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60541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为此本文提出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国家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会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形式或活动,是经济监督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会计监督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有赖于全方位的保障措施,健全法制是其中之一。关键词:会计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目 录第 1 章 前 言.1第 2 章 会计监督的简要概述.22.1 会计监督的

2、定义.22.2 会计监督的特点.22.2.1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22.2.2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32.2.3 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特点.32.2.4 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32.2.5 会计监督目的.4第 3 章 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53.1 以法规制度进行会计的宏观控制失灵.53.2 微观会计机构难以发挥监督职能.53.3 社会监督不力.53.4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63.5 法制观念淡薄.63.6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6第 4 章 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84.1 加强国家监督.8

3、4.2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84.3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94.3.1 加强监事会建设.104.3.2 加强监事会建设.104.3.3 明确界定委派人员的权力与责任.104.4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104.5 规范会计法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11第 5 章 结 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第 1 章 前 言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寄于厚望,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但实践中,会计监督作用一直不尽人意。会计改革以来,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而事实上会计监督却呈现出低效

4、率、弱化势态。1995 年 10 月26 日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第 2 章 会计监督的简要概述2.1 会计监督的定义监督是特定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对客体的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监督需要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和存在监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持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案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法,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会计监

5、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离不开会计监督。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更需要强有力的会计监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致使经济领域中不规范的经济行为与违法犯罪层出不穷,强化会计监督日益重要。2.2 会计监督的特点从监督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会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2.2.1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经授权”概念,因为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有经授权才能进行

6、体现授权者意志的会计监督。比如,在企业,企业领导作为授权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授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定的监督权力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其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领导的意图,实行会计监督。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监督,不应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会计监督的授权者也不应再是会计主体所有者或其他外部利害关系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的唯一代表,为了集权控制的需要而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结果造成了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和在工作过程中的两难境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取消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实现会计人员回归会计主体。因此,会计监督的授权者,应由所有者转变为会计主体领

7、导。2.2.2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会计主体,即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家庭,还可以是政府机构。这里的“经济活动过程”既包括着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现象,也包括着同这些经济现象相联系的经济关系。至于资金运动,是由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会计的基本工作就是将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统一尺度进行计量,并把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2.2.3 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特点会计监督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物价、税收、财务、工商行

8、政、金融、财政和劳资等各方面经济政策在会计主体的执行情况,最终都将反映在会计上;二是表现在会计监督的价值信息的综合性上。会计监督的全面性,是指凡涉及到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事无巨细,大到会计主体长期投资、筹资决策,小到差旅费、办公费报销等都必须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连续性,是指会计监督具有稳定性和经常性。它是伴随着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即在实施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及时性,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需要及时地取得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反映、监察和监促。2.2.4 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现在许多人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认为会计监督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二是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三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