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10000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史考试复习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新石器)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有仰韶文化 和 河姆渡 文化 等3、原始社会末期,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在瓦解,代之以 地缘 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在形成,以小家庭为单位的 私有制 在产生。4、约公元前 21 世纪,禹之子 启 夺得王位,杀掉益,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 。5、东汉和帝时,宦官 蔡伦 改进 了造纸方法,造出的纸被称为 赫 蹏 。3、汉武帝时, 赵过 总结推广了一种轮耕制的耕作方法叫 代田法 1、西汉建立之初,刘邦采纳 陆贾 的建议,用“ 黄老 无为而治 ”的思想指导政治。8、1127 年,金军掳 徽宗 、钦宗二帝和后妃等三千余人,及其所掠大量金银财宝等物北归,史称

2、此事为“ 靖康之变 ”,至此,北宋灭亡。9、 北宋中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其中 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发生在四川地区的由王小波、 李顺 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了“ 均贫富 ”的口号。5、隋朝工匠 李春 设计建造的 赵州桥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桥。6、公元 960 年, 赵匡胤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随即黄袍加身称帝,仍都开封,史称 北宋 。3、1399 年,燕王朱棣发动 靖难之变 ,1402 年取得胜利,即位皇帝,是为 明成祖 ,1421 年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5、明朝时由日本的一些封建地主组织武士浪人等结成武装集团对中国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和劫掠骚扰,被称作 倭寇 ,将领 戚继光 和俞大猷率

3、军抗击。6、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 苏州的 丝织业 中最为明显。10、 乾隆前期,清政府加强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 广州 以外的其它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商的条理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的 闭关政策 。6、用干支纪日,并实行闰年十三个月的做法是在 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7、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营建东都 C 。A丰邑 B镐京 C雒邑 D盟津8、下列关于井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C 。A井田制分为“公田”和“私田”B“公田”是贵族自留田,收获归农奴所有C“私田”是分给农奴耕种的,收获物归农奴所有D在井田制下,土地允 许

4、买卖。4、佛教传到我国是在 C 时期。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南北朝5、在纸出现以前,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 C D 。A树 叶 B兽皮 C竹木简 D帛6、下列人物中,属于三国时期的有 A B C 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7、北宋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 A B D ”制度。A官 B职 C衔 D差遣8、方腊、宋江起义发生在 B 。A北宋中期 B北宋末期 C南宋初期 D南宋末期9、南宋抗击金军的著名战役有 A B C D 。A黄天 荡之 战 B顺昌大捷 C郾城大捷 D采石之战10、元朝国内的商业繁荣,商业发达的城市很多,其中最繁华的城市是 A D 。A大都 B开封

5、C洛阳 D杭州1、明朝在中央政府机构中,六部为最重要,而其中又以 A 权最重。A吏部 B兵部 C刑部 D礼部3、明朝 各省设立 A B C ,合称为三司,分掌一省行 军财司法大权。A布政司 B按察司 C都指挥使司 D通政司5、最先来到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 C 。A英国 B德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7、清初,南方三藩割据一方,三藩是指 A B D 。 A吴三桂 B尚可喜 C尚之信 D耿精忠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2、 李悝改革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改变“世卿世禄”制度;尽地力鼓励农民生产;善平籴平定粮价;制定法经是我国古代法律走向完善化的标志1、 张骞通西域 西汉初

6、年,西域的概念主要是指今天的南疆。汉武帝时, 为了争取联合力量反击匈奴,于公元前 138 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 张骞的使命虽未完成,但 带来了关于西域的情况。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乌孙进攻匈奴。但这个使命虽然也没有完成,但张骞的西域之行,建立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汉武帝时为太史令,幼时聪慧,年 轻时周游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汉武帝太初元年(前 104 年)开始撰写史记, 约用了近十年时间完成。全书上起黄帝,下迄”当代”( 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记事本末体

7、,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二千多年间的正史编纂创立规范。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运河分永济渠、通 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通余杭,北通涿郡,大运河分段开凿,前后历时五年,全长两千余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2、贞观之治 公元 626 年李世民发动“ 玄武 门之变” ,不久即位,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二十三年,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由恢复而迅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较安宁。史家称此 时为“贞观之治”,被 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2

8、、郑成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在抗清斗争中,屡败清军。1661 年 12 月,率大军渡海,打败荷兰殖民者,为祖国收复了台湾。他在台湾督兵大 兴屯田,招募福建、广 东人民前来开荒,设官府,兴办学校,进一步开发了台湾。康熙元年(1662 年)五月,病死台湾,年三十九岁。 3、军机处清朝雍正年间成立的机构。职官有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简,有些也由章京升任。其任用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只是奉旨办事而已。 军机处成立后,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其办理,它总揽军政大权,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它的设立,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1、鲁国为什么实行“

9、 初税 亩” ?初税亩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后果各是怎 样的?鲁国进行的赋税改革,是各国赋税改革中最著名的改革。实行以亩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上也就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初税亩等赋税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1、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1)徭役频繁:秦始皇灭六国后,不仅不重视休养生息,相反却不惜民力,大搞徭役征发。 (2)赋税沉重:秦的赋税征收量增加到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3)刑法残酷:秦的徒刑的名目繁多,主要是太残酷。意义: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10、。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它推翻了地主阶级建立的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打击了地主阶级, 荡涤了封建领主残余势力,改善了恢复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的条件;并开创了中国农民革命的光荣传统。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1、简述唐朝的科举制。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 拔官僚的主要方法。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 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秀才等。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二 为乡贡。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 科主要考试儒家经义,比 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 诗赋和政论, 难度很大,而且又是

11、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之最受重视。常 举初由吏部主持,后由礼部主持。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 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经阶级基础。1、简述我国古代历代农民起义口号的发展。答:(1)秦末陈胜 、吴广起义提出了“伐无道, 诛暴秦 ”;(2)东汉末张角黄巾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唐末黄巢起义表现出了“平均”的思想和要求;(4)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 ;(5)南宋钟相、杨么起义提出了“ 等贵贱,均贫富”;(6)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 、“免粮” 。从农

12、民起义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农民起义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农民阶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政治发 展到经济,然后深刻触及到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它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影响了后代的农民起义,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郑和从 1405 年至 1433 年,奉命七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意义:第一,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 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 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第二,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亚非各

13、国多遣使来中国建交及进行贸易;中国人到南洋去的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商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第三,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丰富了中国人的海外地理知识。试述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结束了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建立了秦王朝,创行了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需要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皇帝制:秦王政统一中国后,决定取古代“三皇”之“皇” 和“五帝”之“ 帝”,合二为一,称 为“ 皇帝”,从此 “皇帝”一词就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尊号。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 军权也集中在皇帝手中。三公九卿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以军功或劳绩为任用的主要根据的官僚制度。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 处理庶政。此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