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6114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h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80 分钟 内容:120 课 满分:110 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经学习 ,你一定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技能,请接受挑战吧,相信你一定成功!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1、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2、D清朝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改国号为( )A.周 B.后周 C.唐 D.西周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农田A. B. C. D.4、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A.唐朝设立都督府 B.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C.修筑“参天可汗道” D.派大军扫平 厥5、玄奘和鉴真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他们共同之处有都是唐朝僧人 都有着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为保存七世纪时中亚,天竺文化作出贡献 都完

3、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A. B. C. D.6、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7、2011 年 5 月 19 日,央视寻宝节目首次登陆海南,进行“民间寻宝” 。黎锦作为黎族民间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海南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最爱之一。棉纺织业最早兴起于( )A.江浙地区 B.台湾岛 C.海南岛 D. 黄河流域8、北宋时期,生活在都城的李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是( ) A.带朋友去瓦子听唱曲 B.乘牛车外出郊游C.到京城夜市品冷饮 D.与朋友游览京城西湖美景9、学校图书馆保存有一张字迹模糊的古代地图,图中有“岭北行省,辽阳

4、行省”等标识,它应是哪个朝代的地图(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隋朝10、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它的设计 取材于我国古代( )A.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B.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C.古典乐器战国编钟 D.喷气式火箭的前身突火枪11、 资治通鉴和史记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 哪一时期的史实都能在这两部书中查阅到? A、黄帝时期汉武帝时期 B、战国五代 C、战国汉武帝 D、黄帝五代时期12、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后参加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 壮大,最终登上王位,实现了“布衣到天子”的神话。与刘邦称帝相似的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朱元璋13、下列史实不可能出

5、现在右图这部作品中的一项是A废分封立郡县 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 D戚继光抗倭14、 “永 乐 三 年 (1405年 )7月 11日 , 二 万 七 千 八 百 余 人 , 从 南 京 、 太 仓 一 带 至 福 建 长 乐 太平 港 扬 帆 出 海 。 庞 大 的 大 明 船 队 , 从 此 开 始 长 达 28年 的 海 外 宣 扬 国 威 和 寻 求 贸 易 的 远航 。 ”材料中“远航”的领军人物是A郑成功 B毕昇 C郑和 D关汉卿15民族英雄戚继光抒发立志报国情怀的诗句是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 “文 臣 不 爱

6、 钱 , 武 臣 不 惜 死 , 天 下 太 平 矣 ” D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6、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7、下列典型案例不属文字狱的是A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跪受笔录B胡中藻及其族人、师友因“一把心肠论浊清”诗句惨遭杀害C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作者被斩头D有人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

7、故乱翻书?”一诗而被害18、近年海峡两岸已在台湾台南、福建泉州等地共同举办了多次“郑成功文化节”活动。郑成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他的突出历史功绩是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患 B击败了沙俄侵略军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19、 “恩威并重” “刚柔并济”是清朝边疆少数民族政策的特点之一。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清朝“威”与“刚”的是A先后册封班禅和达赖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20、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雅克

8、萨之战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4 分)2、材料二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2 分)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 分)4、想一想,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材料一 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南方 北方朝代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9、11224760 62.9% 6624296 37.1%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 京)时, 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从西汉到两宋期间,南北方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变化?(1 分)(2)材料二反 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1 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 分) 。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 丞 相 、 太 尉 、 御 史 大 夫 。 推 行 郡 县 制 。 摘 自 中国 历 史 七 年 级 上 册材料二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摘自中国历

10、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摘 自 中 国 历 史 七 年 级 下 册材料四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2 分)(2)材料一中的措施哪一项对我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 1 分)(3)请指出材料二中措施的原因与影响? ( 3 分)(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2 分)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

11、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请回答:(1)材 料 中 所 说 的 “三 次 英 勇 斗 争 ”是 指 哪 三 次 反 侵 略 斗 争 ? 他 们 的 共 同 作 用 是 什 么 ?( 4 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2 分)2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 不同时期呈现出不 同的特点。请回答“(!)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他实行民族政策?(2 分)2)两宋时期,同北宋均并立的民族 政权有哪些?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有哪些?(4 分)(3) 元朝时,出现了民族融合

12、的高潮。请举一例说明。 (2 分)(4)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政府通过那些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 分)材料一:嘉靖四十年(1561 年),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首歼其魁,蹙(c )余贼瓜陵江尽死先后九战皆捷,俘馘(gu)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明史戚继光传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材料三: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双方经过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结果。条 约的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维护 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使中国东北边

13、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材料四: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 资本主义已经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 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贼”指的是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戚继光的战绩。 (4 分)(2)材料二中的“贵国”指哪一国家?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历史意义?(5 分)(3)材料三中的尼布楚条约是在什么战争后签订的?当时中国的皇帝是谁?(2分)(4)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现象?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5)综上所述,归纳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呈现出的特征

14、。 (2 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 分)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些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材料二:他用 27 年时间访采四方、考察辨正,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并编著成书,书中共收 1892 种药物,附药方 11000 多则,插图 1160 幅。材料三:他对金银铜比重的描绘和对油料出油率的统计,都运用了明确的定量概念和比重概念,采取了“穷究试验”的科学态度,撰写了一部 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材料四:明清之际,一些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