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30793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复习之社科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代文阅读复习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章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全国卷)地球气候成因新说19971998 年,南美西海岸发 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 导 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 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这种 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 层” 原理。水的密度是空气的 800 倍,水的 热容量是空气的 4 倍。 3 米厚的海洋的 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 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

2、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 “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 10 年的 变化完全符合“ 全球海洋输送”理论。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 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 远远超过人类 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 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 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

3、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 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 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 2000 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 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 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 ,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 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 3000 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

4、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 图”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由 3000 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

5、“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海洋大气层 ”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 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2内形成宜人的气候。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 ”,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二、(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

6、的形成不 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 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 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 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 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 ,然后 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 这些先入之 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 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

7、强调了这 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 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让人 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 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固定

8、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D当成见的体系

9、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对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和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都不会关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 题。老鼠不仅有 99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 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之处。科学家开始一项 耗资 1 亿英镑的计划:培育不 计其数的转基因老鼠。 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上造出糖尿病、心脏痛、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 药物和新疗法。 这项计划的协调 人维斯特教授说:“ 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 ”3“欧洲老鼠”计划是三年前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那项耗费巨资的 DNA 排序计划揭示了人体两万种基因的构成。但是,

10、科学家目前仍然不知道其中一半基因的作用或者这些基因能制造哪些蛋白质。科学家承认,老鼠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事 实的确令人惊讶。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 在一个与人 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欧洲老鼠”计划将使用一种称作“ 黑六品系”的老鼠。这类老鼠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而且完全出自同系交配。每只雄鼠都是其他雄性“ 黑六”的克隆,每只雌鼠也都是其他雌性“黑六”的克隆。参加 “欧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

11、遗传改性的胚胎放回雌鼠子 宫, 创造一个每名成 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科学家将对“ 黑六”体内的两万种基因重复这个过程。剑桥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的伯尼博士说:“最后, 这就将使我 们得到两万种老鼠,而且毒种体内都有一个 变异基因。 ”然后,科学家将现察这些基因 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 为产生哪些影响。 这样,他们就能发现每种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相应的人类基因。科学家还希望弄清不冈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有哪些影响。人 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3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鼠遗传研究将

12、揭示人类主要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B老鼠遗传研究将找到人类主要疾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D老鼠遗传研究将弄清不同的人类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的影响。4根据文中提供的倌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B如果“欧洲老鼠”计划能使科学家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就能提高人类智力。C如果能够发现“黑六”体内每种基因的作用,相应的人类基因的作用就能得以了解。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安徽卷)中国文化的天人

13、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 ,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 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 “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 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 统一 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 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

14、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 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 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 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4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

15、出, 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 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 为 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 对于主客体之 间、主 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 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

16、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 实现 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 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 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 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 现实意义。(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5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6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7根据原文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