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5985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字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字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字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字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字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11 年 9 月 9 日课题 三字经之人之初 节次 1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 1000 多个字,但是包

2、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3、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装线订2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

4、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四、复习: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 联系实际拓展。1) 结合故事周处除三害引导学生思考。读一读这篇故事,结合学过的三字经你懂得了什么?2) 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感受。教学后记3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11 年 9 月 15日课题 三字经之昔孟母 节次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5、。2.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两个故事。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的三字经大家还记得吗?下面请开火车背诵一遍。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二、1、 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老师讲故事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2、解释重点词语:断机杼: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义方:教

6、子中好的方法。扬:传播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有义方)3讲 “弈秋教棋”的故事。(1)这一故事以弈秋的两个学生学棋的不同效果为正反教材,说明学习要专心致装线订4志。(2)两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本来接近,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迥乎不同,为什么?(3)这里所提供的弈秋的故事,只是辅助领悟人之初的文章精义,无需在这一典故上做过多引导,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概,形成整体的生动认识即可。4、指导朗读:(1)听老师范读。(2)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3)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4)让学生齐读,分角色对读,

7、加深印象,达到背诵的程度。三、布置作业。生字练习或诵读。教学后记5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11 年 9 月 22 日课题 三字经之养不教,父之过 节次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宜”“琢”“义”“方”“执”“融”“弟”等字。3了解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故事,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装线订6一、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的三字经大家还记得吗?下面请全班一起开

8、火车背诵一遍,然后再齐背一遍。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二、新授:(1)自读、合作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2)字句梳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第一个“教”是指父之教,第二个是指师之教。过:过错。严:严格、严厉。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子”,指小孩子。“不学”,即不肯读书。“非所宜”,不应如此。“幼”,年少之时。“老”,年老之时。“何为”,是反问句,可以解释为“有什么作为呢?”或“有什么用处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琢”,雕刻玉石。“器”,指器物。“义”,做人的道理。“玉不琢 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君子比德于玉”,美玉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制玉必须

9、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少时”,小时候。“亲”,亲近。“师友”,良师益友。“礼仪”,礼节、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学习礼貌,懂规矩。如果懂得礼节,一言一行合乎节度,就是一个彬彬君子的样子。(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解释后,老师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导体会: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还要选择好的方法。老师的怠惰: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不可倦怠。小结: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三、不同形式

10、朗读四、听故事“昼习夜读成学者”五、同桌之间互相背诵。三、指导朗读、四人合作朗读,达到背诵的程度。7教学后记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11 年 9 月 28日课题 三字经之玉不琢,不成器 节次 1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熟读三字经。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装线订8键点)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一)、自读、合作读(二)、解释重点句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琢”,雕刻玉石。“器”,指器物。“义”,做人的道理。“玉

11、不琢 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君子比德于玉”,美玉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制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少时”,小时候。“亲”,亲近。“师友”,良师益友。“礼仪”,礼节、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学习礼貌,懂规矩。如果懂得礼节,一言一行合乎节度,就是一个彬彬君子的样子。(三)、根据老师的解释,试着翻译(四)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五)、同桌互相读、比赛读、全班齐读(六)听故事:“秦始皇拜荆条”(七)试着背诵三、总结。9教学后记科目 校本课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

12、间 2011 年 10 月 13线10程 日课题 三字经之香九龄,能温席 节次 1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 理解并掌握意思。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1 朗读课文2 理解意思:(1)学生自悟。 (2)讲意思3、解释重点词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九”,九岁。“执”,坚持始终,身体力行。这是一个讲孝顺的故事。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皇帝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

13、先知。“融”,指孔融,东汉鲁国人。“弟”,即悌,在这里当动词解,意思是弟弟敬爱哥哥,名词当动词用。“长”,兄长。“知”,明白。“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能够传诵千百年,关键就在于“谦让”二字。兄弟之间,要“兄友弟恭”,而孔融表现的就是弟恭。4、全文翻译:香 九 龄 , 能 温 席 。 孝 于 亲 , 所 当 执 。【 译 文 】 东 汉 人 黄 香 , 九 岁 时 就 知 道 孝 敬 父 亲 , 替 父 亲 暖 被 窝 。 这 是 每 个孝 顺 父 母 的 人 都 应 该 实 行 和 效 仿 的 。 装线订11融 四 岁 , 能 让 梨 。 弟 于 长 , 宜 先 知 。 【

14、译 文 】 汉 代 人 孔 融 四 岁 时 , 就 知 道 把 大 的 梨 让 给 哥 哥 吃 , 这 种 尊 敬和 友 爱 兄 长 的 道 理 , 是 每 个 人 从 小 就 应 该 知 道 的 。 5、听故事孔融让梨、扇枕温席三、学生练习读四、分组比赛读五、试着背诵六、总结教学后记线12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11 年 10 月 17日课题 三字经之首孝悌,次见闻 节次 1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 理解并掌握意思。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

15、所学内容,开火车背诵。二、学习新课1 朗读课文2 理解意思:(1)学生自悟。 (2)讲意思3、解释重点词句首:首次,为首。 孝:指孝敬父母。悌:尊重兄长。 次:接下来,其次。数:数目或数字。 文:文学、文章。4、根据句释,翻译。首 孝 悌 , 次 见 闻 。 知 某 数 , 识 某 文 。 【 译 文 】 一 个 人 首 先 要 学 的 是 孝 敬 父 母 和 兄 弟 友 爱 的 道 理 , 接 下 来 是学 习 看 到 和 听 到 的 知 识 。 并 且 要 知 道 基 本 的 算 术 和 高 深 的 数 学 , 以 及 认 识 文 字 ,阅 读 文 学一 而 十 , 十 而 百 。 百 而

16、 千 , 千 而 万 。 【 译 文 】 我 国 采 用 十 进 位 算 术 方 法 : 一 到 十 是 基 本 的 数 字 , 然 后 十 个 十 是一 百 , 十 个 一 百 是 一 千 , 十 个 一 千 是 一 万 一 直 变 化 下 去 。5、学生试着朗读装线订136、同桌互读、比赛读7、全班齐读、压火车读三、听故事:并非天生识字四、学生试着背诵五、总结教学后记线14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11 年 9 月 12日课题 三字经之 节次 1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教法提示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教学后记科目 校本课 程 年级 六 班级 24-28 时间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