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178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测图考试知识点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何谓数字地形图:是用数字形式存储全部地图信息的地图,是用数字形式描述地形图要素的属性、定位和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是存储在具有直接存取性能的介质上的关联数据文件。(数字地形图是电子地图的基础)数字地形图与常规地形图有何差异? 数字地形图的载体不是纸张而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取的软盘,硬盘和光盘等 数字地形图不像传统地形图那样以线划,颜色,符号,注记来表示地物类别和地形。而是以一定的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代码系统来反映地表给类地理属性特征 数字地形图是以数字形式储存的 1:1 的地图,没有比例尺的限定和固定的图幅大小 数字地形图的使用必须接住于计算机及其配套的外部设备数字地形图是如何表示的:数字地形图以数

2、字形式表示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图的内容由地形图图形和文字注记两部分组成,地形图图形可以分解为点、线、面三种图形元素,而点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数字地形图以数字坐标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以数字代码表示地形符号,说明注记和地理名称注记。与常规地图相比数字地图有何优势(特点)? 精度高 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 更新方便快捷 便于保存管理 便于应用 易于发布和实现远程传输数字化测图有哪几个作业过程: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的目的是获取数字化成图所必需的数据信息)(外业采集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是:控制测量,包括等级控制与图根控制,它起着控制误差传递与积累的作用并为数据采集测图工作提供依据。控制测量必须遵从【

3、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基本原则。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控制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分为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两个部分。目前我国现行的大地坐标系统有:1954 年北京坐标系、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 年新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数据处理 3.图形编辑 4.图形输出。一般经过数据采集,数据编码和计算机处理,自动绘制两个阶段数字化测量的作业模式有哪几种:(作业模式是数字化测图内、外业作业方法、接口方式和流程的总称。数字化测图的不同作业方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阶段) 数字测记模式,是一种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成图的

4、作业方法 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将所有工作放在外业完成的数字化成图方法(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的现场同步完成) 内业数字化,用数字化仪或扫描仪在室内采集数据数字地形图与传统地形图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地理属性特征的表达方式。前者是数字形式的,后者是图解形式的。数字化测图的技术内容:1.数字测图系统的构成 2.数字地形图的数据采集设备与方法 3.数字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和存储结构 4.数字地形图的计算机处理和图形编辑 5.数字地形图的输出设备与方法 6.数字地形图的质量评价 7.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开发 8.数字地形图的管理与应用 9.数字化成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数字测图中地形点的描述必须具备三类

5、信息:1.测点的三维坐标 2.测点的属性 3.测点的连接关系数字测图野外采集的数据有如下几种:1.一般数据 2.仪器数据 3.测站数据 4.控制点数据 5.碎部点观测数据提高测图效率的措施:1.选择测图方式 2.使用掌上平板 3.快速精确地定点 4.改变实体属性 5.重复测绘同属性实体 6.使图形位于最合适的位置 7.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 8.灵活使用各种勘丈量算方法 9.合理利用图形编辑工具 10.自然斜坡的处理数字测图系统的构成:一、硬件:计算机、全站仪、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GPS 接收机、电子手簿二、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实现数字化成图功能的应用软件(专业软件)三、人员。 四、数

6、据:指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流。测量坐标系,屏幕坐标系和绘图仪坐标系有何区别?测量坐标系:+ (上为 x 北、右为 y 东)屏幕坐标系:(下为 y、右为 x)绘图仪坐标:(上为 y、右为 x)(1 )它们空间与平面存在区别(2 )它们坐标的数值范围不同,测量坐标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参考点为原点确定,坐标数值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绘图左边都是以绘图设备的某一固定参考点为原点,坐标值都限制在 0 至最大该图范围之内,测量坐标数值可为任意实数,而绘图坐标只能为正整数。 抛物线加权平均法曲线光滑处理的基本思想:根据给定的曲线特征点顺序,每相邻三点做一条抛物线,而每相邻两点之间潜好两条抛物线弧的重合部分用加

