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0070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原因 应对措施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在校大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以谋取更好的职位,导致高校作弊现象不断蔓延,作弊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据调查无论是在普通高校,还是在名牌大学,作弊现象都很普遍。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刘光复在政协会上就呼吁为抵制考试作弊立法,此问题已引起代表的高度重视,可见考试作弊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一.大学考试作弊的现状(一)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匿名形式,对荆州地区四所高校(长江大

2、学、沙市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调查和搜集资料。共发出问卷 3000 份,收回 2700份,有效回收率 90%。详情见表 1表 1 大学生作弊总情况有作弊行为者无作弊行为者 帮人作弊者 本人作弊者 本人作弊又帮人作弊者人数 422 228 1265 785% 15.63 8.44 46.86 29.07同时,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也进行了汇总和比较,详情见表 2表 2 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比较样本数 有作弊经历人数 百分比一年级 665 526 79.10二年级 678 599 88.35三年级 682 597 87.54年级四年级 6

3、75 556 82.37男 1450 1276 89.38性别女 1250 982 78.58文科 1375 1177 85.60专业理科 1325 1101 83.09综合表 1 和表 2,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是本人作弊,只有少数是帮别人作弊,而且男生作弊者多于女生, 并主要分布在二、三年级。调查还显示,文科作弊的学生比理科的学生明显多一些。(二)考试作弊手段的调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弊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例如手机,隐形耳机,作弊笔等作弊工具,而且这些工具不断在更新,层出不穷。根据对作弊者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作弊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详情见表 3表 3 大学生作弊手段方式 采用现代化工具

4、 抄袭同学试卷 夹带 同学主动告诉答案 其他% 50.64 26.32 12.08 6.86 4.10二、大学生作弊的原因(一)社会原因1、不良组织的干扰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作弊组织,他们雇用大量的职业“枪手” ,破坏正常的考试秩序。为了金钱,他们明知犯法,依然不肯罢手,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已形成了联络、接头、谈价、付钱、代考的“一条龙”服务。加之科学水平的高速发展也为作弊提供了“便利” ,作弊组织利用高科技“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作弊工具,给反作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2、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的偏差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片面的追求应聘者的分数、证书、学历,对应聘者具备的其他方面的素质漠不关

5、心。因此毕业生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完全把自己的精力投到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各类考试之中。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故为取得高分,就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3、家庭教育的影响从小家长就向孩子灌输“要得出人头,就在书中求”的思想。他们只注重孩子学业上的教育,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给孩子们买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请家教为孩子周末辅导。为不让家长失望,同时也为逃避家长的责罚,迫于压力,有的同学便萌发通过作弊来提高自己成绩的念头,以此来迎合家长的心理。(二)学校原因1、教学模式和教风的问题大学里教学模式依然是注重学习成绩,不太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而且部分教师备课图简单

6、,延用老的幻灯片,不愿及时修改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从而使得一部分学生因感到课程枯燥无味或跟不上教学进程,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到考试时也就只有选择作弊了。2、考试制度不健全考试管理制度不严格是造成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很多地区被曝光高考群体性作弊。还有些监考人员监考懈怠,帮助作弊或心存同情心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直接纵容了学生考试作弊。3、学生的评价体系不科学很多高校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仅仅只看考试成绩,以分数高低论“英雄” 。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所以一部分学生把考试分数看得太重,因此千方百计通过作弊去获得高分。(三)个人原因1、心存侥幸心理一些学生明知道

7、考试作弊会违反校纪校规,一旦被发现会遭到很严重的处罚。但他们自认为作弊手段高明,作弊工具很先进,心存侥幸,坚信自己能够作弊成功,这往往是学生作弊的最主要原因。2、虚荣心和自尊心过强少数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还有些学生仗着家里有钱,学不学无所谓,但为了通过考试不挂科,抱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的心理,考前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所以铤而走险。另外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获得高额奖学金,也会冒险作弊。3、不平衡心理的影响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比别人认真,成绩比别人好。但在考试时其他同学作弊,分数超越自己,心理便开始不平衡,觉得这种方法效果来得快,而且不累

8、,进而开始效仿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四)其它原因1、 “善意”的帮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不忍看到自己的同学挂科,便在考试时伸出援手,而且当别人求救时,碍于情面不好拒绝,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传递试题答案,旁窥等作弊行为。2、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经济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所以大学生在考研,考公务员等一些国家重大考试中怕自己落榜,便心生作弊的念头。据统计,200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作弊现象较往年明显增多。三、大学生考试作弊应对措施大学生考试作弊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高校良好的学风、校风蒙上了一层阴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应对措施。(一)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1、

9、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人无信则不立。无论是什么原因作弊,最终都集中在诚信二字上。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力宣传阳光考试。同时,增强学生考试的信心,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引导他们克服作弊侥幸心理和虚荣心理。2、加强公平竞争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考试观培养学生以公平的心态参与竞争,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让学生明白考试的目的和意义,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分数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我,而且对学校教学有很好的督促和评价作用,虚假的分数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二)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育观念1、改革考试内容当前大学很多考试科

10、目靠死记硬背,书本上都有现成的答案,为考试夹带创造了条件。同时考题太单一,通常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因此考试内容应从强调记忆转变为强调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2、实行弹性学分制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了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但形式过于死板。弹性学分制可允许学生在修完必备学分后提前毕业,这样实行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应放宽学年的限制,缓解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3、注重过程考核应注重平时成绩考核,不能只注重最终考试结果。教师可把所教的内容改为分阶段随堂考试,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在期末考试时多以主观题考察学生,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11、力。4、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避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喜欢上课,愿意上课,从而避免了因逃课而选择作弊的现象。(三)科学管理考试1、严格执行考试规章制度考试前,学校应要求学生签署考试诚信承诺书。考前需宣读考试须知,严查应考证件,加强考试巡查,维持好考场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同时,监考人员必须严格监考,不徇私情,更不能纵容作弊。2、严肃处理作弊者针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学校应严肃适当的处理,对那些行为极其恶劣的学生,可采用“杀鸡吓猴”的方式,以达到对其他学生警示的作用。(四)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社会在评价大学生时往往局限于学习成绩。一些高校为迎合社会的需要,增加本校

12、学生的就业率,往往把学生压制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各种等级考试。所以高校在评价学生时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发明创造。四、结束语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然而对于作弊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的遏制考试作弊现象的蔓延。参考文献:1高玉杰,等.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与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5).2李春生.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4).3朱磊近十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的综述J青年探索, 2005, (2)作者简介:王军,江苏盐城人,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