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25229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一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比一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比一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比一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比一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一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一比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由此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学

2、习自主权,同时还要体现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 至 13 页: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 、 “多” 、 “少” 、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 、 “短” 、 “高” 、 “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四、教案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 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小明家做客。妈妈切西瓜招待大家,妈妈请小明把西瓜分给大家,你看每人一块,够吗?(出示主题图)学生观看分西瓜情境图。二、

3、组织活动,进行探究。判断够不够分,理解“ 多少 ”的意义。1、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判断够不够,并在组内说明理由。提供素材:圆片和三角形。2、小组活动汇报。1、学生独立思考后,也许会有如下理由:看看就觉得西瓜比人多,够分。数数,数出西瓜有 8 块,人只有 6 个,一人一块,还多出 2 块。分一分,一人一块分好后,还有两块多。假如学生判断不够分就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帮助。3、 揭题。比较西瓜的块数和人数,结果我们发现西瓜比人多,人比西瓜少。所以一人一块,已经够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比比物体的多少。操作学具分西瓜,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了西瓜够分,那你会分吗?请用学具代替小朋友和

4、西瓜,试一试吧。学生用圆片代替小朋友,用三角形代替西瓜,尝试分西瓜。同桌互说,我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也许会有两种分法:a、 第一排放 8 块三角形(西瓜),第二排放 6 个圆片,再一个一个对齐。b、 先放 6 个圆,然后一个圆上放一个三角形,一一对应后,最后还多 2 个三角形。再来几个小朋友,西瓜正好分完?能摆一摆,说一说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同样多”。学生操作学具,八块西瓜,8 个人,正好一一对应,我们就说西瓜的块数和人的个数同样多。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1、 童话故事,解答问题。A、听故事: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

5、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 学生观察图画,师提问:你发现图画上哪些东西可以进行比较?然后随机进行教学。B、提问题。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小猪搬木头,一次能搬完吗?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进行比较呢?2、做一做。P 。8 摆一摆 1、2。四、课堂练习:1、练习一的第 1 题:(1)师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比一比哪个动物多?在后面的小方框里画“勾”。(2)学生独立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问:你是怎

6、样想的?(3)老师出示幻灯片,做示范。学生独立完成。答案: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2、第 2 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引导学生用画线的方式,一一对应进行比较。1、第 3 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2、第 4 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 5 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比事物的多少,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吗?你们认为哪种最好?板书设计 比一比 多 少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7、教科书第 9 页的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准备: 颜色、长短不同的铅笔、学具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事物的长短:1、引导观察: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有什么?2、汇报交流:(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

8、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三、反馈练习:1.

9、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的第 6 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比的方法。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

10、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六、小结:板书设计 比 长 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 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重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教学准备:积木块、椅子一张。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引导比较(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 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

11、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2板题:高矮。学生齐读题。二、探究比较高矮方法(一)直接比高矮。找两对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说说谁比谁高,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二)作记号比高矮。 (间接)(1)请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师问:能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记号比的方法。(2)师演示作记号比的方法,再请两个同学上台自己比。(三)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三、排队游戏13 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判断并说明方法。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四、反馈练习1、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2、第 12 页第 7 题(1)说出动物名(2)比较高和矮3、列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六、评价总结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