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概考试参考材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30878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概考试参考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科概考试参考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科概考试参考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科概考试参考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科概考试参考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概考试参考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概考试参考材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考试时间:6 月 9 日,14:00-16:00;考试地点:创 204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一种知识体系,还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2、空间技术:亦称航天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外天体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3、太空轨道:人们通常把离地面 100-200 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间,把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叫太空轨道。4、控制论方法:控制论方法是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5、 宇宙:就字面的意义而言是指空间和时间的总

2、和,泛指天地万物,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总称。即宇宙是无所不包的整个物质世界,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上,宇宙都是无限的。6、纳米材料:指粒子平均粒径在 100 纳米以下的材料。其中平均粒径为 20-100 纳米成为超细粒,平均粒径小于 20 成为超微粒。7、系统功能分析法: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它分为要素功能-模拟法,结构 -功能模拟法和环境 -功能分析方法。8、技术: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我国学者给技术下的广义定义: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发展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为了

3、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9、计算机网络技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10、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系,利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技术。11、黑箱方法: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 ,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

4、推断某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12、核能: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放出的能量。13、非晶态金属:又称为“金属玻璃” ,它是采用现代尖端冶金技术工艺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金属,这是一种原子排列杂乱无序(类似液体)的固体金属。14 黑体:只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它也被称为“绝对黑2体” 。15、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DNA 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片段。16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集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于一体,涉及信息的产生、搜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

5、控制、加工和应用等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各种手段的总称。17、酶工程:就是利用酶或含酶的细胞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功能,利用生物反应器(即发酵罐)和整个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技术。18、超导材料: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基本特征:零电阻、完全抗磁性、载流能力强19、信息方法:又称信息论方法,是指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研究来揭示物质系统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0、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

6、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二、简述(只要答大点即可)1、空间技术的核心内容?P219人造地球卫星:指围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包括通信及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导航定向卫星等。载人航天:指人类驾驭和乘坐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空间探测器:指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是空间探测的主要工具。2、地球的变化经历了哪些时期?P106地球的演化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地球演化的天文时期:是地球演化的前史,是指从原始地球的诞生到原始地壳的形成,其最显著

7、的变化是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异和圈层的形成。在此期间,地球经过急剧的变化,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初步形成,同时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圈也开始出现。在此演化过程中地球经历了冷热冷三个阶段。地球演化的地质时期:是地球演化的后史,明显特征是地壳的运动、地层的形成、气候的冷暖交替,以及生命的孕育、出现、进化。3、简述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P9-10)3一、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基础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离不开实验和观察技术;而许多高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

8、程技术、超导技术等)也离不开科学的指导,都要应用最新的科学理论。现代科学的发展一开始就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科学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科学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研究过程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有较大不确定性,往往难以预见在未来

9、会作出什么发现,也难以计算出作出某种新发现需要多少时间,付出多大代价;技术开发虽然也有一定不确定性,但是其计划性比较强。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要大些,个体性较强;技术开发活动虽然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性,但是,其活动的集体性较强。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它的价值主要在于深化人类认知,增加人类知识宝库;技术开发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技术装置,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实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以及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4、简述波尔模型和卢瑟福模型的差别波尔模型:巧妙地将有核模型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模型。他认为,电子只能在一些

10、特定的圆轨道上围绕核运行,处在这些特定轨道上时是一种稳定的分立状态,因此并不能发射能量,只有当它从一个较高能量的轨道上跃迁到一个较低能量的轨道时才发出辐射能,反之则吸收辐射能。而发出和吸收辐射能的能量等于两个稳定态之间的能量差。卢瑟福模型:正式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个原子核,原子中全部的4正电荷和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核上,而质量很小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不停地围绕核旋转,这有如行星绕着太阳运行,因此原子有核模型又称原子行星模型。差别:卢瑟福模型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得出“有核模型”是一个不稳定的模型,但实际上原子却是非常稳定的;另外有核模型与人们关于原子光谱的经验知识也相矛盾。

11、波尔的原子模型巧妙地将有核模型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模型,该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性,摆脱了卢瑟福模型所遇到的困难,第一次用量子理论来研究原子结构,是量子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简述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P72-73德布罗意:提出假设,既然光这种波动的物质呈现出粒子性,那么电子一类公认的粒子物质也将呈现出波动性,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并且预言电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会像光波一样产生衍射现象,后来人们就将粒子的波动性称德布罗意波。薛定谔:在德布罗意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微观粒子的波动力方程,称薛定谔方程。其主要是把电子看成一团电荷分布的“波

12、包”即电子云,同时提出波函数的概念,从波函数可以求得粒子在任意时刻在某处的状态。该方程的建立,奠定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波恩:对波函数做出了统计解释,并指出其物理意义是,这一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与 t 时刻在(x、y、z)处单位体积内粒子出现的机率成正比。海森堡:认为原子理论应该建立在可观察量的基础上,于是他抛弃了波尔的电子轨道概念及相关的经典物理量,而代之以可观察到的辐射频率和强度等光学量。建立了量子理论的矩阵力学体系。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状态的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力学体系。它的建立完成了基本物理学观念的变革,即不仅把粒子和波作为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实在最终统一起来,而且抛弃了经典力学的机械

13、决定理论,彻底改变了对微观客体运动的描述,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6、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重要发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物理学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渗透7、简述人类将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环境、能源、战争)5人口问题: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严重;人口素质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对全球问题的构成更具有破坏力的威胁。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最主要的灾害是南极冰雪融化以及海水膨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海洋水温上升,过多的热量是海水将热量传给大气,并以无法预测的方式改变大气环流,使

14、风暴改向,打乱本来可能预报的季节大气特征的格局,引发干旱、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这种具有破坏性的洋流称为厄尔尼诺。臭氧层破坏:臭氧量的减少导致抵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引发高疾病率,使农作物、微生物的产量大幅减少。土地荒漠化:指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以及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酸雨现象: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剧烈的影响。森林的破坏:森林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导致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加重了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物种的消失:进入 20 世纪,科技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打乱了生物的自然进化,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垃圾泛滥:工业化过程向

15、大自然排放过多的废弃物,超出了自然的净化能力。8、近代科学突破的标志是什么?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发现9、简述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哈维血液循环的基本观点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基本观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是绕太阳运转;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本身在公转的同时又自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带着月亮绕日运行;行星在太阳系中的排列次序是土,木,火,地,金,水,他们的绕日周期分别是 30 年,12 年,2 年,1 年,几个月;处在这些行星中心的是太阳。哈维的血液循环的基本观点:血液是靠心脏的脉动力量,循着血管周而复始地运动,这种循环运动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大循环,也称体循环,血液从左

16、心室出发,沿动脉流到全身,再循着静脉回到右心房;第二,小循环,也称肺循环,从身体中回来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6再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到肺动脉,经肺部变成鲜红以后,再流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周期。10、简述古阿拉伯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特殊贡献 P21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阿拉伯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接壤处,而且对外商贸活动频繁,这使他们同时接触东西放先进的学科技术和文化,也因此成了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丝织等先进技术和产品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中国、印度的医药学也经过阿拉伯,对西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拉伯人同时将西方的以及他们自己的科技成果带到了中国。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罗马人没能发扬古希腊的学术传统,进入中世纪后,古希腊的科学和文化在欧洲几乎湮灭,大量典籍殆尽,所幸由于阿拉伯人致力于搜集和翻译这些典籍,因而得以保存,这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作用。11、简述氢作为新能源的优点重量轻;在所有元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