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烙画绽新颜——南阳市烙画厂厂长李哲讲述烙画的前世今生 本期导视古都南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这里既有灿若星河的历代文化名人为世间所称道,更有那名闻天下的“ 艺林三宝”令世人为之痴迷,而南阳烙画更是以其传神独特的艺术魅力位居三宝之首作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南阳市烙画厂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曾有过产品供不应求、创银牌拿大奖的辉煌过去,也有过债台高筑、产品滞销低效益低工资的痛苦经历,而现在作为其领头人的李哲又是如何带领全厂职工攻坚克难、走出逆境,将这一民间艺术朝着文化产业方向的发展而令其重塑辉煌的呢?欢迎收看本期才智人生,南阳市烙画厂厂长李哲将带你进入南阳烙画的前世今生 主持人:彰显财富智慧,博取人生精华,现场的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看本期财智人生节目 (掌声)今天来到现场的朋友应该都是我们南阳人了,在这里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人都说我们南阳有“三宝” ,而这“三宝”又是什么呢?(现场观众回答是烙画、玉雕和出师表)主持人:看来对于我们南阳的宝贝大家还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么我接着往下问,为什么说起这“三宝” 必定是烙画、玉雕、出师表,这烙画为何是“三宝” 之首呢?(观众沉默)主持人:看来这个问题大家还是有点陌生,那就有请一位业内人士来回答吧。
我们先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他短片) 解说:他,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放过羊、割过草、种过地、打过工从纺织厂的临时工到车间主任,从烙画厂的业务员到民意厂长,几番拼搏艰辛,力保质朴本色不浮躁、不博名,带领着南阳烙画人一步一个台阶把事业做得扎扎实实他就是南阳市烙画厂厂长李哲主持人:掌声欢迎本期嘉宾李哲上场你好李厂长 你好主持人)主持人:咱们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来,烙画为什么在我们南阳“ 三宝 ”中位居首位呢?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咱们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三国文化、东汉文化的发源地,史有“南都”“帝乡”之美誉, “商遍天下,富冠海内”,这都为烙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咱们南阳烙画又是中国烙画的发源地,据考证烙画就是起源于汉朝经过这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历练,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用这种方法创作出的书画作品古朴典雅,精美绝伦而今,品种多样的南阳烙画已经走遍世界,并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被誉为“世界 艺林一绝” 所以说 烙画艺术居于三宝的首位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主持人:您说我们南阳是烙画的发源地,那么就目前来说,我们南阳市烙画厂在中国的烙画行业是一个什么地位呢?李哲:可以这么说,我们南阳的烙画是中国烙画的发源地,而我们南阳市烙画厂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烙画工艺品生产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烙画艺术的研发中心。
你比如说如今畅销的丝绢烙画,由于其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是全国唯一的主持人:您说的很好我想我们的观众朋友可能也都见过烙画产品,可是未必都见过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在实际中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为此我们记者专门制作了一个短片,让咱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一下这一古老的艺术短片)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温度在 300 摄氏度至 800 摄氏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炭化原理,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擦、点、烘,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早期的烙画作品,多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经历代艺人不断探索实践,尝试吸收西洋画的一些表现手法,也收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如今,烙画已发展为分 8 个系列、20 多个品种、上百个花色,成为了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国际友人的馈赠礼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主持人:真是不容易啊,用一根细细的烙铁就能画出这么令人震撼的作品,这要下多大的功夫啊我听说咱们南阳市烙画厂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李哲:应该说是成立于五十年代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烙画筷子、烙画文明杖等在官场文人和名流之间成为时髦赠品,随着烙画制品流通于市,继而烙画在我们南阳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工作,将分散流落于南阳各地的烙画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烙画互助组” 、“南阳烙画合作社”等,后又把它们集中整合成立了“南阳市烙花工艺厂” ,这就是烙画厂的前身主持人:那个时候主要是做些什么产品?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建厂初期的工人师傅们传承的都是传统的烙画工艺,主要产品就是屏风、印章盒、梳子、冬青木筷子、市尺、茶叶盒等传统工艺品,其中产销量最大的就是冬青木筷子主持人:我听说大型烙画作品《黄河在前进》至今还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内,而咱们烙画厂冬青木烙花筷子曾经还成为了人民大会堂会议餐厅专用筷子是么?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是五十年代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议餐厅在考察专用筷子时,经多方对比,最后选用了既实用又有文化内涵的南阳冬青木烙画工艺筷子,代表们在会议结束时,还都把我们的冬青木烙画筷子带回去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使南阳冬青木烙画筷子一举名扬全国后来我们的冬青木烙画筷子还得了国家银质奖章,这是我们南阳最早获得这一荣誉的产品主持人:我手里有份资料我给大家念一下,据南阳商业志记载,南阳冬青木烙画筷子 1954 年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以来,畅销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达到了 60 