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33463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1 制作宇宙模型教学目标: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难点: 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二、课堂活动:(一) 、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年 月 日 小组模型名称:所需材料:职责分工:小组长 资料员 材料员 计时员 记录员 质量员 发言人 同学们

2、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第二课时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二、修正模型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四、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出示表格:序号 存入时间 问题 提取时间1 9 月 3 日 宇宙有多大?2 9 月 3 日 天空有多少个星座?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六

3、、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 修改模型教学目标:修改“宇宙模型”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板书课题)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

4、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讨论本小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学、更完善。第二课时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拓展活动:做宇宙的膨胀实验阅读科学自助餐。阅读 9 页到 10 页的内容。第二单元 时间的脚步1 精确时间的步伐一 课程标准要求:1

5、.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二 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三 教学重点: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四 教学难点: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五 教学方法:搜集整理资料、观察、思考、讨论、倾听、探究、合作与交流。教学流程:( 一) 课前预

6、习: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工作原理。整理汇报:1 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资料补充。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3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计划与组织:1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 2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四) 延伸探究: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

7、的科学精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2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2 钟摆的秘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教学过程:1、观察、分析、猜想(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摆钟如何工作的?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8、?(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2、实验(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1)实验一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2)实验二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3)整理总结(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4、作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 60 秒摆动 20 次的摆,60 秒摆动40 次的摆。3 小水钟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

9、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3、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重难点: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教法学法: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我们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积时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古老的钟表水钟,课前大家都查找了相关小水钟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二、图片观察分析1.出示设有数学盘的水钟,观察水钟的构造,交流它是怎样用来记时的。2.出示“受水型” “泄水型”的漏壶。并做简要的介绍。制作准备适当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水钟。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议。第二课时一、我们的小水钟工作得怎么样?有办

10、法使小水钟更精确、测量时间更长吗?大胆使一使,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1.实验,并整理所得的数据,填写表格。10 秒流出的水滴数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水滴数 我的发现 观察水钟计时秒表显示的时间10 秒 20 秒 30 秒水钟显示的时间我的发现 2.学生说说为什么流水可以用来做“钟”了?水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二、阅读 20 页的小资料。三、拓展活动留心家里或学校里水龙头滴漏现象,测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流失的水量。4 小小钟表设计师教学目标:1.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2.学会

11、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了解各种各样的钟教学重难点:目标和目标教法学法:引导分析总结归纳动手制作教具学具: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回顾与反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 、 钟摆的秘密和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吗?自由发言(可参照书本上的资料卡)总结:看来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二、活动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同学们能自

12、选一种来设计自己的钟表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发明大王?学生自己设计钟表。 (可以合作交流想法)展示自己的钟表,小组交流,评出最有创意者在班上进行讲解交流。第二课时一、科学自助餐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钟” 。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那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二、自我评价:搜集到了哪些钟表的资料?完成了哪些钟的实验研究?搜集到的资料,是否与同伴进行了交流、学习?大家对我设计的钟是如何评价的?三、设计未来的钟表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设想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画到24 页。第三单元 热能考察之旅1 寻找热能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学习交流,

13、知道热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法把自己知道知识与同伴共享。3.能把掌握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点: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 。教师准备:铁丝、食谱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是来自外星系的小科学家友友。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地球上的热能。你们能协助我考察吗?”(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1.交流资料,认识热能。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热能知识或课前查到的资料。(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予以展示,给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可提

14、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我们的外星系朋友能顺利的完成地球上的热能考察任务,首先,我们要根据这位客人的要求,帮助他选择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合理。1.根据友友的要求,帮助他安排住宿环境。住宿条件:当地年平均气温 15左右,空气清新,污染小。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帮助友友选择出适合他生存的地理位置。 (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出示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 )地点 年平均气温()科威特 34罗马尼亚 10-11南极 25撒哈拉沙漠 30新西兰 12中国海南三亚 25.5中国黑龙江漠河 5.5中国云南大理 15.

15、5根据提供的资料,帮助友友选择每天的热能食谱。地球人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朋友“友友“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生活,他每天所需热能也和我们差不多。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需要为他设计一份热能合理的食谱,看那位同学能最先为友友设计好。 (出示食物热能资料卡。 )食物中的热能食物 数量 热能(千焦)米饭 1 碗(135 克) 约 840粥 1 碗(135 克) 约 300面 1 碗(135 克) 约 1200肥猪肉 100 克 3414瘦猪肉 100 克 598瘦牛肉 100 克 444虾米 100 克 816鲤鱼 100 克 456鸡蛋 1 个 约 300鲜奶 250 毫升 565黄豆 100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