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43528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新闻本体论一、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闻载体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述评、新闻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一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它是各种新闻传媒最常用的报道体裁。二、美国大众报纸和黄色新闻时期的新闻定义: 在大众化报纸即商业性报纸大量发行时期,趣味性和反常性是资产阶级报刊界定新闻的主要标准。在美国大众报纸和黄色新闻时期形成的新闻定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新闻的某些基本特征,但在表述上不够严谨、规范、全面,过分夸大了构成新闻的某些因素,而未能对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察。不仅如此,这些对新闻的基本看法在实践中也造成了相应

2、的危害:一是渲染消极现象。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戏剧效果,记者把注意力放在暴力、色情、金钱、丑闻和怪异现象上,越是消极现象,就越是得到大肆渲染。二是忽视深层次的问题。记者一味猎奇,追求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无暇顾及社会深层存在的弊端和痼疾。三、我国对新闻定义的探讨1、认为新闻是一种现实现象,是“最近时间内所发现与人类生存有关联的事实与现象” 。现象论。2、认为新闻是一种记事或记录,即“新闻是一种记事” 。记录论。3、强调新闻是一种事实,认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事实论。4、既强调事实,又强调报道,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报道论。5、强调新闻是一种特殊手段,认为“新闻是报道或评

3、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手段论。6、强调新闻是一种传播,认为“新闻是最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传播论。7、强调新闻是一种信息,认为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信息论。诸多说法中,各有千秋。目前人们普遍接受陆定一的报道论。首先,这个定义强调了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新闻本源观,揭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物质性与意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这个定义准确地指明了新闻的本质属性和特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报道,但新闻不等于就是事实。事实成为新闻必须经过报道这个环节。这就揭示了新闻的三个基本属性,一是真实性,二是即时性,三是公开性。最后,由

4、于这个定义将新闻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全面、抽象的概括,因而避免了以偏概全的缺陷。但陆定一的定义也有一定不足,主要是对作为报道对象的事实的新闻价值强调不够。并不是所有新近发生的事都值得报道,新闻也并不是每事必报。四、新闻的基本特性(一) 、真实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它要求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和说明事物。符合客观事物就是真实,反之就不真实。这就将新闻与文学艺术区分开来了。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具体真实。即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进行真实反映。首先,其必须确有其事。其次,新闻报道对事实的描述必须真实。二是总体真实。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指具体个别事实的报

5、道符合客观事实本身,还指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新闻真实性的涵义是双重的,具体真实是基础,它对整体真实起到制约作用,如果许多条具体新闻不真实,即在微观上失实或大部分失实,总体真实便无从谈起;总体真实并不是各条真实新闻的简单相加或堆砌,而是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对具体真实起到指导作用。(二) 、新鲜新闻的个性:一是事实要新。事实之新,既包括了事实的新近发生、新近变动,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紧紧跟踪事件的发展趋势,抓住事件进行中的最新发展,报道最新结果。二是传播要快。传播要快,就是指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与传播的时

6、间之间的时差越小越好。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时宜性的问题。时宜性指的是新闻报道要与当时的形势相适宜。一方面新闻的内容要符合当时情景的需要,传播时间与方式必须恰到好处。另一方面,抓住适当的时机,能够巧妙地使一些距离报道有一段时差的事实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三是报道手法要新。要是新闻具有新鲜性,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新闻观念、新闻意识和新闻思维方式,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正确地处理新闻信息,发掘出新颖独到的、与众不同的主体,以新颖的报道手法,巧妙而又准确地选择别致的角度,运用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表现技巧,以新鲜的报道手法来报道新鲜的内容。这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三) 、

7、公开新闻的目的:新闻的公开性是指新闻传播必须面向尽可能多的受众,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得以流通,以实现新闻的自身价值与目的。新闻具有扩散性的特点。一则新闻,传播范围越广,受众人数越多,它本身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它就越有价值。新闻在其诞生之时就注定必须是公开的。新闻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其目的是为了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成为人们之间互相联系和沟通的“桥梁”,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窗口” 。五、新闻价值含义: 所谓新闻价值者,就是指新闻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之的需要。(新闻价值主要指新闻事实自身含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受众) 需要的特殊素质的总和。)首先,新闻价值以人为本。价值是作为需要的对象而表现自己的。

8、对于新闻价值的认可、检验、和及其实现,最终取决于受众的评价。其次,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自身含有的特殊素质,新闻事实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基础。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再次,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某种素质能否称之为特殊,从而构成新闻价值,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与社会、与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新闻价值形成于这一关系的基础之上。最后,受众对新闻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得以满足以及新闻传播所产生的社会功用,都是客观的,它们不仅来自社会实践,而且用实践来检验。综上所述,新闻价值是主、客体的统一。新闻价值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题(受众)的需要,二是客体(新闻事实)的素质。这两者统一在新闻价值中,不可分割。六、

