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38359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1地球与地图 练习题 附详细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B 点与A 点之间的距离为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 。(2)图中 C 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C 点和D 点之间的距离为 。(3)图中 F 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 点在 E 点的 方向。(4)图中 A 点在 C 点的 方向,E 点在 C 点的 方向。2、某班学生分小组绘制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剖面线分别为甲组沿 89E,乙组沿 120E,丙组沿 32N,丁组沿 42N,四图图幅大小相近。回答(1)(2)题。(1)在乙组图上,杭州(30N,120E)和山海关(40N,12

2、0E)的图上水平距离为 11cm,那么乙组图的水平比例尺约为( )A.1/1 000 000 B.1/1 100 000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2)四组图中,哪一幅南北纵向通过了我国大陆地势最低处附近( )A.甲组图 B.乙组图C.丙组图 D.丁组图3.读“某地等高线图” ,回答(1)(2)题。 (1)图中 MN、XY 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 B.C. D.(2)若该地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计划蓄水位可达海拔 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B.a、 b、c、d 四个居民点中,只有 d

3、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b、c、d 三地将被水淹没D.a、 b、c 、 d 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等高线的判读 4、 (2009上海地理)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要想研究一下当地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能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拟定了一课题“当泥石流发生时,山谷

4、中村民如何逃生”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得知村民有四种逃生方案,结合学生自己的实地考察,绘制了下图(单位:米)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请你为村民分析比较四种逃生方案的优劣。6、读下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 1200 000B.图乙的比例尺为 1400 000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 4 倍7、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 2 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 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 110 000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

5、9 倍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甲图中 1 cm 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 3 倍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 , , , , 。(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 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4)小河流向 方。计划把水调到 C 处,有虚线 AC 和 BC 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9、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 ,读图完成 12 题。(1)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

6、是( )A.坡度:甲乙 B.气温:丙丁C.降水:乙丁 D.海拔:甲丙(2)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0、冬至日(12 月 22 日)凌晨 4 点( 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 (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 小时后抵达乙地 (60N、80E)。据此回答(1) (2)题(1)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 60N 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 小时 B.12 小时C.20 小时 D.24 小时11、读下图,回答(1)(2)题(1)图

7、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2)某幻想家幻想在某年 7 月从 e 地深入地下过地心后从地球另一端钻出,他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温带荒漠 D.温带草原12、读下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2)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

8、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13、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甲所示进行测量。据图回答(1)( 2)题(1)已测得 A 点的海拔为 53.195 米,通过水准仪 A 标尺的读数为1.386 米,B 标尺的读数为 0.824 米,判断 B 点的海拔高度及与 A 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54.581 米、1.386 米B.55.405 米、2.210 米C.53.757 米、0.824 米D.53.757 米、0.562 米(2)图乙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的某地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

9、域较大的溪沟可能有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14、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 GPS 测得山峰 M 的纬度为 36.5N,海拔为 598 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 P、 Q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 15 米。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P、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 B. C. D.(2)该日正午,M 峰顶观云亭(高约 5 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 点,则 P、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 米 B.400 米 C.500 米 D.600 米15、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米) ,其

10、中虚线 a、b 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1)(2)题。(1)图中 a、b 水位差可能是 ( )A.0.8 m B.1.2 m C.1.4 m D.1.6 m(2)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6、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回答(1)(2)题(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线和线两个方案,线方案与线方案

11、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综合题17、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回答问题。(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2)A 在 D 的 方向,C 在北京的 方向。(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北京: ;匹兹堡: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 1 100 km 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 B 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飞机飞行需要 小时。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中国、 、 、 、 。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 3 月 21 日 8 时, 那

12、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 3 月 日 时。18、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解析: 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定位置、划分半球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 (15S,15 W) 南半球、东半球 1110 千米 低纬度 (2) (60S,170E ) 南半球、西半球 275 千米(或277.5 千米)(3) (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 东

13、北1、已知图甲比例尺为 1100 000,由图中甲的边长是乙的 1/2,可推知图乙的比例尺为 150 000,因两图实地范围相同,故图幅大的图乙较详细。答案 C2、答案 (1)C(2)A3、MN 、XY 交点海拔高度是 200250 米,再沿两条剖面线分别可找到对应点是和。水库蓄水到 175 米时,a、b、c、d 四地只有d 点海拔大于 175 米。答案 (1)D(2)B4、第(1)题,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处(等高线上的数字注记较小)凸出,可先据此确定山脊,然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定其走向。第(2)题,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反之则意味着比较平缓。图示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答案 (1

14、)A(2)B5、在山区发生自然灾害时,逃生的方法是否正确非常重要,当发生泥石流时,泥石流会沿河谷而下,而且水位要高于一般水位,可能会淹没河流的两岸,因此不可取。此时逃生的最好办法是往高处跑,但按的方向需要越过河流,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是最合适的。答案 线,是在往高处跑,但当泥石流发生时过河是非常危险的;线,村民跑动的速度会很快,但由于基本沿河谷运动,而泥石流发生时水位会较往常高,有可能会淹没路线;线虽然要爬坡,但却远离了危险地,是最适宜的逃生路线。6、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 3 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为 110 000 时,甲图比例尺为 310 000,即 13 333,所以 A 错。

15、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B 选项正确。甲图比例尺大,反映地理事物应更详细,所以 C 选项错误。乙图上 1 cm 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 3 倍,所以 D 选项错误。答案 B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是陡崖(如图中的)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 ;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 。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 ;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和两个山峰之间的) 。和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差。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应是厘米,要把它化成所要求的单位千米。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AC 和 BC 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势从高处向低处流的实质。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