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复习资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588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测量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摄影测量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摄影测量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摄影测量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测量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投影测量的三个阶段及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两个基本关系。 (第八页)答: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特点:发展阶段 原始资料 投影方式 仪器 操作方式 产品模拟摄影测量 像片 物理投影 模拟测仪 作业员手工 模拟产品解析摄影测量 像片 数字投影 解析测图仪 机助作业员操作 模拟产品数字产品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化影像数字影像数字投影 计算机 自动化操作家作业员干预数字产品模拟产品两个基本关系:1 对应性关系(影像间同名特征,影像与空间特征),2 几何解析关系(影像间,影响与空间)2 投影分类:(中心和平行,斜投影和正射投影) 。地面与地形的投影关系。 (20 页)答:投

2、影分类:中心和平行,斜投影和正射投影。地面与地形投影的关系:地形图在局部范围内是地面的正射投影。3 透析变换种特殊的点 线 面。 (21 页)答:1 特殊点:像主点,像底点,主灭点,主迹点,主合点,像等角点,地等角点,地主点。地底点。2 特殊线:透视轴/迹线,基本方向线/ 摄影方向线,主纵线,真水平线 /合线,灭线,主垂线。3 特殊面:主垂面,真水平面/合面,遁面。4 像点位移的定义(32 页) ,引起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答:像点位移:当航摄像片有倾角或地面有高差时,所设的像片与理想情况(摄影像片是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地图则是地面景物的正形投影,只有当地面水平且航摄像片也水平时,中心投影彩玉正

3、射投影等价)有差异。这种差异反应为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想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引起的原因:1 因为像片倾斜引起像点位移。这种位移表现为水平的地面上任意正方形在像片上的构像变为一个四边形;反之,像片上的一正方形影像对余地面上的景物不一定是正方形。2 因为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上述像点位移也同样引起像片比例尺的变化与图形变形,而且由于像底点不在等比线上,因此,综合考虑像片倾斜和地形欺负的影像,像片上任意一点都存在像点位移,且位移的大小随点位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导致一张像片上的比例尺不相等。5 内外方位元素的定义(27 页) ,共线方程

4、的定义(2930 页) 。内定向,空间后方交会的定义(35 页 36 页):角锥法进行单向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答:1 内方位元素:投影中心对航摄相片的相对位置叫做相片的内方位,确定内方位的独立参数叫做内方位元素。2 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时像空系在地辅系中位置和方向的元素叫做航测相片的外方位元素。3 共线方程:在理想情况下,摄影瞬间像点,投影中心,物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描述这三点共线的数学表达式称之为共线条件方程。4 内定向:利用平面相似变换等公式,将影响架坐标变换为以影像上相主点为原点的像坐标系中的坐标,通常称改变换为影响内定向。6 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地面控制点及其在像片上的像点,确定一张像片

5、外方位元素的方法。7 角锥法进行单向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在 PPT203 页有图解。画图区域:6 人造立体视觉满足的四个条件。 (49 页)答:1 由两个不同摄站点摄取同一景物的一个立体像对。2 一只眼睛只能观察像对中的一张像片,即双眼观察像对时必须保持两眼分别只能对一张像片观察,这一条件称为分像条件。3 两眼个字观察同一景物的左右影像点的连线应与眼基线近似平行。4 像片间的距离应与双眼的交会角相适应。7 相对定向(54 页) ,绝对定向(66 页) ,空间前方交汇的定义。 (64 页)答:相对定向: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就是要恢复摄影时相邻两影像摄影光束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绝对定

6、向:要确定立体模型的在实际物空间坐标系中的正确位置,则需要把模型点的摄影测量坐标转化为物空间坐标。这需要借助于物空间坐标为已知的控制点来确定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实际物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称为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左右两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称作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8 立体相对中核线,核面,同名核线,同名点的识别:确定同名核线的方法。 (60 页)答:确定同名核线的方法:确定同名核线的方法很多一般是 1 基于数字影像的集合纠正。2 基于共同条件。9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方法和分类。 (75 页)答:方法:1 采用大地测量测

7、定。2 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分类:从传统方法讲,根据平差中采用的数学模型可分为航待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根据平差范围的大小,解析空间三角测量课分为单模形法,单航带法,区域网法。10 影像经过采样和量变化成数字影像的方法。 (122128 页)11 影像相关的基本原理。 (143 页)12DEM 数据的表示形式(181 页) ,DEM 数据获取方式。 (182 页)答: DEM 数据的表示形式: 1 规则矩形网 2 不规则三角网。DEM 数据获取方式:1 地面测量(野外实测):全站仪,gps 施测。2 现有地图数字化(1)手扶跟踪数字化仪(2)扫面数字化仪。3 空间传感器:遥感系统,雷达

8、等。4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13 数字微分纠正的定义(212 页) ,间接法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的基本步骤(213 页) ,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制作正射投影的方法和步骤。224(226 页)答:数字微分纠正的定义:根据有关的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像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笑的区域逐一进行纠正,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故叫做数字微分纠正或数字纠正。间接法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的基本步骤:1 计算地面点坐标 2 计算像点坐标 3 灰度内插4 灰度赋值。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制作正射投影的方法和步骤:14 遥感的分类,

9、空间,波谱,辐射,时间分辨率的概念像的三种储存方式 BIP,BTL,BSQ,遥感影像分类的两种方法。答:遥感的分类:1 按照遥感的工作平台分类:地面,航空,航天遥感。2 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3 按照遥感应用的目的分类:环境,农业,林业,地质遥感。4 按照资料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5 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主动,被动遥感。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能分辨的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和大小。表征影像分辨的地面目标细节能力指标。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注明:有波浪线的答案在 PPT 里面。辐射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波普信号时,能分变成的最小辐射度差。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点进行重测探测,相邻两次探测的时间间隔,即重访周期,能够提供地物动态变化的信息。像的三种储存方式:BIP,BTL,BSQ遥感影像分类的两种方法:1 监督分类:最小距离分类法,多级切割分类法,特征曲线窗口分类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2 非监督分类:分级集群法,动态聚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