9、新闻的价值和新闻价值观的区别新闻的价值,指新闻所具有的的各种价值。是新闻的基本价值和主要价值,是本体意义上的价值。但新闻的价值是多元的,除了新闻价值之外,新闻的价值还有宣传价值、信息价值、审美价值、商品价值等等。 新闻价值观,指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观念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的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理想等在新闻价值追求上的体现。新闻价值观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新闻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着新闻实践,对新闻实践进行着新闻价值的评价。七、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要素是构成新闻价值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分为如下:1、重要性。指新闻事实对社会生活具有全局或重大意义。包括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等要求和

10、内容。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也是核心因素,表现了新闻事实与受众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2、显著性。指新闻事实具备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性质。通常包括人物、地点、事物的显著性,事实本身所处社会地位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显著性表示的是新闻事实在受众生活中的突出程度。突出程度越高,就越具有显著性,因而也就越有价值。3、时新性。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鲜性质。两层含义(1)时间新。一般来说只有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才具有新闻价值。 (2)事实新。即新闻题材本身具有很强的新鲜感。4、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具有与受众比较接近的性质。通常包括空间距离的接近,心里感情的接近,年龄性别上的接近,兴趣爱好、职业上的接近以

11、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5、趣味性。指新闻事实中所具备的新奇特意、富有趣味、令人喜闻乐见的性质。是新闻事实与受众心理和感情上的求职、求乐、求新、求异的志趣直接的关系。趣味性越强,就能勾起这种心理和情感要求,因而就越有新闻价值。 某个新闻事实只有具备以上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一个,就成为有价值的新闻。具备要素越多,该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就越大。八、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政策制约新闻价值判断指在新闻传播活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并不一定都能进行传播。只有既具备较高新闻价值又符合新闻政策的事实,才能进行报道。所谓新闻政策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新闻

12、事业管理政策、新闻报道政策、新闻队伍建设方针等。从狭义上讲,新闻政策指的是新闻报道政策,包括新闻采写原则、编辑方针和宣传纪律等。目前,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新闻传播中体现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3、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4、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防止片面性,绝对化。5、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外,我国的新闻政策还要遵守有关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宣传纪律和规定。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能否报道,既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又要看它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才具有报道价值,缺一不可。九、新闻的功能新闻的功能指新闻所具备的各种特

13、性以及对受众和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或效能。具体说,新闻有以下功能。(一) 、提供信息服务。即抱住受众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社会,从而达到改造世界、完善社会生活的目的。新闻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1、情况沟通。即不断地、大量地传播新闻,使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生存坏境的情况,通过信息交流从而进一步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2、意见交流。指人们通过新闻传播,发表或交换各自的看法。一方面,新闻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发表、陈述意见的方便条件,它是各种观点交汇、融合从而构成舆论的信息场;另一方面,新闻除了让人知晓信息外,还会引起人们主观上的反应,并由此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新闻中,情况的沟通与意见的交流虽可能各有

14、侧重,但总是同时并存,并综合发挥着作用。(二) 、新闻由基本功能派生的其他功能。即提供信息服务是新闻的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因素的作用下,这一基本功能又可以派生出多种功能:形成舆论的功能、政治宣传的功能、知识教育的功能、文化娱乐的功能等。1、形成舆论的功能。所谓舆论,是指“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舆论是一种公众意见,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往往具有共同的利益。新闻反映舆论,就是反映公众的意见、愿望、呼声和要求。反映舆论是否充分,集中体现在社会民主化程度的高低,也集中体现了作为社会民主政治权利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

15、言论自由程度的高低。反映舆论,是一个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政治民主机制尚不健全的时候,舆论监督难以为继。反映舆论,并不是与权利机关“对着干” ,也不是一味“为民请命” 。新闻传媒反映舆论,应当十分机敏地监督社会动态,及时鉴别是非曲直,正确地引导舆论。所谓引导舆论,是指新闻传媒从一定立场出发,控制、引导、影响舆论想既定的方向运动。新闻传媒的开发、传播信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舆论。2、政治宣传功能。所谓宣传,就是借助于某种特定信息及其传播,以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政治宣传功能,即主体通过对某种政治主张、观点、纲领、政策等的传扬,影响他人的

16、思维与行为。3、知识教育功能。新闻的知识教育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新闻报道传播科学精神,创造一种重视教育、重视知识的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大众争相吸收和享用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新闻报道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最后,新闻报道有意识地传播一些科学领域中的最新发现、发明和发展,最新的科学理论与知识,来增强大众的认知能力,开阔其眼界与思路,有利于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和素养。4、文化娱乐功能。新闻的文化功能表现为:(1)、传承文化。新闻每时每刻负载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信息,其中不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新闻将它们传播出去,使之世代相传并与其它文化相互作用。(2)、选择文化。新闻报道中包含丰富的国外文化信息。面对外来文化,一味的排斥和盲目的照搬都是不妥的。新闻报道对此将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合理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享用文化。即从文化娱乐中获得享受。在当代新闻报道中,娱乐功能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娱乐信息在新闻传媒的特定版面、时段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新闻以传播奇闻异事、风土人情等信息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