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13469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6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1-5 题。希望得到珍贵的宝石吗?那就去黑洞附近碰碰运气吧。天文学家日前在观测中发现,一些特大质量的黑洞就如同宇宙中的“宝石工厂”,喷射出大量的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一发现将揭开构成宇宙的第一批恒星的尘埃的来源之谜,同时也为生命的物质之源找到了起点。据美国科学日报10 月 10 日报道,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对一个编号为 PG2112+059 的类星体进行了观测,它位于距离地球约 80 亿光年远的一个星系中央。研究人员发现了沙子、玻璃、水晶、大理石和红宝石之类的矿物存在的迹象。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中无法

2、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它们是刚形成的。天文学家认为,星际尘埃逐渐聚集形成了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随后才有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如今分布在宇宙角落的星际尘埃被认为是与太阳类似的巨大古老恒星在演化到超新星阶段,衰亡爆炸时产生的,但是在 137 亿年“高龄”的宇宙的形成之初,形成那些原始恒星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这种有“宇宙怪物”之称的天体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外形像星团又不是星团,发出的射电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它的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

3、中的星系,黑洞的强大吸引力将物质吸引进去,而由此产生巨大气压又形成“黑洞风”将物质吹离。就是在这场从未停歇的宇宙“拔河比赛”中,催生了恒星和新元素的出现。最新的观测结果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西斯卡马克维克肯普说:“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刚形成的尘埃是从特大质量的黑洞中吹出的风中来的。世界万物最终都来自宇宙尘埃,这揭开了我们来自哪里的所有疑问。”另一名研究小组成员、洛杉矶加州大学的莎拉盖拉格尔则表示:“类星体就像芝麻街中的甜饼怪,它们以风的形式喷射出的物质似乎比它们吸入的物质更多。”这项研究的报告将发表在本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还计划在其他类星体

4、周围寻找尘埃的踪迹以进一步证明他们的发现,他们认为,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唯一的尘埃来源。马克维克肯普表示:“在某些环境下,超新星可能对尘埃形成更重要,而类星体可能在另外一些环境中显得作用更大。”1.“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它们是刚形成的”。这句话的用意何在?()A.为了说明这些物质确实是由类星体产生的B.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只是客观报道研究成果C.说明这些宝石新鲜与珍贵D.说明太空的环境非常恶劣【答案】A。解析:联系上下文,“研究人员发现了沙子、玻璃、水晶、大理石和红宝石之类的矿物存在的迹象”,说明类星体周围是有这些物质存在的,“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

5、劣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它们是刚形成的”则表明周围的这些物质确实是来源于类星体。因此本题答案为 A。2.下列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现在整个宇宙也有可能起源于类星体喷射出来的尘埃B.所有的天体都是由黑洞喷射出来的尘埃汇聚而成的C.类星体是黑洞D.古老的恒星衰老之后会变成类星体【答案】A。解析:由“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唯一的尘埃来源”,“在某些环境下,超新星可能对尘埃形成更重要”可知,B 项“所有的天体都是”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由类星体“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可知类星体并不等同于黑洞,排除 C 项。D 项在文中找不到

6、依据,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 A。3.关于黑洞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宇宙可能起源于黑洞B.黑洞的“拔河”效应可能最终导致星系产生C.黑洞具有超强的吸力,但由于黑洞风的影响,却吸入不了多少物质D.由于黑洞的超吸力,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答案】D。解析:由“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可知,D 项“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的表述错误。4.根据文意,以下推论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文中的研究结果正确的话,那么在每个类星体周围都应该可以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B.如果研究人员在其他类星体周围没有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也不会影响他们已经得出的结论C.类星体是唯一能够形成宇宙尘埃的天

