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8399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膜塑形镜试戴调整方法角膜塑形验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通过荧光素评估调整试戴片,最终找到适合的镜片。要掌握试戴片调整的要素,首先要充分了解试戴片(也称为标准片)的组成。试戴片(标准片)的组成:当我们选购衣服时,会在一批按标码区分的成品衣服中试穿挑选。不同的标码代表不同的参数组合,如领口尺寸、腰围、胸围、袖口尺寸等。大多数人都可以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成品衣服。角膜塑形标准片组是根据不同的眼视光组合设计出的一套成品镜片,多数人可以在其中挑选到适合的镜片,部分人需要做调整。标准片组镜片有 3 个关键参数:一、需要降低的近视幅度;二、瞳孔区的角膜曲率;三、与镜片定位弧对应的角膜中周部(约距角膜中心 4mm

2、处)的角膜曲率。前两个参数决定近视降幅,第 3 个参数决定镜片定位。但实际上如果由这样 3 个参数组成的标准片组,会形成数目庞大的三维矩阵组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实施。所以,实际上我们使用的标准片组是按 E 值为 0.5 标准设计的。E 值一旦固定,上述第二与第三个参数就成为了按 E 值=0.5 的固定关系,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按每 50 度近视降幅和每 0.5D 曲率变化的二维标准镜片组。但毕竟不是人人的 E 值都是 0.5,如果 E 值偏离0.5 较大的,就需要多次试戴调整后才能找到适合的镜片了。(有关 E 值的问题见前文:E 值与角膜塑形镜片试戴选片的关系http:/ 50 度近视降幅和每

3、 0.5D 曲率变化的二维标准镜片组结构:下表是二维标准镜片组表的一部分。横行标识的是角膜平坦 K 值;竖列标识的是希望降低的近视幅度。即使用此表时:横向可以根据角膜的平坦 K 值选择基弧;纵向可以选择近视降幅。44.0 44.50 45.0 8.60 8.49 8.39-4.00 4400/400 4450/400 4500/400LLR8.71 8.60 8.49-4.50 4400/450LMR 4450/450TLR 4500/450MRT8.82 8.71 8.60-5.00 4400/500 4450/500 4500/500举例说明:某人的检查结果如下:验光结果 水平角膜曲率 垂

4、直角膜曲率右眼 -4.25DS/-0.75DC*6 44.5 45.5左眼 -6.5DS 44.75 45.25首先为右眼选择镜片。根据 K 值测量,其平坦 K(选择较小的 K 值)为 44.5,其近视度为-4.25D。由于其近视度数小于-6.00D,故可全部消除其度数来选择镜片。由标准片组中找出编号为“4450/450”的镜片作为第一只试戴片。其左眼平坦 K 值为 44.25,近视度数为-6.50D(超过了最大降幅)只能按-6.00D 的降幅来选择镜片。由标准片组表中找出编号“4500/600”的镜片做第一只试戴片。 初戴镜后先让患者闭眼休息 10-15 分钟,待患者适应后,异物感缓解时在检

5、查,否则眼泪太多影响观察。可点表面麻醉剂后再检查。首先查戴视力,戴着适合试戴镜片的视力应该达到 1.0 或 1.2。若低于 1.0,表面所选的镜片不适合,要重新核对镜片,以防拿错。调整镜片:戴镜后根据评估结果按下面的原则结合上图调整镜片。 L=放松镜片(即增加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但维持近视度数降幅不变(即镜片中央区与角膜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变)。 T=收紧镜片(即减少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但维持近视度数降幅不变(即镜片中央区与角膜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变)。 LR=减少近视度数降幅(即加大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但维持镜片的松紧度不变(即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

6、层厚度不变)。 MR=增加近视度数降幅(即减小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但维持片的松紧度不变(即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厚度不变)。 LMR=放松镜片(即增加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同时增加近视度数降幅(即减小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 TLR=收紧镜片(即减少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厚度),同时减少近视度数降幅(即加大镜片中央区与角膜的接触面积)。 还是以上面右眼的例子说明,如右眼戴上“4450/450”后: 中央接触面积适中,但定位过紧(即定位弧区呈黑色且活动度过小),应按照“L”的指向重新选择:4400/400 的镜片试戴,即放松镜片。 中央接触面积适中,

7、但定位过松(即定位弧区呈绿色且活动度过大),应按照“T”的指向重新选择:4500/500 的镜片试戴,即放松镜片。 定位居中,活动度居中,定位弧区染色正常,但中央接触面积过小或过矫。应按照“LR”的指向重新选择 4450/400 的镜片试戴。即减少近视度数降幅。 定位居中,活动度居中,定位弧区染色正常,但中央接触面积过大或欠矫。应按照“MR”的指向重新选择 4400/500 的镜片试戴。即增加近视度数降幅。 中央接触面积过大或欠矫,同时镜片定位过紧,应按照“LMR”的指向重新选择 4400/450 的镜片试戴,即放松镜片和增加近视度数降幅。 中央接触面积过小或过矫,同时镜片定位过松,应按照“T

8、LR”的指向重新选择 4500/450 的镜片试戴,即收紧镜片和减少近视度数降幅。 一直调整到配适良好才停止调整。其中配适良好的标准为:镜片定位居中,眨眼时镜片移动,但能自动回到中央位置。镜片有一定的移动性,即眨眼时有一定活动度(1-2.5mm)。希望降低的近视度数越高或角膜中央越陡,初始时活动度应该预留的越大,随着配戴时间的加长,中周部(定位弧区)角膜组织有变厚倾向,活动度会减小。戴镜视力达到 1.0 或达到自身最佳矫正视力。荧光素染色评估良好的标准为(如下图):镜片在中央区与角膜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2-5mm)。希望降低的近视度数越高,初始时接触面积越小,随着配戴时间的加长,角膜塑性效果

9、呈现,接触面积会相应增大。接触区染色后应呈现淡黑色或浅绿状态。反转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有很厚的泪液层,染色后呈 360 度浓绿色亮环。希望降低的度数越高,初始时这一亮环越宽。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保持平行状态,泪液层较薄,染色后呈淡绿或淡黑状态。希望降低的度数越高,初始时泪液层应越厚,染色偏绿。周弧区镜片翘起,促进泪液交换。该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层很厚,染色后呈一 360 度浓绿色亮环。配适良好是指“选择最恰当”的镜片。过紧和过松都不好,而“镜片居中”是最重要的指标。要注意的是以上原则一定是在角膜曲率测量和验光的准确检查结果基础上进行的。其中角膜曲率的测量尤其重要。而且上述调整原则看起来非常复杂,初学者常常不知所措,这需要大量地练习实践才能体会。后面的博文会进一步介绍角膜塑形镜各弧段与塑形效果的关系,可帮助验配师理解调整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