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02920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新课标地理学案部分全解全析(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一号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地理新课标版参 考 答 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讲地球仪和地图知识梳理一、1.稍扁略鼓24 万二、1.两极相等正对南北相交赤道圆圈赤道两极东西平行2东经(E) 增大西经(W)增大北纬(N) 增大南纬(S)增大3(1)热带温带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2)本初子午线东半球西半球4方向三、1.(1) (2) 文字直线(3) 简略(4)n( 或 )(1n) 或(1 )平方图 上 距 离实 地 距 离 1n 1n2北方南北东西3图例注记四、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问题探究1赤道地区。2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40N,116E)与(40S,1

2、16E)关于赤道对称。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同。如(40N,116E)与(40N,64W)关于地轴对称。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40N,116E)与(40S,64W)关于地心对称。3在图中找出山谷、山脊部位,河流只能出现在山谷部位,谷线即为河流的集水线,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自主尝试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判断,甲图岛屿是台湾岛,乙图岛屿是海南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岛屿。第(2)题,由两岛屿图上面积可判断,甲图比例尺小,乙图比例尺大。第(3)题, 、两城市距离约是图中两纬线间距离的一半多。第 (4)题,

3、由图可知两岛屿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岛屿沿海地区,这与两岛屿地形有关。答案(1)台湾岛海南岛甲东北(2)乙乙(3)B(4)分布在岛屿沿海平原上两岛屿中部是山地,只有沿海地区有平原分布,适合城市发展对点训练1解析第(1)题,M 、O 位于同一经线上,则 M 点在 O 点的正北方,N 点与 O 点取东西方向时应取劣弧长,故 N 点在 O 点的东北方向。第 (2)题,向正东和正西方向前进,应沿纬线走,但同样距离经度间隔在不同纬度是不一样的,纬度越低,经度间隔越小;向正南和正北方向前进应沿经线走,同样距离纬度间隔是相同的,故其最终位置在 M 点的正东方。名师一号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地理新课标版第(3)题,

4、利用公式计算 11140cos602 220 千米。第(4) 题,M、N 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最短航线等于两点间大圆的劣弧长;应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第(5)题,纬度越高,纬线弧长则越短。答案(1)正北东北(2)B(3)C(4)B(5)丙乙甲2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等高距为 50 米,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同(都为 100 米),由此可以推测出乙地海拔处于 150 米与 200 米之间。故选 D 项。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应该选择向远离泥石流垂直方向的高处逃生。故选 B 项。第(3)题,由区域定位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的温带地区,故适宜种植温带水果,而茶树适宜种植在酸性土

5、壤的坡地,橡胶林为热带、亚热带作物,柑橘适宜种植在亚热带地区。第(4)题,由图中等高线可知,该河流落差不大,水能资源并不丰富;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的温带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所以饮水河夏汛明显。答案(1)D(2)B(3)B(4)B3解析第(1)题,图中沿 AA一线的等高线数值先减小再增大,由此可以判断,沿AA一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应该是谷地。第(2)题,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水平岩层被河流侵蚀切割” ,因此在高处的为新岩层,在低处的为老岩层。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d 处最高,e 处最低。第(3)题,由图可以判断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 100 米,所以 d 点的海拔大于 1 500

6、 米、小于 1 600 米, e 点的海拔大于 1 000 米、小于 1 100 米,因此两点的高差大于400 米、小于 600 米。答案(1)C(2)B(3)D活学活用解析第(1)题,林木密集区应该为土壤水分较充足的地区,而选项中只有山谷处地势相对较低,为集水区域,结合图示林木密集区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可知为山谷,故正确答案选 B。第 (2)题,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 1) dbc,故流经甲处的洋流应为暖流,其等温线应向南凸出,故 D 项正确。第 (2)题,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知识应用能力,难度小。途经甲处海轮如果向北航行,速度较慢;甲处海域不具备寒暖流交汇

7、或上升流,没有著名的渔场的形成;甲处的暖流对沿岸大气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甲处洋流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答案(1)D(2)C课堂自测基础巩固1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与流向。中国“蛟龙”7 000 米海试区位于中低纬度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表层洋流主要是北半球信风带引起的北赤道暖流,其流向为自东向西。答案A2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影响。两条航线均受东亚夏季风(东南季风) 和日本暖流影响,海试区青岛为顺风顺水,江阴海试区为逆风逆水,故海试区青岛航线的速度较快。答案B3解析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则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洋流应流向正南;为西风漂

