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从办粥厂谈救济民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94792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从办粥厂谈救济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从办粥厂谈救济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从办粥厂谈救济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从办粥厂谈救济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从办粥厂谈救济民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从办 粥厂谈救济民生相声大师马三立有个脍炙人口的段子开粥厂,显示了他在传统相声中的“贯口活 ”上那种炉火纯青的功力。段子里的 马善人扬言要开粥厂,于是夸夸其谈了一通。但天花乱坠之后,观众在笑声中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马善人,不过是个喜欢信口开河的小人物。马三立相声中所说的“粥厂” ,也出现 在曾经热播一时的电视剧天下粮仓中。在这部以清代乾隆元年江南饥荒为背景的历史剧里,剧情一开场,就是刑部尚书刘统勋巡查赈粥现场,结果发现大锅里的米粥薄如清汤,于是震怒之下向粥厂的胥吏发出严令:筷子浮起,人头落地。何谓粥厂,许多人的直观印象,大都来自这部电视剧。粥厂施赈,是过去荒年赈济的一种形式

2、,而且此举可谓由来已久。 “嗟来之食” 的故事几乎 妇孺皆知。这 个典故出自礼记檀弓,叙述的时代远在春秋时期。当齐国饥馑之际,那位煮食赈饥的富商黔敖无疑开后世设粥厂之滥觞。有清一代,灾荒连绵,粥厂的开设也最为普遍。民国时代的钱门塘乡志中就说:“ 查赈粥之举,康雍 间时常有之” 。如康熙九年(1670 年),江苏嘉定县连遭灾荒, “夏时 霪雨杀禾,秋来飓见拔木” ,导致翌年闹起春荒, “乡民大困” 。知县赵 昕召集县里的乡绅共商对策,决定设立粥厂。这次煮粥施赈,以乡镇为单位, “各乡镇咸分设厂,就近赈饥”,全县 共开设粥厂二十余个。再如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江西兴国县大旱,秋天没有收成,

3、酿成第二年开春后的饥荒。县府设厂施粥,先出仓粮放贷,后由乡绅捐资买粮。粥厂前后持续了一个月,开始每天用米七八石,后来增加到二十石。清代的粥厂,有的纯粹官办,有的官绅合办,也有的由缙绅独办。官方主持的粥赈,其赈济所需,不外拨款和捐输这两种形式。拨帑就是由政府拨给粮米和银钱;而捐输则有官捐与民捐,即官员捐俸和绅民捐献。可以说,为了赈灾,清代整合起了来自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的力量与资源。不过一般地域性的灾荒,往往更多的要仰赖义赈和民捐。单就嘉定县而言,康乾以来,地方绅民煮赈的义举可谓史不绝书。如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南翔镇人士陆培远、程时彦、陈范捐重赀设粥厂于云翔寺,一时间就食者云集,使数万饥

4、民得以存活。又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诸翟镇人侯昌朝“捐米千石,专厂煮粥,以赈附近饥民”。到了晚清,江南一 带以粥厂为中心而逐渐形成了民间的御灾机制,粥厂的设置转为常态化,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多,甚至接管了除施粥之外的许多乡镇事务。官办的粥厂,由于把持于官吏之手,常常不免被一些赃官污吏口中夺食,借机敛财。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广东因台风被灾,朝廷敕旨在广州开粥厂施赈。但粥厂官吏吞没稻米,起初煮粥用的还是米,渐渐地就掺和白泥充数,后来干脆以树皮下锅,导致饿殍载途,连粥厂旁边也是尸骸枕藉。因此,清代对粥赈的巡查极为严格,甚至对粥的稀稠也有规定。嘉庆十年(1805 年),浙西因水患而开粥厂,就明令由士绅管理钱谷和煮赈事务,不许官吏插手银米,只让他们维持秩序。对赈粥的浓度,则要求插的筷子不能倒斜,用布巾包裹不渗水,否则格杀勿论。这就是电视剧天下粮仓中,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这一剧情的史实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