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448406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考研真题及答案1997-1998(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97 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一、画出下列各图:(每题 5 分,任选其中 4 题,共计 20 分)2.佛光寺大殿正立面图3.栗树山住宅正立面图4.古罗马万神庙平面图5.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图1.明清北京城平面图二、解释下列名词条目(每题 5 分,任选其中 4 题,共 20 分)1.营造法式宋代官修的一部建筑典籍,作监李诫编修,特点为:1)重在工程理,疏于工程设计 2)制定严密的模数制 3)功限定额的制定,达到十分细密的程度 4)注重设计的灵活性 5)广泛吸收工匠经验 6)图文并茂。它保存了宋代建筑设、建筑做法、建筑施工的系统知识。2.一整二破清式旋子彩画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在藻头里

2、画旋子图案,最标准的是一个整旋子和两个半旋子。3.斗口斗口为清代建筑基本模数,斗口为平身科的大斗所开的口的大小。斗口分十一等,最大 6 寸,最小 1 寸。清代的斗口实际上就是宋代的材宽,以斗口制取代材分制,是对建筑模数制的重要改进。4.典雅主义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和典雅的庄严感。典雅主义讲求钢筋砼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代表人物:P 约翰逊、斯通和雅玛萨奇等。代表作品:纽约的林肯文化中心。5.论建筑1485 年出版,作者阿尔伯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书里有研究建筑材料、施工、结构、构造、经济、规划、

3、水文等的章节,也专门研究过园林和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论建筑代表盛期建筑思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着重讨论基本理论及造型美的客观规律,没有超出维特鲁威的建筑体系。重视实际经验,建筑创作的基本任务是实用、经济、美观。建筑的美是客观的,存在于建筑本身,美的规律是数的规律,建筑中最完善的体现是柱式,把推敲柱式当作建筑艺术构思的主要课题。6.走向新建筑是一本宣言式的小册子,里面充满了激奋。是 1923 年柯布出版,狂热的言语观点比较复杂,甚至互相矛盾,但是中心思想是明确的,就是激烈否定 19C 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与建筑风格,极力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三、简述下列各题(

4、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独乐寺观音阁的结构与艺术特色结构特色:观音阁是一座典型的殿阁型构架的建筑,平面为金箱斗底槽形式,分内外槽。1.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木柱与石柱之间可以发生位移,祈祷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减震作用2.由内外槽斗栱组构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了三道水平刚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稳定3.采用递角栿、抹角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件,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性4.斗栱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的特点,独乐寺的熊大斗栱充分发挥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艺术特色:观音阁外观显两层,台基低矮、宽大,前方伸出宽舒的月台。阁顶覆九脊顶(歇山顶) 。阁身中部平坐、下檐深远的出

5、挑形成立面构图强烈的横分割。整座建筑形象稳定、端庄、雄健、舒展,没有峻严神秘的感觉,而带有亲切、易于接近的意味,颇能吻合人们心目中的观音菩萨的性格特点。2.雅典卫城中帕提农神庙与伊瑞克提翁神庙两者的对比处理及作用它用爱奥尼柱式同帕提农的多立克柱式的风格上对比,它用不对称的、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的对称、单纯的长方体对比;它的活泼轻巧对比着帕提农的凝重端庄;它的装饰虽然繁复,但色彩淡雅,正好对比出帕提浓的金碧辉煌;它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墙对比着帕提浓朝北的柱廊。作用:这个对比的处理,不仅避免了重复的体形和样式,使建筑群丰富生动,而且,体积不大的伊瑞克提翁离高大的帕提农只有 40 米,如果不采取强烈的对比

6、,它就会被压倒,显得像个侏儒。而在对比之下,它却起了十分重要的活跃的作用四、论述下列各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结合实例分析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1994)造园特色:1. 物质作用:起居、游乐、聚友、设宴、听戏、抚琴、下棋、吟诗、作画精神作用:1)欣赏诗情画意的景观 2)寄情山水 3)炫耀财富,附庸高雅2. 一般为“宅加园”型,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3. 面积都不大,创造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4. 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人工创造有山有水,曲折迂回,景物多变的环境,既要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又要富于自然环境设计手法:(1994)1.划分景区:(1)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从多样

7、丰富中感受建筑空间的盛大容量(2)提供时间上持续的欣赏过程,从迂回曲折中感受层次(3)形成疏密相间,产生对比效果划分要点:整体有主次,个体有特色,之间互关联。2.塑造自然山水形象: (1)造山 :造山模式:接近原尺度的再现整个大山;小中见大,缩小比例,再现整个大山;以很小的体量再现部分大山山水布局模式:“主山隔着主水面遥对着主建筑”(2)理水:水面聚分得体;妥善处理水口;合理布置池岸;控制植物生长。3.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的矛盾:采用隔绝式布局;缩小建筑尺度;虚化建筑界面4.巧妙处理建筑空间: 留园入口庭院:“古木交柯” “华步小筑”5.运用各种扩大空间手法:1)化整为零 2)调节尺度 3)

8、凸凹处理 4)不尽尽之(化有为无,划实为虚,隔而不挡,巧于因借,源流无尽,周而复始)2.“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一语反映了勒柯布西耶当时对建筑的哪些见解从三个方面解释:1)首先要适应居住要求,像机器那样符合实际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2)还要像飞机、汽车那样大批量生产,反映了工业化标准化。像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3)像机器成功的反应效能一样,反映自身效能。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反映了他的美学观点机器美学。以现代产品技术中获得灵感,并用于建筑上,机器美学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形式,也是一种理性的手法,在建筑形式方面,他赞成简

