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14220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za(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建筑测量课程考核说明(适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专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建筑测量是开放教育专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统设省开选修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培养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组成、使用、检验与一般校正。2、掌握高程、角度和距离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放样方法,了解误差基本知识。3、能根据建筑施工特点正确选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4、能正确识读地形图,具有使用地形图取得地形资料和有关数据的初步能力。5、初步了解现代测绘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应用

2、。二、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2、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为 100 分,及格为 60 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形成性考核的有关规定参见建筑测量课程考核改革试点方案。期末考试由新疆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3、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依据是 2013 年 3 月启用的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筑测量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潘松庆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测量教材。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4、

3、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建筑测量的基本概念,普通测量仪器和普通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按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2/9本的认识。熟悉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熟悉的内容,要求对它们的内涵、原理及应用条件有一定的认识,能运用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说明。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内容,要求对它们重点学习,熟练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5、命题原则(1)命题范围: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

4、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要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的难度分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比例为 25%60%15%。(3)试题中各种层次要求的比例为:了解:10%,熟悉:30%,掌握 60%。(4)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课程特点与成人的认知规律,选择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内容、题型;使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成相辅相成的关系。6、试题类型和结构(1)形成性考核:试题类型为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2)终结性考核:试题类型为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7、终结性考核的要求(1)终结性考核为开卷考试。(2)答题

5、时间:终结性考核时间为 90 分钟。(3)其它:学员考试时可带钢笔,铅笔,尺子,橡皮和计算器。三、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第 1 章 测量基本知识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大地水准面、高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地面点位的确定基本概念的熟悉程度;检验学生对坐标方位角、象限角的概念的熟悉程度,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的计算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测量的主要任务、基本工作、基本原则的熟悉程度。考核知识点:1、 测量的主要任务2、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3、 大地坐标系4、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5、 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我国的高程系统3/96、 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7、 直线定

6、向,方位角的定义,标准方向、正、反方位角,象限角,方位角的推算、8、 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9、 测量的基本工作10、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考核要求:1、了解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2、掌握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定义及其共同特性。3、了解什么是大地坐标系。4、熟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坐标系,了解它们与数学上的坐标系的不同。5、掌握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的概念,了解我国的高程系统及其基准面、水准原点。6、熟悉距离测量时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以及高程测量时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7、熟悉直线定向、标准方向、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概念,掌握正、反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以及坐标方位

7、角的推算。8、掌握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方法。9、熟悉测量的基本工作。10、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第 2 章 水准测量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水准测量原理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 DS3 型水准仪的组成与使用熟悉程度,对普通水准测量的内业与外业掌握的程度,对 DS3 型水准仪检验与校正熟悉程度,以及对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的了解程度。考核知识点:1、 水准测量的原理。2、 DS3 型水准仪的组成。3、 DS3 水准仪的使用。4、 水准点和水准路线5、 水准测量的外业。6、 水准测量的内业。7、 微倾式水准仪主要轴线及其应满足的几何条件。8、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i 角及 i 角误

8、差。9、 水准测量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消减措施。4/910、自动安平水准仪原理及使用11、精密水准仪考核要求1、掌握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和仪高法测高程的方法。2、掌握 DS3 型水准仪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熟悉十字丝的用途、视准轴、水准管轴以及圆水准器轴的定义,了解望远镜放大倍率以及水准管分划值。3、掌握水准仪操作步骤、目的、方法;熟悉视差的概念、消除视差的方法;掌握水准尺读数方法及尺垫的使用。4、了解什么是水准点及其分类;掌握水准路线的布置形式。5、熟悉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的内容;了解测段、测站、转点的概念;掌握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检核,熟悉测站的检核方法。6、掌握高差闭合差的定义、计算

9、及检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以及待定点高程值的计算。7、掌握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其应满足的几何条件。8、熟悉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掌握 i 角以及 i 角误差的概念、检校方法。9、熟悉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消减措施。10、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和使用。11、了解精密水准仪的使用。第 3 章角度测量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以及角度测量原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普通光学经纬仪的组成与使用的熟悉程度,对角度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仪器的检熟悉程度;检验学生对电子测角的了解情况。考核知识点1、 水平角、竖直角定义,角度测量原理。2、 普通光学经纬仪的组成,读

