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0553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教材分析: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它由四部分组成:一、改变玻璃瓶的沉浮;二、改变浮标的沉浮;三、改变其它物体的沉浮;四、我们的“潜艇” 。本课教材编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一课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巩固学生对物体沉浮和物体的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教材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教材内容和教育 资源,我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研究前三个部分,其中第二个活动部分“ 改变浮标的沉浮”改为研究“改变橡皮泥的沉浮”,第二课时专题了解研究并设计 制作潜艇。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运用这一知识,掌握改变物

2、体沉浮的方法。2、会用多种方法改变多种物体沉浮。3、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思维。 4、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努力探究的思想品质。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亲历三个活动,探究了解改 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槽、小药瓶( 辅助材料:泡沫粒、小石子、木块、石 块、橡皮筋);橡皮泥;浮 标、 铁钉、泡沫塑料、石 块、胡 萝卜。 2、多媒体课件及投影。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一开课,老师就出示空玻璃瓶,提出问题:把玻璃瓶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师演示:把瓶放入水中,上浮。再提问:能不能让玻璃瓶沉下去?你有哪

3、些办法?这样通过实物创设情境,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新课。二、探究研讨,学习新课活动一:改变玻璃瓶的沉浮。1、探究的第一步是让学生从已有 经验出发, 汇报使空瓶下沉的多种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 们主动参与。2、由于三年级学生接触科学的 时间不长,他 们的探究能力不是很 强,所以我第二步是通过演示实验引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方法和习惯 。谈话 :你们想了很多使空瓶下沉的办法,怎么 检验呢?生:做 实验。教师 演示:瓶内石子 渐多,瓶逐步下沉,要求学生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组织 学生思考 讨论:玻璃瓶已经沉入水底了,怎 样使它重新浮上水面?3、

4、第三步是自选材料进行分组实验 ,鼓励学生自行 设计实验 方案,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实验现 象, 给孩子们充足的 时间,让他们充分感知,自行发现。4、第四步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 进行收集、整理、汇报,在此基础上讨论:你们发现 在瓶里装或者在瓶外绑什么样的物体才会使空瓶下沉呢?要使下沉的瓶重新上浮,该怎么办?是什么原因改变了玻璃瓶的沉浮?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得出改 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这一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二:改变橡皮泥的沉浮。1、首先教师出示一团橡皮泥,让学生推测它在水中是沉是浮,师再将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问:大家能让橡皮

5、泥浮上来 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2、第 2 步:学生汇报后,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方法分组实验 ,给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发挥主动性,用个性化的方式去尝试。3、第 3 步:汇报实验方法和结 果,既培养学生表达探究 结果的能力和 倾听习惯,又为下一步讨论提供依据。4、分析讨论,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橡皮泥的沉浮。然后小结,教师板书:改变物体的体积。活动三:改变更多物体的沉浮1、激趣谈话:刚才我们用改变 重量和体积的方法改变了玻璃瓶和橡皮泥的沉浮, (出示铁钉、浮标、胡萝卜、石块、泡沫块等材料),大家能用多种方法改变这些物体的沉浮吗?2、投影显示,提出实验要求

6、,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活动,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小组 合作使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 先制定方案再研究;边做 边想,采取的方法是因为什么原因改 变了物体的沉浮; 填写记录表3、小组实验4、汇报:你们小组是怎样改变 物体沉浮的,属于哪种方法?培养学生收集、 记录和表述的能力。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首先通过小结,对学生的探究活 动给予鼓励和评价,然后 说 :今天这节课还没有课题呢!谁来取一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板书课题)然后拓展提问,大家知道潜水艇 吗?老师演示课件潜水艇的沉浮,你认为潜水艇是怎样改变沉浮的?在学生凭已有的经验汇报后,提出新 问题 ,请大家课外进

7、一步了解潜水艇,并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试着做一个简单的潜艇,下次 课带 来研究,以 “我等着大家的好消息!”结尾,对学生的课外探究充 满期待, 这样把下课铃作 为探究的新起点,保持和 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后反思:本课设计在全年级 8 个班进行了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令我欣慰,我感受最深的是:1、给学生足够活动的时空是发 展学生思维的根本保证。如在“改变橡皮泥的沉浮” 活动中,学生猜想“把橡皮泥捏成船形、饺子形、空心的、碗形、盘子形,压成薄片、分成一小粒一小粒、粘在泡沫上、木 块上” 等情况可让橡皮泥浮起来,在同学汇报猜想的每一种方法时,我都 请他谈谈理由是什么

8、?如有同学说:“我发现妈妈煮饺子时, 饺子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把橡皮泥捏成饺子形也会浮在水面” 。另一位同学 说:“把橡皮泥分成一小点一小点放在水中会浮,因为它又小轻。 ”多精彩的发言!他们积极地调动着自己的思维,把实际生活与眼前的 实验自动联系起来了。这时,我顺势说大家的想法能行吗?让我们用事实说话!接着就进行验证实验,在充分活动后,同学 们争先恐后地汇报:捏成饺子形的,先捏的空间小,它下沉了,捏的空心大时才浮;捏成碗形的,边浅了也沉下去了,边捏深了,水进不去了,它浮上来了;分成一小粒一小粒的,分得再小,它还是沉下去了;压成薄片的,小心地放在水面,不让水漫上来它就浮,水漫一点上来就沉了 孩子

9、们的发现真让我感动,汇报后,我让同学们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让 沉在水底下的橡皮泥上浮的?为什么有的方法又不能使它上浮呢?同学们通过分析发现,要使橡皮泥浮上来,要增大它的体积,如果把它捏成一团,减小了体积,它又会沉下去,从而认识到改变橡皮泥的体积可以改变它的沉浮。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的探究无法落到实处,更没有发展思维的空间。2、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 亲历探究的基本条件如在“改变玻璃瓶的沉浮” 活动中,我为每小组准备了小石子、泡沫颗粒、橡皮泥、石块、木块、橡皮筋等辅助材料。在活 动中,学生通过给瓶里面装石子、泡沫颗粒或橡皮泥验证了他们所说的“在瓶内装又小又重的在水中本身会沉的 东西

10、,瓶子才会沉下去”,又通过用橡皮筋绑住木块、石块或把橡皮泥粘在瓶外放入水中,验证“在瓶外 绑重的本身在水中沉的东西瓶才会沉”的猜测。在此基础上 认识到要使浮着的瓶下沉,可以改变瓶的重量,而且改 变重量的物体要是本来就会下沉的。3、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是落 实科学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三年级孩子接触科学的时间不长,他 们的动手能力、思 维能力不是很 强,在教学本课前,我曾反复思考:是按教学建议一 课时把这课上完, 还是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发展他们的思维?想想科学 课程标准这样说:“ 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 选择 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 ,以 满足不同经

11、验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于是我将本节内容设计为 两课时,第一 课时研究前三 项内容,在第一个活 动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演示与指导,由扶到放,循序 渐进。在第二个活动时,把实验效果不太明显的浮标换成橡皮泥进行研究。再在第二 课时专题研究制作潜艇。事实证明,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调整好教学内容,学生的探究活动落到了实处,学 习效果更好。总之,这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三个活动的探究过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收集、记录和表述的能力,学到了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并能进行运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抓住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在动手动脑中学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