7、权平均曲线作为最终的插值光滑曲线数字地面模型 DTM,有哪几种类型:数字地面模型是地表形态的一种数字描述,DTM 是描述地面诸特性空间分布有序数字阵列,其核心是地形表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和一套对地表提供连续描述的算法类型:规则格网 DTM,不规则格网 DTM,等值线 DTM 和曲面 DTM。试述数字化成图系统绘制等高线步骤:(1 )建立 DTM(2 )内插等高线上的点(3 )跟踪等高线上的点已形成等高线(4 )对已形成的等高线进行光滑什么是泰森多边形,泰森多边形算法分隔的规则是什么?泰森三角形有何特点?泰森多边形是将分布在平面区域上的一组离散点用直线分隔,使每个离散点都包含在一个多边形之内。

8、规则:每个多边形内之包含一个离散点,而且包含离散点 Pi 的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点 Q 到 Pi的距离都小于 Q 点到任一其他离散点 Pj(j 不等于 i)的距离。特点:每个泰森三角形的外接圆内不包含其他离散点,而且三角形的最小内角达到最大值。曲线的平滑处理方法:1.线性迭代法 2.分段三次多项式(五点光滑法)3.抛物线加权平均法曲线光滑处理 4.张力样条函数插值法 全站仪采集碎步点的过程和操作步骤:1.测站安置仪器,在测站上安置全站仪,进行对中、整平,仪器对中偏差应小于 5mm,并在测量前量取仪器高。2.打开电源。3.仪器参数设置,在全站仪中根据测量要求通过键盘进行改变,并且所选取的选择项可存储

9、在存储器中一直保存到下次更正为止。4.定向,取与测站相邻且相距较远的一个控制点作为定向点,将全站仪准确照准定向目标,如果后续的碎步测量是测目标的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此时应该按照全站仪水平度盘置零的方法设置度盘初值为 0 度;如果直接测量碎步点的坐标,此时应该将全站仪水平度盘初位置改为该方向的坐标方位角。5.角度和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在碎站点放置棱镜,全站仪准确照准待测碎部点进行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在完成测量后全站仪将根据用户的设置在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核查无误后将碎部站点的测量数据保存在内存或者电子手簿中。6.绘制工作草图,在进行数字测图时,如果测区有相近比例尺的地形图,可利

10、用旧图或影像图并适当放大复制,截成合适的大小用作工作草图,在没有合适的地形图作为工作草图,在没有合适的地形图作为工作草图的情况下,应该在采集时绘制工作草图。7.结束测站工作。“一步测量法” 操作步骤:1 2 3. 12J K m n o p Q T其中 J、K、Q 、T 为已知点,m 、n、o、p 为根点,1,2,3.为碎部点,1.全站仪安置于 K 点(坐标已知),后视 J 点,前视 m 点,测得水平角 K 及前视天顶距、斜距和占见标高。由 K 点坐标即可算得 m 点的坐标(xm,ym,zm)。2.仪器不动,后视 J 点作为零方向,施测 K 测站周围的碎部点 1,2,3.并根据 k 点坐标,算

11、得各碎站点的坐标。根据碎部点的坐标、编码及连接信息,在显示屏上实时展绘碎部点并连接成图。3.仪器搬至 m 点,此测站点坐标已知(xm,ym,zm),后视 K 点,测得水平角及前视垂直角、斜距和目标高,可算得 n 点坐标(xn,yn,zn )。紧接着后视 K 点作为零方向,进行本站的碎部测量,如施测碎部点 8,9 ,10.,并根据 m 点的坐标,算得各碎部点坐标,实时展绘碎部点成图。同理,依次测得各导线和碎部点坐标。4.待导线测到 p 测站,可测得 Q 点坐标,记作 Q点。Q 坐标与 Q 点已知坐标之差,即为该附和导线的坐标闭合差,由此可算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在限差范围内,

