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44623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工程概括1.1 基本情况1、工程概括本标段管线工程,自合五公路东侧约 500m 起,沿环岛引河(南河)南侧敷设 1根 DN900 管道至北滧公路西侧约 300m 止(桩号 44+454.91 至 51+607.73) ,全长约7152.4m。管线主要采用开槽埋管施工,穿越障碍处采用顶管,全线段共有顶管 7 处,顶管井和接收井共计 12 座。2、工程周所处位置本工程所处周边环境详见下页图示;3、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建设单位:上海崇明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上海华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国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1.2 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工程概括本标段钢管顶进长度合计为 980m,其中最长顶管距离为 J71 工作井至 J70 接收井,长度为 226.32 米。顶管工作井 5 座:J64 顶管工作井(排水排气井)、J66 顶管工作井(排水排气井)、J68 顶管工作井、J71 顶管工作井、J74 顶管工作井;顶管接收井 7 座:J65 顶管接收井、J67 顶管接收井、J69 顶管接收井、J70 顶管接收井(排水井)、J72 顶管接收井、J73 顶管接收井(排水井)、J75 顶管接收井。其中,J68 顶管工作井及 J69 顶管接收井,采用钢板桩围护结构加高压旋喷桩止水(评审已通过) ,其余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

3、均采用 700500 双轴搅拌桩内插 H500*300*11*18 型钢围护结构。J71 顶管工作井为圆形井,其余顶管井均为矩形井。本工程顶管工作井截面形状为矩形采用 700500 二轴搅拌桩内插H500*300*11*18 型钢围护结构以 J64 顶管工作井为例:其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和剖面详见下页所示。顶管工作井截面形状为圆形采用 700500 二轴搅拌桩内插H500*300*11*18 型钢围护结构以 J71 顶管工作井为例,其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和剖面详见 P5 页所示。2六滧港七滧港八滧港四滧港渡港堡 镇 增 压 泵 站小漾港向 化 镇 中 兴 镇港沿 镇 堡镇港 堡 镇 环 岛规 划 堡

4、镇 水 厂堡 镇 港 码 头堡 镇 南 闸六 效 南 闸四 效 南 闸 八 效 南 闸DN90原 水 输 水 管 线4+45.91 51+607.3引 河施 工 便 道DN90原 水 输 水 管 线J71顶 管 工 作 井施 工 标 段 周 边 环 境 图 示本 标 段 施 工 范 围31.3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3.1 地形地貌现场地形特征:本工程以拟建东风西沙水库输水泵站为起点,拟建管道沿现状崇明大堤北侧防护林外侧穿行,穿过的主要为鱼塘及农田;本标段沿现状环岛运河南侧运行沿线主要穿越弄农田、树林、民房、厂房、现状道路及河道。拟建场地沿线地势稍有起伏,场地标高本的标段在 4.15.0 之

5、间变化。地貌类型: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属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形态较单一。1.3.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最大勘察深度为 45.3m,在此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基土均属第四季沉积物,从其结构特征、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划分为四层和分属不同层次的亚层及次亚层,土层从上到下主要为:1、层,层可分为1-1、1-2、2 三层,其中1 层:吹填土,局部分布;1-2 层为素填土,除吹填土分布地段外,均有分布;2 浜土,明浜底部分布;2、1-1 褐黄灰黄色粘质粉土,局部分布;1-2 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仅局部缺失。3-1a 灰色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分布;3-1b

6、灰色砂质粉土,普遍分布;3-1 夹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呈透镜体局部分布;3-2a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砂质粉土,局部分布;3-2b 灰色砂质粉土夹薄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普遍分布;3-3 灰色粉砂,东段缺失;3-3 夹灰色砂质粉土,呈透镜体局部分布。3、灰色淤泥质粘土,场区均匀分布。4、1-1 灰色粘土,均有分布;1-2 灰色砂质粘土,均有分布。4212 15250 250120 1200 120140504019019029060400390509608401800120 1250 1201490807001205010106550 5010651901711200 120120R=61061.

7、3.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浅部土层主要为粘性土,在埋深 3m 左右有一层粉土分布,其渗透性较强。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在 0.5m-1.5m;2 层粉砂有微承压水分布,微承压水与潜水为一致。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 15.8 时,2 层微承压水对基坑才产生影响。本标段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 9.7m。1.3.4 不良地质现象1-1 素填土平均厚度为 0.99m,局部地段厚达 3.0m。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饱和粉质土1-1、3-1a、 ;3-1b、3-2b 及3-3 粉砂层分布,上述各层土在地下水利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流沙、管涌、坍塌等不利岩土现象。1.3.5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周边环境图示1

8、)J64 顶管工作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2)J65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3)J66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4)J67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5)J68、J69 顶管工作井周边环境已评审6)J70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7)J71 顶管工作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8)J72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9)J73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7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10)J74 顶管工作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11)J75 顶管接收井周边环境红旗位置为井位中心根据踏勘和物探成果,J67、J69 顶管工作井基坑旁边有池塘,施工基坑围

