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4648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体育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学校体育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学校体育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学校体育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学校体育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教案(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体育学教案1学校体育学讲稿教学课题:绪 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主要了解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概况、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该课程的目标、具体任务以及如何建设。教学重点: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目标及具体任务及如何建设教学时数:1 学时教学形式:讲授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发展简况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留美学者引进了欧美的体育理论 。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学校体育学教案2展,在借鉴前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50 年代初在高等学校体育系科中开设体育理论课程。61 年编写出版了体育院系通用的体育理论教材。80 年代初,提出将原有的体育理论教材分为体育概论 、

2、 学校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三门课程进行教学,从而启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二、 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一)课程目标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的规律,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二)具体任务1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基本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2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

3、基本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基本内容1 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教案32 学校体育教学3 学校课外体育4 学校体育管理三、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1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准则2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广泛运用、吸收和移植相关学科的知识4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吸收的关系四、 学校体育学教学的基本要求1在加强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反映学校体育,特别是乡镇中等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成果与新动向,以及有关新的学术观点,不断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确保教学的时代性

4、与先进性。2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着眼于学生自学与实际能力的培养。3要严密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自动性和积极性。4要不断更新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制作、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5教师不但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与相关的学术活动,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中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及相关的学术活动。6教师要认真编制有关教学文件、参考资料和作业指导。学校体育学教案47要注意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8 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 简述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2 在建设发展学校体育学课

5、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学校体育学教案5教学课题:我 国 学 校 体 育 的 发 展 概 况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主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学校体育在古、近代的发展状况,重点掌握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阶段,以及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时数:3 学时教学形式:自学、讲授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在我国西周的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中,实行“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 )教育。其中, “射” 、 “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具有体育的性质;此外, “乐”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因素。西周以后,我国社会由

6、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在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以“四书” 、 “五经”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轻武,唐朝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截然分途。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由于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始终未能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应有的地位,甚至基本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最终导致学校体育在我国古代没有等到应有的发展。学校体育学教案6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况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兴办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注: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使

7、中国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这对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04 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小学堂每周 3 学时,中学堂每周 2 学时,高等学堂每周 3 学时,由于各级学堂都安排了体育课,从而使近代学校体育得到普遍实施,结束了我国两千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标志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开始。1917 年,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中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另外,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也极具代表性。1923 年,在新学制课程标准中,正式将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初创阶段(19491957)195

8、01951 年,毛泽东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1952年,教育部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课,每周2 学时,1956 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1957 年,出版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在此期间,创办了 6 所体育学院,11 所体育学校和中等体育专科学校,并在 38 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体育系科。学校体育学教案7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1958 年的“大跃进”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了体育教学规律,以及 60 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学校体育被迫减少或停止,学校体质普遍下降,但在 1961 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

9、 ,并恢复了学校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3、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学校体育在极左思潮影响下,遭到空前的破坏,学校体育基本上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4、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现在)1978 年,在 11 届三中全会的正确方针、路线的指引下,学校体育逐渐恢复,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9 年 5 月,在杨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是我国学校体育在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一、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1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学校教育工作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为指导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学校体育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体系。学校体育学教案82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程度的不同,导致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出极大的地区差异和学校间的个体差异。3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统一性表现在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发了有关学校体育的各种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由于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把统一性和灵活性有机的

11、结合起来。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1、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确立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以生物体育观为基础,但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不断拓宽,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越来越广泛,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育目标、教养目标、竞技目标、娱乐目标、促进个性发展目标等。2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我国学校体育过去一般只强调阶段效益,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益,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也向着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即学校体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还必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使他

12、们终身受益。3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学校体育学教案9心内容的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4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课余运动竞赛等部分组成,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体育的研究基本上停滞在局部环节上,缺乏整体的思想和步骤,近年来,体育工作者已开始重视对学校体育的整体研究,追求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5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导致体育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

13、样化、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6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的管理以前仅仅局限于经验管理,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使学校体育的管理逐渐进入了有法可依的科学化管理阶段。复习思考题:1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并有哪些启示?2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有哪些特征?3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学校体育学教案10教学课题:学 校 体 育 的 功 能 与 目 标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了解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健康教育及竞技运动中的地位,了解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使学生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以及实现

14、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教学重点: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教学时数:4 学时教学形式:自学、讲授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学校体育功能一、 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学校体育的功能取决于学校体育本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导致学校体育具有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二、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1、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3、提高人体功能4、调节人的心理5、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学教案11三、 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1、 教养功能 2、教育功能 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4、美育功能5、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功能6、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5、与一般功能的关系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地位一、 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校体育与德育 2学校体育与智育 3学校体育与美育二、 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1995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 21 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1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意义1)学校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抓好学校体育对扩大我国体育人口,推进体育社会化具有积极作用3)学校

16、体育对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学教案12终身体育一般认为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要进行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终身体育是在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终身体育可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其中,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为:1)学校体育能为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2)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三、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前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健康,现在对健康作出的定义是:1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国际卫生组织)2健康五要素:身体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