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6360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疆域.doc行政区划 民族和地形(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中国疆域行政区划 民族和中国地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政区和地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由于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所以本章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之首,成为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教材。这一章知识内容与其它教材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教材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此外,本章还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类型、分布和形成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要以这些知识为基础,

2、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认识中国地形特征中,使这些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更加深入。可见,中国的地形一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的设置和划分原则,掌握我国 33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2)、能力目标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对地势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使学生感悟到中国地大物博,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3、感;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我国 33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分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是重点。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复习课,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但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中国地理的基础已经忘干净了,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记忆。对于有一定的基础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五、教学方

4、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六、课前准备教具:中国政区挂图、各省级行政区单独的轮廓图板(教师自制) 、教师准备中国政区拼图。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的投影片,中国地图册。投影片:我国行政区划表、中国政区简图及 31 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对照表。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往往要将国土划分成若干地区,这就是行政区。我国地域广阔,当然更需要划分行政区了。了解我国行政区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我们

5、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常识。例如,在填写我们自己家庭住址时就要用到。这些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地理,我们那时只要学习“地” ,即在哪里?是什么?我们高中再学习地理主要是学习“理” , 即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识记省级行政单位七字歌,以利于学生尽快熟悉其名称 西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 川藏宁辽青甘陕,重海内台北上天 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解释:河指黄河,湖指洞庭湖,山指太行山 放投影:各省想象的轮廓 黑龙江省像展翅欲飞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草原上的雄鹰,山东省像屈腿 而卧的骆驼,青海省像高原牧区的兔子,广东省像鼻子伸进南海的大象头部

6、,海南岛像一个菠萝,台湾岛像一个香蕉,湖南省和江西省像亲密伴侣的侧面像,陕西省像跪着的兵马俑,湖北省像一项大沿帽,西藏自治区像只登山的鞋,辽宁省像一个缝纫机头,河南省像张弓箭,甘肃省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像只哑铃。 探究二:读图练习 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然后沿北纬 32纬线画一幅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一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提问 通过对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分析,说出我国地形高低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像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地降低的。)读图练习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三级阶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

7、貌类型及阶梯间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教师讲解 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就进人了海洋。这部分被称为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读图练习 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状况。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全部海底,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过渡 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探究三: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种类型都有。)分析示意图 让学生看 “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

8、丘陵最少。)教师讲解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小结 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探究四: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讨论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师归纳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

9、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四)反思总结(见学案) ,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复习完了我国的政区、地形特征,以及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节课后大家可以预习中国的气候这一自然要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内容。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我国的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 、乡(镇) 。二、省

10、、自治区和直辖市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区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的概念2三级阶梯的概况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4我国地势对降水、河流的影响三、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五种地形齐全2山区面积广大十、教学反思本学期主要是复习中国地理。今天复习到“中国的地形 ”,复习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主要的山脉、主要的地形区及地理环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的位置和特点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然后学生完成学案后的练习。课堂上发觉有学生整体精神状态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对下一次的授课,要进行了改进,把读图、思考、画图和练习结合起来,

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学案设计中国疆域行政区划和中国地形复习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识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2、理解我国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政策。3、识记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主要地形区界线。二、预习内容中国的疆域地理位置疆域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南部小部分在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南部 、 、 四省区半球位置:位于 半球、 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 、 三 级 行 政 区 划 : ( 省 、 自 治 区 、 特 别 行 政 区 ) 、 县 (自 治 县 、 市 )、 乡 ( 镇 ) 面积: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四至点北:黑龙江省 以北 (纬度 )南: (纬度 附近)东: 与 主

12、航道中心线交汇处(经度 )西:帕米尔高原上(经度 附近)位置的优越性陆上疆界: 万多千米。南北跨纬度近 度,长多 km东西跨经度度,长 多 km濒临海洋东临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海、 海、 海、 海、洋内海: 海和 海峡半岛: 半岛、 半岛、 半岛岛屿、群岛: 岛、 岛、 群岛、南海诸岛海岸线:长 18000 多 km,北起 口,南至北仑河口。邻国陆上邻国:14 个 东临: ,北临: ,西北临:哈、吉、塔,西临: 、 ,西南临: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临: 、 、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东有 、 东南有:菲律宾,南有 ,文莱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三

13、级行政区划:(省 、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乡(镇)中国行政区划数量中国的人口各省级行政区单位的简称、全称和行政中心。省级行政单位:共 个,包括 个省, 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 特点:不平均地区差异: 多, 少,大致以黑龙江 和云南 一线为界城乡差异: 人口比重大, 人口比重小。城市发展政策人口分布人口数量:2005 年 1 月 6 日为中国 13 亿人口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 延长, 下降。长期较高。人口突出特 点人口 原因人口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华侨与华人: 、 两省华侨多的县市,被称为“侨乡”人口增长带来的负担。人口政策基本国策: 目的 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 和 、 相适应基本内容: 、 具体要求: 、 、 、 , 其中 是关键。民族结构:公有 个民族,汉族人口占 90%多, 个少数民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