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419622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精选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5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结东关初中 安芳妮 本学期,本人任教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2、,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设计导学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先学后导,生进师退”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

3、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5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对后进生

4、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六、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5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

5、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七、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有不少是被逼去学的。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

6、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14 年上学期 郭平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5转眼间,又一学期过去了。在本学期里,本人担任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一期里,本人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总结起来,较为深刻是以下两

7、点:一、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在两者中,后者更为重要。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教学的时候,我忽视了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以为课备得好就一定能讲得精彩,而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与接受能力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因此,真正开展教学时遇到一些不能配合的问题。如在讲授贞观之治一课时,让我记忆尤深。在上课前,我已多方搜集各方面的资料,设计各方的细节,在临上课之前确信自己非常的熟悉内容与整体操作。当我很

8、有信心走上讲台,脑子里都是准备好的内容,才发现并不是设想中的效果,虽然教师很流利地讲了很多,也讲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5很详细,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原本不太熟悉内容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反应甚淡,陷入冷场的局面。过后,有学生给我提出意见:教师讲得太多,垄断了课堂,学生没有参与进来,调动不起课堂气氛,故达不到如期效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由于我校学生素质相对不高,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接受能力不强。并且“历史是副科”这种

9、观念普遍存在,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积极,上课气氛是很活跃,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不少同学会混水摸鱼。因此,老师越是讲得太多越投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反应,教学效果就越不理想,对授课效果也直接影响。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尽可能发动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初一新生而言,既新鲜又陌生,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要学好历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

10、,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5物趣事与历史奇闻,让他们开始接触历史,也开始喜欢历史,并主动要求当学习历史的主人。接下来,在每上一节新课前,都会有每天一故事,让学生轮流带来一个故事,走出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因此,学生首先成为课堂上讲的主人,并且人人都有成为主角的机会。每讲授每一新课时,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讨论决定采用哪种活动方式展开学习。学生根据每课内容的特点决定上课方式。如在民族政权分立一课中,典故较多,就采用讲故事比赛的形式;在隋唐文化时,知识点较多,就采用分组进行知识竞赛形式;在学习隋唐科举制时,学

11、生积极扮演模拟考生的考试情景;等等。其中,在活动课重访大运河 ,学生表现得简直出乎我的意外。全班学生自成若干小组,分别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有关大运河的探访的话剧,既演活了所学的历史内容,也演活了历史课堂。从中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也达到了教学目标。此外,作为一名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历史教师,深知自身的缺乏,故要求自己在课前做到全力以赴地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主动承担学校的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其它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已临近期末考试,无论考试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

12、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5成绩如何,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努力。我明白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在总结中达到提高。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一些体会与粗浅见解,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仍要不懈的努力,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绩!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隋文帝在位时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隋朝重新实现统一的原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

13、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隋朝重新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隋朝大运河开通历史意义: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影响:大大促进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5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贞观之治的内容: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

14、的赋税劳役;“戒奢从简” ,节制享受欲望;合并州县,整顿吏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 ;魏征为著名谏臣;大兴学校,发展科举。唐太宗为加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唐太宗即位后,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戒奢从简,重用人才,虚心纳谏。唐太宗为缓解君民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唐太宗统治时期我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局面?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谈一谈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主要功绩?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拨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

15、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5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唐朝 “公私仓廪俱丰实”说明了?唐朝的经济出现了极大的繁荣。科举制产生的历史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列举唐朝时期著名皇帝: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列举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的人物:唐太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