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汇总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37249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技巧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技巧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技巧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技巧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作文技巧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技巧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技巧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技巧汇总(一) 材料作文破译话题三步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就因是自己的东西,一页未看就把它束之高阁。心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以后再看吧。等后来自己想起来要看时却再也寻不到了。 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请以“面对拥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 800 字。(5)不得抄袭。 一、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发掘话题所暗示的有效信息 1从表面看,这个话题是由“面对”和“拥有”两个动词

2、组合而成,实际上,它却是一个动宾短语,只是命题者有意隐去了宾语中心词,只给出了它前面的限定成份 “拥有”,因而,它的完整形式应是“面对拥有(的)(名词)”。当这样进行分析时,话题本身所隐含着的、具有一定提示和规定作用的信息就自然显现出来:(1)提示考生注意作文必然涉及到的主人公:谁“面对” ?(2)提示考生注意选材范围:“拥有” 什么?显然,当我们顺着这一思路,给此话题再尝试着添加主语,并补足宾语,那么它就被扩展为“面对拥有(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单句。 2该话题既然扩展成为以上这样一个单句,则它所隐含着的、具有一定提示和规定作用的相应信息,同样也就跟着显现出来: “拥有”时应怎样去做?而这一思

3、路顺利延续的结果,就不难产生以下这样一个承接复句:“面对拥有(的),应”。这一复句形式的产生,就会使考生准确地抓住作文的重心:“面对拥有” 这一话题的重心不在于“谁拥有什么” ,而在于 “应怎样去做”。 为了充分说明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的必要性,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近九年以来高考部分作文的话题结构及其重心 (未加注的均为全国卷作文话题) 1999 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此为一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作文重心同样当在隐含着的下一分句之上:“那么”。这类作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应是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及大量排比段的运用。 2000 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此为一判断句,作文重心当在“丰富多彩”之上

4、。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同样应是这类作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001 年:“诚信” 此为一道德概念名词,充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并明确这一话题指向是由点向四周呈辐射型的,从而可知考生作文的灵活性相对要大些。2007 年广东高考作文(“传递 ”)是同类话题作文。2002 年:“心灵的选择”此为一偏正短语,有了“心灵”这一限定成份,就显然是在强调“选择”的精神因素, 因而,这种“ 选择”必须是极其艰难的心灵抉择,而非一般性的选择。2003 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此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应兼及“感情因素”和“认知事物”两个方面的内容,其重心应放在这两个方面的辨证关系之上。2007 年四川高

5、考作文(“一步与一生”)是同类话题作文。而 2006 年浙江高考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虽然也属同类话题作文,但又略有不同:构成话题的两个短语之间没有“与” 、“和”之类的连词,而是直接空开,这就暗示着它们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命题者是独具匠心地将两个在内容上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话题并列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应更大的话题。因此,考生可根据该话题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分别按照“学会积极的休息”、“永不停息地拼搏” 的思路,任选其一分开来写作,也可以合到一起,兼及两个方面来写作(这样最好)。2004 年:“看自己和看别人”此仍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同样应兼及两个方面,即如何辨证地“看

6、自己”和 “看别人 ”。无论是“看自己” 还是“看别人” ,都应一分为二,而不能绝对化。 2005 年:“忘却与铭记”此仍然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同样还是应兼及两个方面,即应 “忘却”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人和事,而应 “铭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和事。 2006 年:“雕刻心中的天使”(广东)此为一动宾短语,动词“ 雕刻”只是表示一种工艺行为,至于将要雕刻出怎样的艺术品,其美与丑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最终还得取决于心灵;而宾语中心词 “天使”前加“心中的 ”相限定,就表明了其“天使” 必然是一个人久存于其心中的,必然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对“雕刻”一词必须灵活理解:“雕刻” 行为推

7、而广之,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任何一个人,他时时刻刻都在“雕刻” 着。 2007 年:“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海南) 此亦为一动宾短语,其动词“论”规定了文体:适合于写议论文。其宾语又由两部分构成:“创新与创造”为宾语中心短语,显然是该话题的重心之所在; “科学家”作为定语,它对“创新与创造”的领属进行了十分必要的限定。 二、从话题材料中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以进一步明确和印证话题所暗示的有效信息 以上通过对原话题在两个层面上的语法分析,考生的思路逐渐变得活跃、开阔起来,但还有待于进一步阅读话题材料,以便彻底明确以上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谁“面对”?(2)“拥有” 什

8、么?(3)“ 拥有”时究竟应怎样去做? 从话题材料中不难找到如下的提示语:“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经历,自已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对这一提示语加以筛选和整合,则以上三个问题就趋于明朗化:第一,作文的主人公“你”,即考生自己,这就是说作文最好应用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事。第二,作文的选材范围 “生活中”“类似的经历” ,即应写日常生活中“我”在物质或精神方面拥有时未能珍惜而酿成遗憾的经历、心情和感悟。第三,话题的灵魂、写作的重心:“珍惜拥有”对当前所拥有的应注意珍惜。 这样,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从话题材料中所筛选出的有效信息得到互

9、相印证,因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考生避免对话题理解的误区,以便更有把握地写好话题作文。 但是,有的话题材料里面并没有明显的提示语。在这种情况之下,考生就更应该非常仔细地去阅读话题材料,充分发掘有关信息:对议论性的,可通过筛选中心句(或词、短语)的方法,从中整合出与话题意图相吻合的观点;对叙事性的,应先概括其事例,然后再从中提取出与话题相吻合的观点。 三、以审题中发掘出的有关信息为依据,分解话题 分解话题的过程,就是建立子话题的过程。考生在明确了话题所暗示的有关信息之后,就应在大脑中尽可能多地建立子话题。这样,就会使原话题得到合理的具体化,使其与考生的生活实际显得更加贴近,从而便于思考、选择和拟题,便于写作。而建立子话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考生利用已发掘出的话题有效信息,在大脑中由总到分地迅速产生一个“射线型派生表”的过程。如在上例中,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的时空特点,就可大致上列出下表来 以上三个步骤,在实际训练考生时应分三步走(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效果):第一步,着力训练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步,着力训练从话题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并与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互相印证的能力;第三步,着力训练以已获得的有效信息(通过前两个步骤)为依据,来分解话题、建立子话题和拟订作文题目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