10、数方法。3、 普通光学经纬仪的使用。4、 水平角测量,测回法,方向观测法5、 竖直角观测与记录,竖盘指标差及其计算6、 光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的几何关系及其检验方法。7、 电子测角原理。8、角度测量的误差考核要求1、掌握水平角竖直角定义、角度测量原理。5/92、熟悉普通光学经纬仪的组成,掌握其读数方法。3、掌握普通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方法。4、掌握测回法、方向观测法平角的操作方法、记录和计算,以及视准轴误差的概念与计算。5、掌握竖直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竖盘指标差的定义与计算。6、掌握光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及其应满足的几何关系,熟悉检验方法。7、了解电子测角原理。8、熟悉角度测量的误

11、差产生原因和消减措施。第 4 章距离测量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钢尺量距了解程度,以及对钢尺量距三项改正计算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视距测量原理和方法、光电测距原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全站仪的组成和使用熟悉程度。考核知识点1、 钢尺量距。2、 视距测量。3、 光电测距原理。4、 距离测量的误差。5、 全站仪的组成与使用。考核要求1、了解钢尺量距方法以及直线定向的概念,掌握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计算、三项改正计算以及尺长方程。2、了解视距测量原理、方法和应用。3、了解光电测距原理。4、了解距离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消减措施。5、熟悉全站仪的组成、使用。第 5 章误差的基本知识考核目的:通

12、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误差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和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的计算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1、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6/92、 偶然误差的特性3、 评定精度的指标4、 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5、 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以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考核要求1、了解误差的来源、分类。2、了解偶然误差的特性。3、熟悉评定精度的指标。4、了解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5、掌握观测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以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计算。第 6 章小地区控制测量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控制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度,检验学生对导线的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和内业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交会测

13、量、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以及 GPS定位技术的了解情况。考核知识点1、控制网的分类2、导线测量。3、交会测量4、四等水准测量5、三角高程测量6、GPS 定位技术及其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考核要求1、了解控制网的分类。2、熟悉导线的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容以及导线选点的方法;了解角度测量边长测量、连接测量的技术要求。了解导线内业计算的目的和内容,熟悉闭合差的概念、计算和调整、以及坐标方位角、坐标值的计算。3、了解交会测量的方法。4、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记录方法。5、了解三角高程测量方法。6、 了解 GPS 定位技术及其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7/9第 7 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考核目的

14、: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了解情况,检验学生对地形图的应用掌握的程度。考核知识点1、 地形图基本知识。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4、 地形图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考核要求1、掌握地物、地貌、地形图的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地物符号、等高线基本概念。2、了解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掌握图上确定点的平面坐标,图上确定点的高程,图上确定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熟悉图上确定直线的坡度,了解图上面积量算。4、了解地形图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第 8 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施工

15、测量基本概念掌握程度,以及对测设基本工作、测设点位的方法掌握程度。考核知识点1、 施工测量原则、任务、特点。2、 测设的基本工作:经纬仪测设水平角,钢尺测设水平距离,高程的测设方法;全站仪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坡度的测设。:3、 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极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测设点位,点位测设检验的方法;坐标的转换。考核要求1、 了解施工测量工作的原则、任务、特点。2、 掌握经纬仪测设水平角、钢尺测设水平距离以及高程的测设方法;了解全站仪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的方法;了解坡度的测设方法。3、 熟悉直角坐标法,交会法测设点位的方法,掌握极坐标法测设点位的方法;了解全站仪坐标法测设点

16、位、点位测设检验的方法;了解坐标的转换。8/9五、终结性考核试题类型举例(一)判断题(请在对应的题号后面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安置经纬仪时,对中的目的就是安置仪器使其中心和测站点标志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可以利用垂球对中或光学对点器对中。 ( )答案:(二)不定项选择题(请在对应的题号后面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 。A高程测量 B角度测量 C距离测量 D控制测量答案:A B C2望远镜的视准轴是( )A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B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C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D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答案: C(三)简答题(请在对应的题号后面填写正确答案,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测设水平角时,如何确定放样所需的方向线?答: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