7、体D.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很可能是超新星喷射出来的 安徽人事考试网【答案】D。解析:由“他们认为,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唯一的尘埃来源”,“在某些环境下,超新星可能对尘埃形成更重要”可知,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很可能来自超新星,因此本题答案为 D。5.以下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人类来源于尘埃 B.天文学家发现特大黑洞喷射出大量宝石C.宇宙形成之初 D.宇宙“拔河比赛”【答案】B。解析:文章以科学家发现特大黑洞喷射出大量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一现象为引子,引出全篇,之后对类星体的阐述也是围绕这一发现的意义展开的。故从文章主要内容和引人注目的角度来看,B 项最适合做文章标题。二、阅读以

8、下文字,完成 6-10 题。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我们从考古学上怎么来判断呢?考古学发现和研究古代的物质遗存,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考古来论证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标志。这不只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考古学的普遍问题。对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国际上现在有一些通行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外国学者在考古工作中提出的,是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可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是使用这样的标准。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标准是怎么出现的。这些标准得以流行是由于一本很流行的书。这本书 1968 年出版,作者格林丹

9、尼尔是英国学者,长期担任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他主要研究欧洲考古,而他还研究考古学的历史,担任过世界考古学史会议的主席。他写了一本书叫最初的文明,副标题是“文明起源的考古学”,书虽然很小,可是很流行,成为西方国家考古学生的必读书,不单在英国出版,美国等一些地方都有版本。就是这本书把刚才说的考古学上通行的文明标准普及到了全世界。其实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丹尼尔提出的,我们仔细读一下他的书就知道,这是在 1958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近东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是很权威的,这个研究所当时召开了一个“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学者叫克拉克洪,他提

10、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而后经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这三条标准是什么?第一条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口。第二个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什么叫复杂的礼仪建筑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比如说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任何人去参观,站在

11、金字塔前,对着狮身人面像,都会感觉到这是一种文明,这是没问题的。你不能说它是原始的,还是处在蒙昧、野蛮的状态,因为金字塔是坟墓,如果仅为了一般需要,无论如何也不需要建造这样大的建筑。它之所以被建造,是因为要尊重法老,使法老的神灵可以永存,这就代表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由克拉克洪归纳提出、经过丹尼尔推广的考古学上的文明标准,就是这三条。他们说,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

12、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当然,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6.关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是由格林丹尼尔提出的B.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不是一个人提出来的C.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正D.论证文明的起源,一定要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答案】B。解析: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是由克拉克洪提出,格林丹尼尔补充的,由此可知 A 项错误,B 项正确。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通行的文明标准不适合中国,只说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并且我国现在也在使用这个标准,所以 C 项错误。D 项说法过于绝对,

13、文中没有提到“一定”要在考古学上找证据。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明标准的是()。A.一定要有迹象表明出现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B.一定要有文化留存和传播的手段C.一定要显示出城乡差别D.一定要有记载当时人的思想文化的典籍【答案】D。解析:文章提出文明的标准有三个,首先要有城市,即要有城乡差别,对应 C 选项;其次要有文字,好让文化留存和传播,对应 B 选项;第三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即出现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对应 A 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 D。8.以下对我国使用的文明标准,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世界通行的标准完全相同B.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日本的标准完全

14、相同C.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中必须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D.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是在世界通行的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补充得到的【答案】D。解析:根据“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可知 A、C 两项的说法是不符合文意的,B 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并没有明确表明中国和日本的标准完全相同。因此本题答案为 D。9.对“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明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B.文明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之一C.只有人类才有文明,动物没有文明可言D.城市是文

15、明的象征【答案】A。解析:由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可知,文明并不是人类与动物界的分界线,而是人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因此本题答案为 A。10.根据文意,下列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和日本的文明形态和欧美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文明标准B.没有文字的现代民族还没有进入文明阶段C.我国和日本学者认为,不会使用金属的民族没有进入文明阶段D.文明的标准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答案】D。解析: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中国和日本判断文明的标准只是在欧美的标准上稍加补充,并没有很大差异,A 项错误。B、C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由“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可知,D 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