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几种模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1848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教学几种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层教学几种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层教学几种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层教学几种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几种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教学几种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我们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每位学生的成长动力,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依据上述观点,我们在反复实践中构建了以下两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一、新授课分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情景引入,导学展示 分层练习,合作互助分层检测,反馈小结1.情景引入,导学展

2、示“导学”即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预设的问题或自学课本例题。“展示”可以是口头回答提问、小组内讲解或作业本、黑板上书面表达。通过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按老师指导的方式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纠正,此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讲解为主。2.分层练习,合作互助操作程序如下:(1)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先完成对应层次的习题,再选做其他习题;(2)多数同学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有问题时共同分析矫正或请教老师。也可以抽部分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再分析讲解;(3)自我纠错,小组成员互相复查,达到共同把关、合作共赢的目的。教师把握时机,合理组织,及时调控。

3、重点关注合作互助的落实情况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教师也可以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互相检查。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或教师做必要的讲解(重点关注 B 层),以澄清认识误区,扫除学习中的障碍。3.分层检测,反馈小结以分层测试的方式完成课堂作业,以检查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在学生测试过程中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批阅部分同学的作业,再组织小组内互批,查找问题,指导及时纠错、小结。课堂中没批改完成时课后由小组长组织批阅,并写出作业情况分析交老师审阅。(或者收齐作业本交老师继续批阅)。此模式的主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注重分层

4、要求,分层指导,适合新授课的教学。二、练习课分层教学模式:(以一次函数分层练习课为例)教学流程:精编题组,先练后教 小结提升,当堂测试 分层批阅,纠错过关 教学关键: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分层次要求),达到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1.精编题组,先练后教操作程序如下:(1)情景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要求,同时分发导学案或课件呈现练习题(提前设计好分层练习题,合理选择习题的呈现方式是前提);(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对应习题,有针对地指导 C 层和 A 层部分同学;(3)让学生在组内分层展示,C 层同学先讲解,再 B 层,然后 A 层,有问题时集体纠正或互教。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交流

5、,对部分小组进行指导,收集共性问题;(4)抽部分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分析讲解重难点问题,教师评判或补充讲解。“先练”是高效、自主、独立学习,练习内容分层要求(C 组:15.B 组:56.A 组:57.),或者统一练习内容,但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后教”是学生分层讲解、互教或教师评判、点拨、补充讲解。教师的课堂辅导重点关注 C 层,面向全班的课堂讲解重点关注 B 组,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强化 A 层。2.小结提升,当堂测试操作程序如下:(1)结合前面研究过的习题,梳理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数学思想方法,构建知识体系,达到复习强化本章核心内容的目的。例如(以一次函数分层练习课为例):师生小结强调以下几方面内

6、容: 一次函数有关概念;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让学生以考试的方式先完成对应层次的必做习题,有时间再选做其它习题。(C 组:15.B 组:16.A 组:47.)(3)小组长按教师约定的要求收齐作业本。“小结”可在小组内进行,也可面向全班进行,尽量先 C、B 层,后 A 层,先学生,后老师。按时交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效率,养成竞争意识和当堂完成作业的习惯。3.分层批阅,纠错过关操作程序如下:(1)测试过程中教师批阅指导小组长(培养小老师,为学生的组内批阅准备)。(2)组织各小组在组

7、内互批,指导及时督促纠错过关。(3)教师查阅学生作业情况,并做相应处理。课堂中没批改完成时课后由小组长组织其它时间批阅,并督促纠错过关,并写出作业情况、纠错过关情况分析交老师审阅,或者收齐作业本交老师继续批阅、督促纠错。本环节可在课内进行,也延伸到课外。此模式主要特点:在练习、小结、检测、批阅的过程中梳理基础知识,强化解题能力,达到反思提高的目的。分层次要求,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我们体会到以上两种教学模式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价值。但我们应依据教学内容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模式,或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另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备课时对教学内容、习题分层次设计,选择好教学内容(或习题)的呈现方式(学生现有资料、导学案、课件),这些都是我们成功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