交通上的优势。东汉初年,刘秀封功臣坚镡为合肥侯,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侯国)。三国时期,合肥是魏、吴对阵的主战场。史书记载,从公元 184 年到 280 年,96 年中合肥竟有 72 年与之生死攸关。仅曹操与孙权以

10、及他们的“后主”时期,双方投入兵力达 10 万以上的战役,在合肥就发生了 6 次。曹操深知合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他除了把湖北襄樊、甘肃祁6山定作边城,重点抵御蜀汉外,还刻意经营合肥这另一边城对付孙吴。他将相当于今天好几个省地域的扬州州府迁到合肥,又把九江郡的郡治设在合肥,使合肥第一次有了“行省”和“州”两级衙署,一度地位空前。先是孙权之兄孙策于建安三年(公元 198 年)攻占合肥,后所部内讧,战乱中民众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个荒芜的空城。曹操认为刘馥“可以任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相继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

11、”,“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这是三国志刘馥传中的一段。曹操为有效地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的地盘,于建安五年首次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并将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和县)迁到合肥。刘馥为合肥作出了巨大贡献,永垂青史。魏吴为合肥这一军事重镇,曾进行了反复争夺。三国志魏武帝纪载,建安十四年,曹操“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在赤壁之战中因不谙水事吃过亏的曹军这时已注意发展水师。建安二十年,东吴孙权又率 10 万大军向合肥推进

12、。当时,曹操正引主力西征,合肥只留下大将张辽等领7000 人驻守,众寡悬殊。 “先下手为强” ,张辽从部属中招募 800 壮士,奋不顾身夜袭敌阵,一时火光冲天。孙权猝不及防,只得下令退却。谁知曹军的另一支精锐早已埋伏在城郊逍遥津一带。他们先7放过吴军的大队人马,单等孙权将至,一声锣响,杀声震天。此刻,孙权周围只剩下 300 余骑,挡不住魏军的凌厉攻势。孙权且战且退,且退且突,竟挤上狭路,前方西津桥(又名逍遥桥)上的桥板又早被曹军拆去大半,战马怯步。六神无主、七窍生烟的孙权似入绝境。危急关头,他猛加一鞭,那马腾空而起,跃至津南,孙权保住了性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一首七绝云: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

13、吴侯败合肥。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描绘的就是这一段史事。战后一年,曹操曾亲到逍遥津一带视察,赞扬张辽指挥有方,并升其为征东将军。逍遥津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张辽也因此奠定了曹魏首将的地位。吴军从东南方向来,正是凭借水路通达;而主要是北方人的魏军守备合肥,水战恰恰成了他们的“软肋” 。多年的战事,使得曹魏决心在合肥另建旱城。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 230 年) ,合肥在汉城的西北方 11 千米处另筑新城。这是考虑到汉城临水,难以抵挡东吴水军的凌厉攻势, “扬长避短,以城却敌”是魏军守将满宠在鸡鸣山下建新城的指导思想。50 年后,这一

14、纯军事防御没什么生活基础的新城逐渐废弃。但城堡遗迹,包括城墙、城门,以及营房、打造兵器的作坊等,连同石质、金属武器弹药,历经两千多年风雨,都部分保留了下来。如今此处已被辟建为“合肥三国遗址公8园” ,古为今用,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如果说三国演义只是千年以后的话本小说,那么三国志应是严肃的史书。三国归晋,隔代修史,陈寿成书时距吴魏在合肥相争刚结束不久。书中数十次写到合肥,写到逍遥津,合肥在三国时期的影响不言而喻。三国古地名,合肥还有逍遥津、教弩台、回龙桥、操兵巷、斛兵塘、飞骑桥、藏舟浦、箏笛浦等。人们驻足斯处,往往发思古之幽情。三国归晋,合肥由鸡鸣山下的新城复归滨水的汉城。晋时合肥属淮南郡,是南北

15、货物运输线上的重要中转站。东晋初年,晋元帝以尚书戴渊为镇西将军镇守合肥,就是北防侵及淮上的石勒,西备荆州的军阀势力王敦。此时的城池地势低洼,易遭水灾。南朝梁天监五年(公元 506 年),豫州刺史韦叡为夺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围堰以淝水灌淹,冲毁了合肥,自此城池又日趋湮废。公元 581 年隋朝立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县城遂成庐州州府所在地。庐州领合肥、襄安、慎、霍山、开化、淠水、庐江 7 县,地域广大。合肥城地处南淝河北岸,古人将山之南或水之北谓为“阳” ,故又称“庐阳” 。此后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累计 1300 多年,合肥一直是庐州府的府治或州

16、治,成为地区政治中心。由周至隋已逾千年的合肥城,毕竟城池太小地势低洼。唐贞观年间(公元 627649 年) ,李世民令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往南淝河下游约 3000 米另择高地筑城,这就是唐城。按传统的地理定位,这9座城的天文分野处于“斗”区,于是叫“金斗城” 。南宋时扩建,面积是唐城的两倍多,称“斗梁城”,亦可说是宋城。由汉城而三国新城复回汉城再迁唐宋城,合肥城池经历了临水、避水再亲水的变化。千年城池迭见兴衰如今的合肥老城区,自唐迁建宋代扩容,城池基本定型,至1950 年代初,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合肥是一座“不动”的千年古城,或者说是一座维持了千年的古城。唐代的合肥城,全部建在南淝河南岸,则南淝河成了护城河的一段,处于城北。初为土城,贞元年间“始加甓”(砖)。北宋初年,经过五代十国多年战乱,合肥地区已是一片荒凉。诗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门二首其一:淮水东来没踝无,只今南北断修涂。东风却与人心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