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416121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7 动能和动能定理整体设计动能定理是本章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我体现.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动能概念的理解较为容易,能够掌握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能够理论推

2、导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但真正从深层次理解存在困难.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某个力对物体做功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本节就来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因为有前几节的基础,本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推理和定义动能的表达式.让学生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的起始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从生活中众多实例出发,通过分析、感受真正体验动能定理的内涵.通过实例分析、实验设计、器材选择、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环节,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导这一定理时,由一个恒力做功使物体的动能变化,得出力在一个过

3、程中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然后逐步扩大几个力做功和变力做功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这个梯度是很大的,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动能定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哪些力做功相对应.教学重点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1.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2.会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课时安排1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2.熟练计算物体的动能.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

4、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演绎推理,使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科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利用大屏幕投影展示风力发电与龙卷风的视频片断,让学生观察、自主提问、分组探讨.- 2 -教师引导参考问题:1.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法,风力发电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2.龙卷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龙卷风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能量呢?故事导入传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 200 多年) 阿基米德曾经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投石机,它能将石块不断抛向空中,利用石块坠落时的动能,打

5、得敌军头破血流.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了提高这种装置的杀伤力,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来进一步改进?学习了本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就能够理解这种装置的应用原理.问题导入英国传统跑车的代表品牌莲花也是以制造小排量、车体极度轻量化的速度机器而著称.一辆莲花 Elise,排量只有 1.8 L,由于重量只有 675 kg,却可以创造出百公里加速 5.9 s 的惊人纪录.使莲花跑车速度达到 100 km/h 需要对它做多少功?如果这一过程是以恒定的额定功率实现的,那么该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大约应是多少?推进新课一、动能的表达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每一种力做功对应一种能量形式的变化.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

6、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前几节我们学习了重力势能的基本内容.“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参案:奔驰的汽车、滚动的足球、摆动的树枝、投出的篮球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教师引导: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今天我们学习的动能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学生思考后总结:汽车运动得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多,应该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相同的速度,载重货车具有的能量要比小汽车具有的能量多,应该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动能的影响因素应该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问题:如何验证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演示实验:让滑块

7、A 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 B 相碰,推动木块做功.1.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2.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师生总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即质量、速度是动能的两个影响因素.问题:动能到底跟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动能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3 -情景设置一:大屏幕投影问题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 ,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问:1.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2.飞机的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

8、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并总结回答:1.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越来越大,因为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增大.2.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功,导致飞机的动能不断增大.3.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大多少.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情景设置二:大屏幕投影问题,可设计如下理想化的过程模型:设某物体的质量为 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如图所示.提出问题:1.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大?2.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4.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

9、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推导:这个过程中,力 F 所做的功为 W=F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而 =2al,即 l=21vav21把 F、l 的表达式代入 W=Fl,可得 F 做的功 W= avm2)(1也就是 W= 212mv根据推导过程教师重点提示:1. mv2 是一个新的物理量.12. 是物体末状态的一个物理量, 是物体初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其差值正好等于合2v 21v力对物体做的功.合力 F 所做的功等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动能.总结:1.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2.动能的公式:E k= mv2.13.动能的标矢性:标量

10、.4.动能的单位:焦(J).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能具有瞬时性,是个状态量:对应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一个- 4 -动能的值.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思考分析,最终总结归纳出结论.同时注意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例 质量为 2 kg 的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求石块在第 1 s 末、第 2 s 末的动能是多少?解析:先求出第 1 s 末和第 2 s 末的速度再求出动能值,明确变速运动的物体动能是时刻变化的.v1=gt1=101 m/s=10 m/s,v2=gt2=102 m/s=20 m/sEk1= mv12=100 J,Ek2= mv22=400 J.答案:100 J 400 J或者先求出石块 1 s

11、 内和 2 s 内的位移,再确定重力做功的对应值,重力做功的值就是石块动能的增加量,即石块的动能值(因为石块的初动能为 0),从而进一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二、动能定理课件展示: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足球运动员踢球的场面,让学生观察,运动员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获得了动能;足球在草地上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问题:1.若外力对物体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增加吗?2.如果物体对外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减少吗?做功与动能的改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推导:将刚才推导动能公式的例子改动一下:假设物体原来就具有速度 v1,且水平面存在摩擦力 f,在外力 F 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 s

12、,速度达到 v2,如图,则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与动能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外力 F 做功:W 1=Fs摩擦力 f 做功:W 2=-fs外力做的总功为:W 总 =Fs-fs=ma =Ek2-Ek1=Ek.21221mvav师生总结: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其中 F 与物体运动同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增大;f 与物体运动反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减少.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物体动能的变化.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问题情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独立推导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思维拓展将上述问题再推广一步:若物体同时受几个方向任意的外力作用,情况又如何呢?引导学生

13、推导出正确结论并板书: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用 W 总 表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用 Ek1 表示物体初态的动能,用 Ek2 表示末态动能,则动能定理表示为:W 总 =Ek2-Ek1=Ek.分组讨论:根据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提出下列问题,加强对动能定理表达式的理解:1.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2.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学生总结分析:1.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 5 -2.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少.知识拓展1.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的理解有的力促进物体运动,

14、而有的力则阻碍物体运动.因此它们做的功就有正、负之分,总功指的是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又因为 W 总 =W1+W2+=F1s+F2s+=F 合 s,所以总功也可理解为合外力的功.2.对动能定理标量性的认识定理中各项均为标量,因此单纯速度方向改变不影响动能大小.如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与位移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以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变化亦为零,并不因速度方向改变而改变.3.对定理中“变化” 一词的理解由于外力做功可正、可负,因此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动能可增加,也可能减少.因而定理中“变化”一词,并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它的确切含义为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量”,数值可正,可负

15、.4.对状态与过程关系的理解功是伴随一个物理过程而产生的,是过程量;而动能是状态量.动能定理表示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改变量的关系.5.对适用条件的理解: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对于外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例 2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 m=5.0103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102 m 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 v=60 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0.02 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解法一: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F 合 =F-kmg=ma 又

16、v2-02=2al,所以 a= lv2由和 得:F-kmg= lm2F=kmg+ =0.02510310 N+5103 N=1.8104 N.lv2 210.56解法二: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这四个力做的功分别为 WG=0,W 支 =0,W 牵 =Fl,W 阻 =-kmgl.据动能定理得:Fl-kmgl= mv2,代入数据,解得1F=1.8104 N.方法比较:解法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的,而解法二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比较后得到:解法一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要假定牵引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解法二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而且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