9、单的几何形体,简单的形式是最美的,主张设计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器的时代,房屋应是卫生的,环境好的,可以接近人的精神的。1997 中国建筑史(建筑历史与理论)一、画出下列各图:1.重檐歇山顶正立面、侧立面和屋顶平面图2.宋氏石栏杆和清式石栏杆立面图。并分析其不同特点宋式: 1. 配件多 清式: 1. 配件少2. 望柱细高,端面呈八角形 2. 望柱粗壮,端面呈四边形3. 寻杖细长,留空大, 3. 寻杖短、粗、胖,用实心板华板镂空,通透很大 通透度小4. 秀气、苗条、轻巧 4. 庄重、稳定、强壮有力二、解释下列各词1.抱头梁建筑无斗栱时,前端落在

10、檐柱上支撑挑檐檩,后端插在金柱上的短梁。抱头梁并不承重,只起拉接联系作用。2.明栿平闇(音暗 an) (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没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 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 (砌上明造:屋内不用平棊,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则月梁负屋盖之重。 )3.足材单材加契为一足材,通高二十一份(单材:以材高分为十五份,以十份为其宽。契:断面规格与单材相同,高六份,宽四份)4.九脊顶宋代用于殿堂的歇山顶称九脊顶,两边带半截“撒头”的不完全四坡顶,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顶。5.尽间开间为奇数的木构建筑中,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其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的

11、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6.垂花门多用于北京四合院宅院内部的二门位置,它以前檐挑出的两根垂莲柱为其形象特征,一般多为“一殿一卷式” ,其屋顶由前部起脊顶与后部卷棚顶组合成勾连搭悬山顶。面阔仅一间,进深大于面阔。三、概述下列各题(每题 10 分,任选 5 题,共 50 分)1.工程做法则例清代官修的一部建筑法典,编书目的是确定官工建筑形制,统一房屋做法标准、用料标准、用工标准,加强工程管理制度,便于主管部门规范建筑等级,审查工程做法,核对工料经费。全书 74 卷,分为“诸作做法”和“用料用工”两大部分。全书贯穿着严格的模数制,建立了以“斗口”为模数的清式建筑模数体系。此书完整地反映了官方建筑高度成

12、熟期的状态,提供了一整套明清建筑的术语、制度和做法法则。 2.殿式彩画(1994)殿式彩画包含等级最高的和玺彩画和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的旋子彩画,和玺彩画以龙纹作为装饰母题,用圭线分割彩画,用于宫殿、坛庙、陵墓组群中的主要建筑,旋子彩画以旋子作为装饰母题,主要用于宫殿、坛庙、陵墓组群中的次要建筑,用于官署群中的主要建筑。殿式彩画突出程式化,尊重构架结构逻辑,侧重平面感,属重理的彩画。3.太和殿明代原为九间殿,清代改为十一间它和明长陵祾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上覆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下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斗栱为上檐九踩,下檐七踩,仙人走兽达 11 件,彩画为金龙和玺。一切构件规格均属最

13、高级太和殿体量宏伟,造型庄重,具备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采用了达三万多平方米,可容万人盛典的巨大殿庭,用于最高级隆重的仪式:皇帝登基,皇帝生日,冬至,元旦,万寿等重大庆典。4.宋东京城(1995)东京城位于今河南开封,地处黄河中游平原,大运河中枢地段,邻近黄河与运河的交汇点。选址考虑水运交通便利。由宫城(子成) 、内城(里城) 、外城(罗城)三城相套。宫城也称皇城,是宫室所在地。城市结构完成了由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的街巷制的过渡。封闭坊市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都被打破:商业街成批出现,专业性市街和综合性市场相辅相成;夜市、晓市风行;开辟周期性市场;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建筑空前活跃。5.“一颗

14、印”住宅(1995)是云南民居的一种,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称正方如引的外观。特点:1.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最典型的格局是“三间四耳倒八尺” ,4.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大厦”、 “小厦” ,大小厦联通,便于雨天穿行及遮阳。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双坡顶。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外墙或土坯墙。7. 整座“一颗印” ,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6.私家园林(1993)官僚,地主,富商的园林,属文土园, “宅+

15、园”的模式,空间小,距离短,格调优雅精巧。造园特色:1.物质作用:起居、游乐、聚友、设宴、听戏、抚琴、下棋、吟诗、作画精神作用:1)欣赏诗情画意的景观 2)寄情山水 3)炫耀财富,附庸高雅2.一般为“宅加园”型,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3.面积都不大,创造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4.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在人工环境中追求自认情趣。四、试结合佛光寺大殿分析唐代建筑与明清建筑的不同特点(20 分)它由上中下三层水平构架叠加而成。下层为柱网层,有一圈内槽柱联以阑额组成,内外两圈柱高相等;中层为辅作层,由两圈柱网上架设的 4-5 层柱头枋组成井干构造的回字行框格,再分间架设梁、枋,并在各个节点

16、设斗拱。这种井干构造的水平方格网架,四角还加上斜向枋木,有很强的刚性,可以保持构架整体性和均匀传递荷载到柱网的作用;上层为屋架屋,由梁架、檩椽组曾屋顶的骨架。这种殿堂型构架,由于存在着结实的铺作层而取得了整体构架良好的稳定性。在这种构架中,斗拱的结构机能、构造机能也发挥到极致。1997 外国建筑史一、绘图题(任选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帆拱(pendentive)示意图2.典型哥特式教堂的剖面图 3.圆厅别墅立面图4.包豪斯校舍二层平面图5.波特兰市政大厦立面图二、名词术语解释(任选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飞扶壁(Flying Buttress)哥特建筑所特有的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空,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侧推力,实际上起支撑作用,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