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0994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00分)2006年9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语文月考试卷(总分 100 分)2006 年 9 月命题人:河阳中学 步一鸣一、基础知识与积累(18 分)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1)放声讴( )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深刻理解长征深远历史意义和伟大民族精神。(2)野菜有些 nian( )巴了,但样子还可以看得出来。(3)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 qian( )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2、背诵、默写(4 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官兵一致同甘苦, 。(3)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4) 成了最美的意象。3、点评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或作用(2 分)(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

2、玛瑙还贵重。 (2)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4、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两处划线的语句。(2 分)A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B 去开 创那辽阔的大西北,让塔克拉 玛干沙漠重新披上绿装;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第 A 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 B 处句子搭配不当,修改的方法是 。5、模仿“示例”的写法,选择“蚕”和“鹦鹉”再仿写一句(后面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成语或俗语) 。 (4 分)老 虎:都说我狠毒,可我从来不吃自己的孩子。 (虎毒不食子)野 狼:虽然披了羊皮,但还是没人

3、把我看作羊。 (披着羊皮的狼)蚕: ( )鹦 鹉: ( )6、下面是某班学生在关于“中学生与网络”问题的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假如你是班长,请你结合同学的意见,作一个总结发言。 (3 分)王明:现在条件好了,不少人家有了电脑, 还上了互联网, 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还能丰富知识,培养个人的工作能力。对我们 没有什么坏处。李昂:互联网害处很大,我班的张永同学原来成绩一直不错,可是这学期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都是网络惹的祸。要 坚决远离网络。二、阅读分析题(42 分)(一)阅读 晏子使楚完成下列各题(13 分)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 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4、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解释文中画线的字:(4 分)齐之习辞者也( ) 今方来( ) 缚者曷为者也( ) 齐人固善盗乎( ) 8、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2 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 B.族诛连坐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视不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

5、什么?请简要回答。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3 分)11、用辩证的眼光看楚王,你能说说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吗?(2 分)(二)阅读老山界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3 分)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 这座山是怎 样的陡了,不由 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 队呀!”“不要落后做 乌龟呀! ”“我们顶 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

6、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 脸,就在脚底下。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 ,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 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 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12、选文第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 ,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 分)第自然段: 第自然段: 13、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

7、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2 分)14、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 分)1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 (2 分)16、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3 分)三、阅读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2)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刁钻古怪,几乎 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3)我是插班生,进校时, 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

8、我上第一堂 对话课时,就被这位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4)我说:“概括地讲,先生,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5)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6)教授弯起右手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 (7)我说:“我坦诚地告诉先生,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8)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了竖大拇指。(9)教授两手插入裤袋,扬起头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10)班上当即冷场。我看看教授的脸,那 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正视着那张脸,慢慢地说:“先生,我

9、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 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 ”(11)教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解释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来自北京中国?”(12)窗外,雪花默默地飞。在 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那种几乎凝固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都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13)“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我斩钉 截铁地说。马上,教授和许多同学都转过脸去看那位台湾同学。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冷冷地慢慢地 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14)教室里响起一片松动椅

10、子的咔咔声。(15)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过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么?”“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我走遍了大陆,但我无法走 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先生。不过,待到海峡上搭起 桥 来,台湾与大陆连成一片的时候,我会 走到台湾去的,先生。 ”(16)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却不笑,而是接过我的话头继续问:“您是否知道,邓小平先生打算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呢?”(17)“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的构想,您不会不知道吧?不过目前,我想,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台湾问题暂时还不是最重要的。 ”(18)教授浓浓的眉毛似乎舒展开来:“在您看来,目前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

11、19)“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才是他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20)教授挪了挪身子,坐好,依然对我穷追不舍:“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21)我突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光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22)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 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 轻轻说: “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

12、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 ”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 “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下课。 ”(23)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儿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一起喝杯咖啡好么?”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17、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 年12月,地点是 国巴黎十二大学。(2分)18、有人认为第(2)自然段插入对教授的介绍与全文的中心无关,应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3分)19、第(15)自然段中, “海峡上搭起桥来”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 。(2分)20、对话时,答问要机敏,要有针对性,也要注意双方的身份。试以(13)自然段中“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为例,说明“我

13、”的答问好在哪里。(2分)21、对教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这件事,你有何感想? (2分)22、第(22)自然段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透过这些描写,设想一下,当时教授心里在想些什么呢?(3分)23、结尾一段耐人寻味。试从内容和表达的角度,谈谈“味”在哪里。(2分) 四、写作题(30分)24、牵挂别人和被人牵挂是美好的,人人都渴望被人牵挂,就像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一样。世上有许多种牵挂,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种对亲人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人生在世有许多亲情和友情都是靠牵挂维系的,相信你也有这样的感受与体验,请写一篇题为牵挂的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 6

14、00 字。题目: 牵挂100200300420560660初二语文月考试卷(答案)1、ou 蔫 嵌 (共 3 分)2、乌蒙磅礴走泥丸/革命理想高于天/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共 4分,1 分一句,错一字即错)3、要点:珍惜、珍贵/思乡之切、思乡之深(共 2 分)4、A 删去“使” ,B“开创”改“开辟”或“开垦” “开发” (共 2 分)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我学着人的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鹦鹉学舌) ;吐尽了自己的生命,织就了别人的美丽。 (春蚕到死丝方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最终却把自己囚禁起来了(作茧自缚) 。 (共 4 分。每句 2 分,内容成语俗各 1 分。内容必须跟成语俗语有联系。 ) 6、不设统一答案。答案要点:应全面归纳两位学生的观点;语言要通顺;语言要委婉中肯。 (共 3 分,不判 0 分)7、熟练/将要/同“何”什么/本来(共 4 分)8、B(2 分) 9、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 分)10、同一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