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语文教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32743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初一语文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语文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语文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语文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语文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初一语文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初一语文教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结:以前的 “我”淘气顽皮,不喜 思考、 讨论、 补充、 明确。 欢读书上学,总是逃学到小树林 里去玩. 因此三天两头挨打, “我” 有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呢 (没 有)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课文第 六小节)我仍沉迷于小树林, 直到 遇到三叔.课后学习:下一堂课,学习本文生动细致描写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细致传神刻画人 物的方法,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生动性、形象性的方法。根据这 些内容,作好预习工作。 第 7 课时 三颗枸杞豆 (二)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生动细致描写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细致传神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生动性、形象性的方法。 课前学习: 1划出文中生动

2、细致描写的词语、句子,赏析语言。 2回忆童年生活中有价值的事,谈谈感悟。 课堂学习 第一块:赏析语言,品味精彩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找出本文你认为是生动细致描写的词 1 语、句子,说说它的好处。可以是: 自然环境提出疑问,质疑解答方面的 例子, 也可以是刻画人物方面的例子。 阅读文章,划出句子,交流、 补充。 学生活动2找出本文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欣赏 其妙处。组内协作学习、交流。组织交流、评价。3全班交流,讨论,总结以 上写作手法的妙处,尝试 在以后写作过程中运用。4学习评价: 通过本文, 我学到了什么? 自我评价、交流。第二块:探究体验,学会迁移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三叔送给 “我”

3、的三颗枸杞豆,对 “我” 意味着什么,对三叔又意味着什么, 三 颗红色的枸杞豆 , 这也许是三叔留给 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 出来了。 它是生命的告终的句号!是三 个遗憾的“O”! 1 是三个遗憾的零,他的梦想都有没有 实现,是梦想的终结 ,对“我”是一个 起点,“我”年纪还小,三叔希望我不 要重蹈他的覆辙, 要以三叔虚度一生 的教训为鉴,以现在为起点, 抓紧时 间,勤奋学习。 组织学生谈谈对于身边如“我”这样 2 贪玩的学生,结合本文,你会如何劝 告他们? 3 交流,讨论 一起读一读这段文字(全班齐 交流,讨论 但“O”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对三叔 读 57、58 、59 三个自然段

4、)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有价 值的事,谈谈感悟。小结:完美成功的人生属于以现在为 起点,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人。谈谈感悟4听讲课后学习: 1寻找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及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2写一次自己得到或给予别人帮助的经历,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 8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文章说出“男子汉”的性格特征。 2学习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导入: 1 谈谈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及其表现 的男子汉特征。 明确:独立、坚强、勇敢等。 2 检查,为生字注音,积累词语。 整体感知: 3 在文

5、中被作者成为男子汉的是怎样的 一个人?他身上有哪些性格特征?划 出相关的语句。 第二块:精读课文,了解结构。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思考文章有几个部分组成。 (开头语、主体部分、结束语) 文章运用了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 与文章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是否可以 2 删去这些小标题? 明确: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 材料可以使文意表达更清楚, 更集中。 精读主体部分的四、五两段,谈谈从 3 他的言行上、性格特征上你认为他是 一个男子汉吗? 第三块:赏析语言,品味精彩。 发表自己的观点。 掌握小标题在写作中的好处。 学生活动 思考 阅读课文,圈点勾划,交流。 为生字注音,积累词语 学生畅所欲

6、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们家的男子汉组织学生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风趣 1 幽默的语言和语意含蓄的语言,加以 点评。 全班交流,体会语言的幽默生动。指 2 名学生复述课文部分章节内容,要求 语言风趣生动。 组织学生结合课文,找出文中对“男 子汉”进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 3 语句。 要求: 为每一种描写找出 12 个例子 并简要说说这些例句的作用。 第四块:迁移拓展,理解“男子汉”内涵。 教学步骤 拓展: 有男子汉,就有女强人,请你用细致 1 的眼睛来发现班级的男子汉和女强 人,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 料,写写他(她)的事迹。 2 3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我心目中的“男 子汉” 。 课

7、堂小结 课堂讨论 听讲 创作、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 全班交流复述、 点评语言课后学习: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亲戚家的孩子或邻居家的孩子,学习人物描写的方 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 9 课时 柳叶儿 学习目标: 1从理解“苦”与“乐”来让学生感念生活。 2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预习课文,为生字注音,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以前的艰苦生活。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配乐朗读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柳叶儿 能吃吗?有没有谁吃过柳叶儿,味道如 何?(多数人没吃过,不知道柳叶儿还 1 可以吃。有个别人吃过,感觉很不好 吃。

8、 )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柳叶儿 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 看看柳叶儿在那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 阅读课文,说说柳叶儿是什么?能用具 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 就是这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柳叶儿,文 3 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 回顾积累, 再现,增强知识储 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 , 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出写柳的诗句。 4 组织学生配乐朗读,并思考文章的感情 基调。 (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明确本 文的线索:“我” 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第二块:紧扣文本,整体感知 1 组织同学就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1文中两次写 “我”总要摘下柳 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 2那些天,全家