9、护前需回填池塘;J70、J75 顶管工作井基坑旁边有高压线穿过,施工基坑围护前需搬迁高压线; J71 顶管工作井基坑旁边有 1 座土丘,基坑中心距离土丘约 5m,基坑围护施工前需对土丘卸载;其它顶管工作井基坑均位于农田,开挖埋管基槽也均位于农田、防护林中。2、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2.1 编制原则遵守设计图纸、文件和规范进行编制的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遵守设计图纸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一切从本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出发,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施工,确保施工节点、高质量、安全、文明地完成

10、工程项目建设。坚持方案编制结合工程实际的原则:一切建立有对工程周边地下管线、构筑物、道路详细调查研究、对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仔细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方案编制切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一切从保障工程优质、安全、按工期地完成,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等安全的原则。坚持专业化作业和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施工组织方面,发挥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达到整体优化,保证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全面实现的目的。2.2 编制依据1、崇明岛原水输水系统一期工程设计图纸。2、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2010) ;3、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

11、) ;84、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G/TJ08-40-2010)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6、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G/TJ08-2001-2006)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8、 型钢水泥搅拌墙技术规程 (DGJ08-116-2005)3、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3.1 施工测量方案与沉降测设3.1.1 测量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根据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的轴线坐标点进行测量放样。本工程的测量精度标准以图纸技术的要求以及关于测量工程的规范规定为依据。3.1.2 轴线及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平面布

12、置在基坑四周按设计轴线布置一个测量控制点。采用 1m 以上的 50*50 木桩打入土中,用混凝土坞实,四周砌筑保护井统一编号,保证施工过程中不松动,不用时加盖进行保护。在进行地下底板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对控制点进行复测工作,减少基坑位移对控制点的位移偏差。3.1.3 轴线测量采用全站仪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以便确定控制点的可靠性。如果复测后需要调整,必须将调整值书面报业主和监理,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在对控制点复测的基础上,在工程稳定、可靠、通视良好的位置加设加密点(布置及形式见上述) ,确保施工测量精度,测量结果报监理,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3.1.4 高程控制对业主提

13、供的高程原点进行复测,将复测结果报送监理,以便确定高程原9点的可靠性。如果复测后需要调整,必须将调整值书面报业主和监理,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原点,按照规范加密引测临时水准控制点,标高施测遵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引测结果报送监理,获得批准后方可行动。控制网的复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测量精度,对本工程的导线点加密点控制网与高程加密控制网,每隔 1 个月进行复测,将复测结果报送监理,以便确定控制网的可靠性。3.2、二轴搅内拌桩插 H500*300 型钢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3.2.1、概况1、工程概括:本标段共有 12 座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其中 10 座围护结构为 70050

14、0 二轴搅拌桩内插 H500*300*11*18 型钢,剩余两座围护结构为钢板桩加高压旋喷桩止水。本标段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性质如下页表一所示;基坑截面形状为矩形和圆形(一座) ,基坑内净截面尺寸为 4.0*4.512*5 不等,700500 二轴搅拌桩桩长从14m19m 不等,二轴搅拌桩内插 H500*300*11*18;第一道围檩均为钢筋混凝土,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围檩均为 H 型钢围檩或钢筋砼环梁,型钢为:HN700*300 或HM500*300 双拼;支撑为有二道或 4 道不等,对撑采用 609*16 角撑采用HM500*300;基坑加固采用 700 二轴搅拌桩,加固深度为坑底以下 3

15、m 或 4m;出洞口加固也采用 700 二轴搅拌桩,加固桩长均为 6m;基坑开挖深度 7.3m9.9m。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围护结构类型统计如下页统计表一2、设计材料要求:1)二轴搅拌桩桩间搭接 200mm,采用 P.0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 15%,水灰比 0.6,并通过试验确定。坑底土体及出洞口加固二轴搅拌桩桩间搭接长度为200mm,抗底加固范围为全面积加固,水泥掺量 15%,水灰比 0.6。2) 坑底垫层为 C15,围檩为 C25 ;永久性功能井为 C30 防水混凝土,抗渗为S6。10本标段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和工作量统计表一序号编号类型内尺寸(mm)围护结构类

16、型桩长(m)数量(根)型钢类型数量(根)地面标高(m)井底标高(m)管中心标高(m)坑深度(m)围 檩类 型支撑(道)功能1J64工作井5*12.070050015 78HN500*30050 4.3 -3.4 -1.5 7.71200*800(砼)+2*HN700 *3002 道 609*16 对撑顶管工作井2J65接收井4.2*4.570050014 48HN500*30028 4.0 -3.3 -1.5 7.31200*800(砼)+2*HM500*300第一道冠梁+2 道 2*HM500*300角撑排水排气3J66工作井4.5*11.5070050018 78HN500*30050 4.0 -5.40 -3.5 9.41200*800(砼)+ 1*HN700*3002 道 609*16 对撑临时4J67接收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