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83457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粘力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作者:济南铭威检测一 初粘力的测试方法:1.定义: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称为初粘性。2原理:将一钢球滚过平放在倾斜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根据规定长度的粘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钢球尺寸,评价其初粘性大小。3. 测试设备: 3.1 初粘性测试仪(如济南铭威检测生产的 CNY-1) 311 倾斜板:以厚约 2 mm 的玻璃板覆在厚约 7 mm 的钢板或者铝型板上组成倾斜板。两极间可衬入毫米座标纸,作为安放试样、调节钢球起始位置的标记。 312 放球器:放球器应能调节倾斜板上的钢球起始位置,释放钢球时,对球应无任何附加力。31

2、3 支架:支架用于支持倾斜板,并可在 060范围内调节板的倾角。314 底座:底座应能调节并保持装置的水平状态。315 接球盒:接球盒用于承接板上滚落的钢球,其内壁衬有软质材料。3.2 钢球: 以 GCr15 轴承钢制造、精度不低于 GB 30877钢球规定的 0 级、直径为1 英寸的 32 种钢球,可作为测试用钢球。钢球按其英制直径的 32 倍值编排球号。测2试时应使用球号连续的一组钢球。钢球应存放在防锈油中。有锈迹、伤痕的球须及时更换。3.3 聚酯薄膜:采用符合 JB 1256776020 聚酯薄膜规定的厚度为 0025mm 的薄膜。其长度约为 110mm,宽度比试样约宽 20 mm。3.

3、4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3.4.1 消洗剂:消洗剂可采用化学纯的丙酮、乙酸乙酯、酒精等适宜的溶剂。3.4.2 擦拭材料:采用脱脂纱布等柔软的纤维织物作为擦拭材料。这类材料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3.5 测试条件: 3.5.1 试验室温度为 232,相对湿度为 655。3.5.2 制备试样前,胶粘带应除去包装材料,互不重迭地在 5l 条件下放置 2h 以上。3.6 试样:试样宽度为 1080mm,长度约 250mm,除去最外层 3 5 圈胶粘带后,以约300mm/min 的速度解开卷状胶粘带(对片状制品则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 ,每隔200mm 左右裁取一个试样,取 4 个以上。试样拉伸变

4、形较大时,允许有不大于 3 min 的停放时间,使其复原。取样时不允许手或其他物体接触试样测试段。3.7 测试步骤: 3.7.1 准备工作3.7.2 将斜面滚球装置调至水平位置,除特殊规定外,将倾斜板的倾角调到 30。3.7.3 用蘸有清洗剂的脱脂纱布,擦洗玻璃表面和聚酯薄膜的两面,再用纱布擦干净。3.7.4 将擦去防锈油的钢球,放入盛有消洗剂的容器内浸泡数分钟,取出后,用清洁的清洗剂和纱布反复清洗擦拭,然后再用干净纱布擦拭干净,清洗后的钢球,应用干净的竹(木、骨)制镊子等工具央取。3.7.5 按图 2 所示,将胶粘带试样粘性面向上地放置在倾斜板上。在规定部位覆上聚酯薄膜作为助滚段。助滚段应平

5、整,无气泡、皱折等缺陷。助滚段以下 100mm 范围为测试段。3.7.6 用胶粘讲将助滚段两侧及试样下端固定在倾斜板上。必要时,也可以用胶粘带沿测试段两侧边缘加以固定,使试样平整地贴合在板上。3.7.7 用慑子把钢球夹入放球器内,调节放球器的前后位置,使钢球中心位于助滚最起始线上,在正式测试前,一个试样允许作多次试测,但应调节放球器的左右位置,使钢球每次滚过的轨迹不重合。试样宽度大于 25 mm 时,以试样中央 25mm 宽的区域为有效测试区域。3.7.8 预选最大钢球3.7.9 轻轻打片放球器,观察滚下的钢球是否在测试段内被粘住(停止移动逾 5s 以下) 。从大至小,取不同球号的钢球进行适当

6、次测试,直至找到测试段能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3.7.10 取上述最大球号钢球和球号与之衔接的大小两个球,在同一试样上各进行一次测试,以确认最大球号的钢球。3.7.11 正式测试,取 3 个试样,用最大球号钢球各进行一次滚球测试。若某试样不能粘住此钢球,可换用球号仅小于它的钢球进行一次测试,若仍不能粘住,则须按71473 重新测试。3.8 测试结果3.8.1 测试结果以钢球球号表示。3.8.2 在 3 个试样各自粘住的钢球中,如果 3 个都为最大球号钢球,或者两个为最大球号钢球,而另一个的球号仅小于最大球号,则测试结果以最大球号表示;如果一个为最大球号钢球,而另两个钢球球号仅小于最大球号,则测试

7、结果以仅小于最大球号的钢球球号表示。二持粘性的测试方法1.定义:持粘性:沿粘贴在被粘物上的压敏胶粘带长度方向垂直悬挂一规定重量的砝码时,胶粘带抵抗位移的能力。用试片移动一定距离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移动距离表示。2. 试验装置2.1 持粘性测试仪(如右图济南铭威检测生产的 CNY-3) 由可调水平的底座和悬挂、固定试验板用的支架和计时装置组成。试验架应使悬挂在支架上的试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2.2 试验板试验板厚 1520 mm,宽为 4050 mm,长为 60125 mm。试验板材质为 GB/T 32801992 规定的 0Cr18Ni9 或 1Cr18Ni9Ti。试验板表面用 JB/T 7