8、流,属于寒流。答案C4解析依题意,洋流强度变大说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更强,则秘鲁寒流更强,出现拉尼娜现象,利于渔场生产。此时西太平洋中低纬度上升气流较强劲而易出现洪涝灾害。太平洋的东岸地区由于更寒冷而出现干旱现象。答案C5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区域是南美洲南部,因此是秘鲁寒流,是巴西暖流。秘鲁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促使甲处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促使乙处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顺洋流、由 A 至 B 航行,速度较快。当航行至丁海峡时,由于逆西风漂流航行,航速会减慢。答案(1)为秘鲁寒流,为巴西暖流。名师一号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地理新课标版(2)洋流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

9、气候的形成,洋流促使了乙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形成。(3)快减慢因为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航行方向相反。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梳理一、1.放射性热能2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喷出地表3(1)断裂带褶皱山脉起伏变化海陆变迁(2)水平运动垂直运动4山脉基本格局高低不平二、1.太阳辐射能2生物崩解和破碎冰川地表岩石风化产物侵蚀流水风化或侵蚀堆积地貌堆积3趋于平缓三、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冷却凝固外力变质重熔再生问题探究二者都是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但喜马拉雅山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自主尝试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和乙为岩浆岩,丙

10、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在岩浆岩中花岗岩侵入岩石的内部,玄武岩分布在地壳表层,所以乙属于花岗岩。第(2)题,读图可知,为冷却凝固作用,为风化、侵蚀与搬运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故选 A。答案(1)B(2)A对点训练1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气候类型,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我国波浪谷分布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较为湿润,吉林属于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新疆属于非季风区,只有陕西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第(2)题,波浪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波浪谷地区的红色砂岩虽然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其所处地区生态

11、环境较脆弱,不能过度开采利用;美国限制进入景区的人数,是由于景区环境承载力有限;由材料可知,波浪谷是以内陆湖泊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沉积地貌,所以该地区曾经为水草肥美的地方。答案(1)B(2)C2解析材料中说金香玉属大理岩,是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的变质岩,排除外力作用;b 为岩浆,a 为喷出岩,c 为侵入岩,d 为变质岩,e 为沉积岩, 为冷却凝固作用,为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汉白玉是由碳酸钙岩变质形成的。答案(1)D(2)A活学活用解析第(1)题,图中的古长江河段大体由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处的河名师一号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地理新课标版水会向右偏,造成江阴市

12、所在的南岸侵蚀、对岸(北岸) 堆积,故横剖面的北坡较缓、南坡较陡。第(2)题,五六千年前的上海古海岸线在江泥淤积、海浪顶托的共同作用下,岸线地带被泥沙、贝壳等物质不断地填充增高,形成一条天然的堤坝,将陆地与海面隔绝开来,形成古太湖。答案(1)B(2)A课堂自测基础巩固12.解析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其中石灰岩是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沉积到海洋中与海水中丰富的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即是经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页岩则是沉积物经流水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的,故第 1 题选 B。由题干知为石灰岩,为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由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故第 2 题选 B。答案1.B2.B3

13、解析岩浆来自上地幔。答案D4解析岩浆岩在地球表层只能转变为沉积岩,变质岩需要高温或高压的条件,在地球表层无法形成。答案C5解析流水和风力的堆积地貌是在流速降低和风力减小的情况下形成的,本题考查了洪积冲积扇、三角洲和沙丘地貌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影响。答案(1)洪积冲积扇三角洲沙丘(2)外力(3)出山口处流水堆积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扇顶粗,边缘细(4)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5)C第二讲山岳的形成知识梳理一、1.(1)地壳运动波状弯曲(2)上老新山岭张力谷地下新老谷地槽部受挤压山岭(3)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4)六大板块裂谷海洋褶皱山系2(1)压

14、力张力位移(2)断层谷地低地山岭高地3(1)熔岩高原东非高原火山(2)口锥二、公路铁路山间盆地河谷迂回公路铁路相对和缓问题探究不一样。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自主尝试答案(1)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3)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对点训练1解析a 处岩层出现错动,为断层;b 处岩层下凹为向斜构造;d 处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成为谷地,两翼反而各成单斜山。答案B名师一号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地理新课标版2解析甲、丙位于页岩层底部,但甲页岩层上部为

15、风化物,密闭性差。答案C3解析第(1)题,宁愿“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增加成本也不选择 “之”字形道路,很明显是为了缩短公路里程,节省运营时间。第(2)题,万达高速公路施工需要建设众多的桥隧以实现比较平坦的路面,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答案(1)A(2)B活学活用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出现了页岩的沉积,页岩上面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接着,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已形成的岩层断裂错位。第(2)题,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答案(1)C(2)C课堂自测基础巩固12.解析丙处岩层发生错位,表明是断层。a、b 分别是背斜和向斜部位,而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主要是气体爆炸和透水造成的矿难,背斜是良好的储气构造,向斜是储水构造。答案1.C2.A3解析材料中告知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左图中乙为岩浆岩,甲、丙为变质岩和沉积岩、丁为岩浆。答案B4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判断其形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