万把,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纷纷前来抢购,使南阳烙画成为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在南阳的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中位居首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掌声)主持人:真是辉煌一时啊但我手里还有一份材料,这是你被全厂民意选举当上厂长以后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稿,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给大家读一下,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却纹丝不动这三十年我们失去的机会太多了,抓住的却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感受到的太多了,享受到的却甚少我就想问一下李厂长是什么样的现实情况让你当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这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我们厂的辉煌时代是计划经济时期,个人产品不允许进入市场,我们是独家生意由于八九十年代市场的放开,个体经营者大批进入烙画领域,使我们的阵地逐渐被挤压被抢占,我们的传统市场逐步收窄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厂里缺乏现代化管理,当市场经济已经发育成熟,人、财、物全部进入市场,按市场法则运作时,我们还在沿袭大集体、大锅饭,绝对平均主义的老一套由于缺乏创新精神,造成产品质量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比如说我们的优势产品筷子,由于工艺上创新少,包装上老而陈旧,再加上近些年来生态保护的要求,从源头上阻断了供应渠道,生产急速萎缩 主持人:后来是不是由于卧龙路的拓宽改造,你们烙画厂气派的大门甚至包括车间都没有了。
那那个时候工人们都在哪儿干活呢?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都在各自家里,来厂里领了活儿回去各干各的,闭门造车,所以更加难于确保产品的质量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由集中变分散,很多外面的人都误以为烙画厂倒闭了、不存在了,确实是比较令人痛心主持人:你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接任厂长的么?(是)你当上厂长是大家民意选举的是么?李哲:是主持人:你本身不是专业出身,并且相对于老同志你的资历也不深,为什么大家伙选中了你当这个厂长呢?并且还是那么艰难的时候这个问题不让你回答,我们采访了咱们厂的工人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短片采访工人说当时的情况:123 个人主要说当时工厂没朝气、少活力、入不敷出,职工工资长期在全市最低位徘徊,贷款还不上,非常的着急难过痛心等等123 个人主要说觉得李哲人品好、德性好,是个老实人、干事的人、责任心强的人,又有文化、懂业务,相信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等主持人:看来大家对你的评价都很高,并且也都很信任你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我虽然在厂里时间不是很长,但我干过销售、跑过业务、当过办公室主任和副厂长,通过我这些年干这么多工作的历练和积累,对厂里的情况也比较熟悉一点,所以大家推举了我吧。
但我觉得我不干就算了,既然干了厂长,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尽我的全力把这个厂长当好主持人:据说你一上任首先在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把车间和展厅装修一新,并且把在家里干活的那些工人全部召回厂里上班是么?为什么呢?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是的因为我觉得烙画不同于别的商品,它既是商品,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工人以往领了活儿在家里干,纯粹是就计件产品而生产,打个比方就像在家里织毛衣、糊纸盒子一样,就是机械的重复,对于创新心里没有什么想法,也缺少业务上的交流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既然烙画厂还在,要想发展的好我们首先就要把自己的精神面貌搞好,工人都在车间统一上班干活就是一种表演,让客户参观觉得厂子上规模,产品有品位,顾客购物与观赏为一体,扩大了烙画的知名度,有利于烙画产业的长远发展主持人:那职工们从常年懒散在家干活到突然要到车间按时上下班,一开始他们习惯么?有什么怨言没有?李哲:有,关键还是观念改变不过来很多工人多觉得,我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行了,在家干挺好的,干吗非要跑到车间里来受约束呢但是通过在车间里的互相学习,通过我们组织的业务比赛,通过大家对每幅作品的互相点评,让职工们自己看到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
主持人:我注意到你用了产业这个词,你现在是不是觉得烙画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产业吗?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对,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文化产业所以说既然是产业就要按产业的标准来发展它工人们都回来干活了,大家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互帮互学、比学赶帮的局面我们还实行了切实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制度化使质量评价成为常态,你光干的多不行,还要干得好才能多拿报酬,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烙画的质量我们还定期请高校的美术教授来为我们工人做培训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了工人的自身素质,更是要让我们的职工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工人,更是一个艺术的创造者,一个文化的使者,自己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个手艺活,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这样才能把南阳烙画做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掌声)主持人:今天我们现场还请来了常年为我们烙画厂职工做培训的老师,我们有请他来说说这方面的情况现场美术老师发言说为什么烙画工人需要美学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这几年的培训他切身感受到工人作品的提升以及通过和烙画厂打交道他也爱上了烙画这门艺术主持人:前几天我的几个朋友到淮源景区去旅游,看到当地卖的有关于景区风光的烙画,觉得特别漂亮,很多外地的游客也都在纷纷购买,他们回来跟我说啊,这个形式实在是太好了,既宣传了我们南阳的旅游资源,更是宣传了我们的文化资源。
我就想问一下李厂长,这也是你把烙画作为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点子吧?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是我还要补充一下,除了你说的两大好处以外对于我们烙画厂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赚到了钱,创造了效益 (笑声)工人都回来上班了,技术也创新了,但没活儿干不行啊如果还是像原来那样等着别人上门来订货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们就要走出去,树立服务意识,最大化让客户满意就像你刚才说的景区烙画,我到咱们旅游局找相关领导同志说我的想法,就是把诸葛草庐啊、五朵山啊、老界岭啊、恐龙遗迹园等能代表我们南阳旅游品牌的产品做成烙画,然后作为礼品赠送外地宾朋,他们也觉得很好很支持,于是我们就和全市的各个景区开始合作,真正做到了双赢主持人:从原来的等客上门到现在主动出击,刚开始有没有觉得不适应?李哲:(回答大致包含以下意思)有,特别是树立服务意识这一点到一些景区去联系,有些态度可能不太好,刚开始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举例说明与唐河石柱山景区合作的事,先上网查资料,派工人过去写生,然后做出来让人家看,结果人家不满意就重做,几易其稿终于成功订做了八百幅现在想想这事很正常,人家也是市场化经营,只要你的服务跟得上,产品让人家满意了,客户态度自然就好了,并且下次会主动找你。
举例说明桐柏水帘寺方丈现已成固定客户,每次外出参加重大佛事活动必要定制烙画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