12、则可平差计算出各导线的坐标。为提高测图进度,可根据平差后的坐标值,重新计算个碎部点的坐标,称碎部坐标重算,然后再显示成图。若闭合差超限,则想办法查找出导线错误之处,重测,直到闭合为止。“一步测量法”对图根控制测量少设一次站,少跑一遍路,可提高外业效率,但它只适用于数字测图。测图精灵在测站绘图中的过程和操作步骤:1.新建图形,进入测图精灵操作主界面,单击“文件新建图形 ”菜单,创建一个作业项目。此时作业项目尚未取名,图形信息将自动保存在临时文件 spdatemp.spd 中。2.控制点录入,施测之前要输入控制点,有两种方式:手工输入和自动输入。3.图根导线平差,输入完控制点后,可利用他们做一个导

13、线平差,点击菜单“测量导线记录新建记录 ”。4.碎部测量,先进行测站定向,单击菜单“测量测站定向 ”,再连接全站仪,启动掌上平板开始测量,最后将数据导入 CASS。原有地形图的数字化有几种方法?数字化仪分两大类:图形数字化仪和图像扫描数字化仪;相应的数字化方法有两种:1.手扶跟踪数字化:图形数字化实质是一种将图示坐标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设备,手扶跟踪数字化就是用数字化仪对原图的地形特点逐点进行采集,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将图解地形图直线转换成矢量格式的数字地形图。2.扫描数字化:扫描仪实质是图像(含图形)数字化仪,仪器沿 x 方向扫描,y 方向走纸,图在扫描仪上走一遍,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存储、处理,

14、即完成图的扫描数字化,生成按一定的分辨率且按行和列规则划分的栅格图像。扫描数字化速度较快,但此时生成的仅为栅格数据,对于大部分地形图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矢量化处理。扫描数字化就是采用人机交互与自动跟踪相结合的方法将栅格图像转换成矢量格式的数字地形图。地形图扫描数字化的作业效率高于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定位有何作用?简述按图廓点定位和按控制点定位的操作方法。地形图定位就是求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同时还要能有效地克服图纸的变形误差,以提高数字化的精度,因此变换模型的选择很重要。方法:地形图定位按已知点的类别可以分为图廓点定位和控制点定位。1.按图廓点的地形图定位:先由数字化仪定标器(鼠标)十字丝

15、分别对准四个图廓点依次点击输入这四个图廓点的数字化坐标,同时由计算机键盘输入图廓点的地形图坐标,单位为米。为了保证地形图定位的正确性,需要重复做一次,两次定位结果符合限差要求,则地形图定位结束,否则对地形图重新进行定位。2.按控制点的地形图定位:在图幅内选择 3 个-5 个控制点,控制点均匀分布。然后对控制点分别进行数字化。将数字化仪定标器(鼠标)十字丝对准控制点点击输入控制点数字化坐标,同时由计算机键盘输入该控制点的地形图测量坐标,控制点数字化完后,同样须重复一次。栅格图像与矢量图形的区别:1.栅格图像是以点阵形式存储,它的基本元素是像素(像元),它是以像素灰度的矩阵形式记录的;矢量图形是以

16、矢量形式存储的,它的基本元素是图形要素,图形要素的几何形状是以坐标方式按点、线、面结构记录的。2.图像的显示是逐行、逐列、逐像元地显示,与内容无关;图形的显示是逐个图形要素按顺序地显示,显示位置的先后没有规律。3.图像放大到一定倍数时,图像信息会发生失真,特别是图像目标的边界会发生阶梯效应;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其图形要素、目标不会失真。4.表示效果相同时,栅格图像表示比矢量图形表示所占用的储存空间大得多。栅格数据结构比矢量数据结构简单,但图形数据量大;其空间数据的叠置和组合十分简便,一些空间分析也易于进行;图像表现比较真切,易于与遥感数据匹配应用和分析,因此在GIS 中,它与矢量数据结构并用。扫描数字化的作业过程:1.检查工作底图 2.扫描地形图 3.调入图像文件 4.地形图定位 5.图形矢量化 6.图形编辑EPSCAN 扫描矢量化软件的作业步骤:1.启动系统 2.新建工程 3.打开图片 4.当前图幅设定 5.图片概括定位 6.图片缩放 7.图片校正 8.矢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