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596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必修一 第一至四单元 综合测试1.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周朝的灭亡完全在于其制度的先天不足 B.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统治者的暴政,与其制度没有关联C.柳宗元的看法有其合理性,看到了两代灭亡的关键所在D.柳宗元的看法是错误的,两代的灭亡与制度没有关系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晋国和齐国权力的变更 B.宗法分封制的崩溃 C.小宗取代了大宗的地位 D.周王对诸侯国控制力减弱3.公元前 225 年,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称A.皇帝 B.王 C.侯 D.丞相4.汉初分封诸侯的根本目的在于A.形成“天下一家”的政治

2、格局 B.防止郡县长官专权 C.准备在必要时“清君侧” D.巩固西汉政权的统治5.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A.中央集权制 B.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实行的 D.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6.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A.“削藩” B.“推恩令” C.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D.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7.清代历史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但人们也对这里的“宰相”提出异议。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A.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制度,这里用宰相是错误的 B.戏剧不是历史,不必要求严格的历史称谓C.这是有意提高刘罗锅的地位以吸引眼球的 D.要注意宰相

3、和丞相的区别,这里用宰相无可厚非8.“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9.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B.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频繁发生 C.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0.秦灭六国时相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攻近交

4、的正确策略- 2 -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应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2.雅典实行民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保证人人享有民主权利 B.保证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最大限度地凝聚本邦的公民一致对外 D.调动公民的主人翁精神13.下列推理: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的基本原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A.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均正确 B.大

5、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4.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 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 D.社会的不断发展15.公元前 5 世纪中亚的一个贵族受政治迫害,极力想寻找民主自由的乐土,他应该到A.雅典 B.中国 C.罗马 D.没有可以选择的国家16.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之所以得到如此辉煌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B.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 C.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17.对古希腊文明成就产生过有益影响的因素有城邦制度奴隶的劳动古埃及文明古两

6、河流域文明A. B. C. D.18.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1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新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政权确立,这主要是因为: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20.1640 年英国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在维护自

7、身利益 B.资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C.城乡群众要削弱国王权力 D.新贵族希望分享政治特权21.下列对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A. B. C. D.22.1792 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 年法国称帝国,在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内外政策 D.与人民的关系23.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这句话的含义是- 3 -A.实行军事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以共和制政体维护革命成果 C.领导法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 D.完全恢复法国的旧秩序24.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叙述,不

8、正确的是A.国王“统而不治” B.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C.议会中的多数党有权组织内阁 D.国王有权解散内阁25.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共和制民主国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机遇。经过班内同学小组讨论,形成了不同观点,你认为哪组观点最为科学?A.甲组:美洲孤立于欧亚大陆先进文明,没有经历封建社会B.乙组: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与疆土辽阔的现实需要结合,造就了联邦共和制C.丙组:与欧洲隔离,免于欧洲干涉,有助于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D.丁组:美国独立后的国内政治斗争使然26.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推动力是A.人民要求 B.国王开明 C.工业革命 D.议会分化27.

9、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强化了封建君主制 B.以武力和法典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 C 遏制了俄国向西扩张 D.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28.关于下列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大前提: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等西方列强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小前提:两次鸦片战争都归因于西方列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结论: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均正确29.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 封闭边界固

10、守疆域30.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社 会 性 质 开 始 发 生 根 本 变 化 B.长 期 闭 关 锁 国 状 况 被 打 破C.中 国 第 一 次 被 西 方 国 家 战 败 D.民 族 矛 盾 取 代 阶 级 矛 盾3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A.完全一致 B.相辅相成 C.互相矛盾 D.继承发展32.与两次鸦片战争相比较,中日甲午战争最大的特点在于A.战争的性质和战争的强度 B.清政府宣战的方式和战争中的策略C.战争结束的方式和缔约双方的立场 D.战争反映的时代特点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3.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到北京拜

11、访中国外务部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 B. C. D.34.“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所体现出的矛盾是A.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 D.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4 -35.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6.南 京 临 时 政 府 颁 布 的 临 时 约 法 的 目 的 之 一 是 限 制 袁 世 凯 的 权 力 , 体 现

12、 这 一 目 的 的 主 要 规定 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3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8.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第一个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 C.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发动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39.孙中山赞誉黄花岗

13、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是因为它是最著名的武装起义为武昌起义创 造 了 有 利 条 件 鼓 舞 了 全 国 人 民 的 斗 志 , 加 速 了 革 命 进 程 表 现 了 革 命 党 人 的 勇 敢 精 神和 英 雄 气 概A. B. C. D.40.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知识界的舆论作用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41.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主要指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C.“三罢”斗争体现了各阶层团结爱国 D.五四运动赢得初步胜利42.在

14、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立.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43.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其“彻底”是指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D.学生的先锋作用44.有人认为,从实力上来说,孙中山与洪秀全相差很多,而偌大的大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瓦解了。这反映出三民主义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国内政府对舆论的限制缺乏得力措施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A. B. C. D.4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深46.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5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