9、最乐的是“我” , “我”为什么乐? 3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段落描 写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 2 放声朗读 爬树、拾柳叶儿时的晨景、 日出的描写、吃柳叶儿的描写等。过去人们吃柳叶儿、吃野菜是生活所 迫,今天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 种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3 讨论之后练笔:从吃树叶、吃野菜 谈起(写出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写作,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学习写法。 抓住文本进行思考。 配乐朗读, 思考文章感情基调 和线索。 备。 学生具体描绘:注意抓 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互相合作,交流感受。全班交流,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老一辈所 4 经历的苦难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 讨论、交流。 生活。

10、第三块:迁移拓展,珍惜“今天的幸福” 1 2 3 组织学生拓展: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 那我们对待生活应该怎样? 请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来对不知道珍 惜的人进行劝说。 结合自身来讲。 培养学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 情。 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探究合 作。课后学习: 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第 10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识记常用古汉语字、词、句解释。 2能从两小儿辩日中体会人无完人的道理。 3能学会分析 黄纱巾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 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课前学习: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中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两小儿辩日

11、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导入:关于太阳的大小以及它和我们 1 地球间的距离这一问题,古代就有人 曾经讨论过。我们来听听孔子和两个 小孩的看法。 朗读课文,弄清字、词、句的意思 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音。 朗读,纠正字音。 聆听,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 诵读欣赏3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答 字、词句的意思方面互相质疑、 疑难问题。 解答。引发争论,把握课文的寓意。 文章结尾,孔子无法判定谁的说法正4确,因而遭到两个小孩的嘲笑。那么 究竟谁的说法正确呢?文章借这个故 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思考、交流。第二块:学习黄纱巾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导入:人与人之间互

12、相沟通,互相理 解,有了温馨的抚慰,世界将变成美 1 好的人间。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 与一条黄纱巾有关的动人故事,感受 人间真情。 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尝试用简洁 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并思考故事情 节是怎样构建起来的? 3 两名学生复述故事, 再请学生 四人小组讨论情节特点。 聆听,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开始时两人的心理怎样,后来有 交流,补充。 什么不同?合作探究,领悟作品主旨 明确:正是在这两个人之间所展开的 极富戏剧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作者 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好了心灵无声的 契合的象征,使人们感到一种人与人 之间互相理解、 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小结:以前的“

13、我”淘气顽皮,不喜 思考、 讨论、补充、 明确。 欢读书上学,总是逃学到小树林 里去玩.因此三天两头挨打, “我” 有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呢 (没 有)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课文第 六小节)我仍沉迷于小树林, 直到 遇到三叔.课后学习:下一堂课,学习本文生动细致描写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细致传神刻画人 物的方法,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生动性、形象性的方法。根据这 些内容,作好预习工作。 第 7 课时 三颗枸杞豆 (二)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生动细致描写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细致传神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生动性、形象性的方法。 课前学习: 1划出文中生动细致描写的词语、句子

14、,赏析语言。 2回忆童年生活中有价值的事,谈谈感悟。 课堂学习 第一块:赏析语言,品味精彩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找出本文你认为是生动细致描写的词 1 语、句子,说说它的好处。可以是: 自然环境提出疑问,质疑解答方面的 例子, 也可以是刻画人物方面的例子。 阅读文章,划出句子,交流、 补充。 学生活动2找出本文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欣赏 其妙处。组内协作学习、交流。组织交流、评价。3全班交流,讨论,总结以 上写作手法的妙处,尝试 在以后写作过程中运用。4学习评价: 通过本文, 我学到了什么? 自我评价、交流。第二块:探究体验,学会迁移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三叔送给 “我” 的三颗枸杞豆,对 “

15、我” 意味着什么,对三叔又意味着什么, 三 颗红色的枸杞豆 , 这也许是三叔留给 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 出来了。 它是生命的告终的句号!是三 个遗憾的“O”! 1 是三个遗憾的零,他的梦想都有没有 实现,是梦想的终结 ,对“我”是一个 起点,“我”年纪还小,三叔希望我不 要重蹈他的覆辙, 要以三叔虚度一生 的教训为鉴,以现在为起点, 抓紧时 间,勤奋学习。 组织学生谈谈对于身边如“我”这样 2 贪玩的学生,结合本文,你会如何劝 告他们? 3 交流,讨论 一起读一读这段文字(全班齐 交流,讨论 但“O”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对三叔 读 57、58 、59 三个自然段)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

16、回忆童年生活中有价 值的事,谈谈感悟。小结:完美成功的人生属于以现在为 起点,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人。谈谈感悟4听讲课后学习: 1寻找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及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2写一次自己得到或给予别人帮助的经历,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 8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文章说出“男子汉”的性格特征。 2学习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导入: 1 谈谈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及其表现 的男子汉特征。 明确:独立、坚强、勇敢等。 2 检查,为生字注音,积累词语。 整体感知: 3 在文中被作者成为男子汉的是怎样的 一个人?他身上有哪些性格特征?划 出相关的语句。 第二块:精读课文,了解结构。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思考文章有几个部分组成。 (开头语、主体部分、结束语) 文章运用了很多小标题,这些小标题 与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