8、4991994 规定的粒度为 P280 的耐水砂纸,先沿横向轻轻打磨,在整个板面上磨出轻度痕迹,再沿纵向均匀打磨,除去这些痕迹。使用次数频繁及长期没有使用后,应再打磨后使用。试验板表面有永久性污染或伤痕时,应及时更换。2.3 压辊2.3.1 压辊是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括橡胶层)约 84 mm,宽度约 45 mm 的钢轮子。2.3.2 包覆橡胶硬度(邵尔 A 型)为 805,厚度约 6 mm。2.3.3 压辊的质量为 2 000 g50 g。2.4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2.4.1 清洗剂:环已烷、汽油、乙醇、异丙醇、甲苯等适用的试剂级或没有残留物的工业级以上溶剂。2.4.2 擦拭材料:脱脂纱布、漂

9、布、无纺布等擦拭时既没有短纤维掉落也没有短纤维拉断的柔软的织物,并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2.5 加载板、连接销和砝码2.5.1 加载板:材质、尺寸、工作面表面要求同试验板。2.5.2 除非另有规定,加载板、砝码及两者的连接销的总质量为 1000g10g。3. 试样除去胶粘带试卷最外层的 35 圈胶粘带后,以约 300 mmmin 的速率解开试样卷(对片状试样也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 ,每隔 200mm 左右,在胶粘带中部裁取宽 25 mm,长约 100 mm 的试样。除非另有规定,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试样解卷后,除拉伸变形较大时,允许有不大于 3min 放时间外,一般应立即裁取

10、试样,进行测试。试样的粘贴部位不允许接触手或其他物体。4.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41 状态调节:制备试样前,试样卷(片)应除去包装材料,互不重叠在在温度为 232,相对湿度为 655的条件下放置 2h 以上。42 试验环境:接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5. 试验步骤5.1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将其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经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清洗以后,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5.2 在温度 232,相对湿度 655的条件下,按图 2 规定的尺寸,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用压辊以约 300 mm/mi

11、n 的速度在试样上滚压。注意滚压时,只能用产生于压辊质量的力,施加于试样上。滚压的次数可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加以规定,如无规定,则往复滚压三次。5.3 试样在板上粘贴后,应在温度 232,相对湿度 655%的条件下放置 20 min。然后将试验板垂直固定在试验架上,轻轻用销子连接加载板和砝码。整个试验架置于已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环境下的试验箱内。记录测试起始时间。5.4 到达规定时间后,卸去重物。用带分度的放大镜测出试样下滑的位移量,精确至01mm;或者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脱落的时间。时间数大于等于 1h 的,以 min 为单位,小于 1h 的以 s 为单位。6.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以一组试样的位移量或

12、脱落时间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三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1. 定义剥离强度: 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胶接试样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载荷。用 kN/m 表示。2. 试验装置2.1 压辊(如图 1 所示)2.1.1 压辊是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包括橡胶层)约 84mm,宽度约 45mm 的钢轮子。2.1.2 包覆橡胶硬度(邵尔 A 型)为 805,厚度约 5mm。2.1.3 压辊的质量为 2000g50g。2.2 剥离强度试验机(如右图济南铭威检测生产的 DLS-1)2.2.1 剥离强度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载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 1%。试验机以下降速度300mm/min10m

13、m/min 连续剥离。2.2.2 剥离强度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3. 试样3.1 胶粘带:胶粘带宽度为 20mm1mm,25mm1mm 两种,长度约 200mm。3.2 试验板(见图 2):试验板长度为 125mm1mm,宽度为 50mm1mm,厚度1.52.0mm。试验板材质为 GB/T3280 规定的 0Cr18Ni9 或 1Cr18Ni9Ti1。试验板表面用JB/T7499 1994 规定的粒度为 P280 的耐水砂纸,先沿横向轻轻打磨,在整个面上磨出轻度痕迹,再沿纵向均匀打磨,除去这些痕迹。试验板使用次数频繁及长期没有使用后,应再打磨后使用。试验板表面有永久性污染或

14、伤痕时,应及时更换。试验板如使用PVC、ABS、PE 材料时,其材质及表面情况可在试验报告中说明。3.3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3.3.1 清洗剂:环己烷、汽油、乙醇、异丙醇、甲苯等适用的试剂级或无残留物的工业级以上溶剂。3.3.2 擦洗材料:脱脂纱布、漂布、无纺布等在使用中没有短纤维掉落的柔软织物,并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4.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4.1 状态调节:制备试样前,试样卷(片) 、试板应在温度为 23C2C,相对湿度为65%5%条件下放置 2h 以上。4.2 试验室温度为 23C2C,相对湿度为 65%5%。5. 试验步骤5.1 用擦拭材料沾清洗剂擦拭试验板,然后用干净的脱脂纱布

15、将其擦干,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直至板的工作面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清洗后不得用手和其他物体接触板工作面。5.2 用精度不低于 0.05mm 的量测量胶带的宽度。5.3 在制备试样前,先撕去外面的 35 层的胶粘带,然后再取 200mm 以上的胶粘带(胶粘带粘合面不能接触手或其他物质) 。并把胶粘带与清洗后的试验板粘接。在试验板的另一端下面放置一条长约 200mm、宽 40mm 的涤纶膜或其他材料,然后用压辊在自重下以约 300mm/min 的速度在试样上来回滚压三次(试样与试验板粘合处不允许有气泡存在) 。5.4 试样制备后应试验环境下停放 2040min 后进行试验。5.5 将试样自由端对

16、折 180,并从试板上剥开粘合面 25mm。把试样自由端和试验板分别夹在上、下夹持器上。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致。试验机以300mm/min10mm/min 下降速度连续剥离,并有自动记录仪绘出剥离曲线。5.6 双面压敏胶粘带与不锈钢板或其他材料粘接时,先撕去双面胶粘带外面的 35 层,然后再取 200mm 以上胶粘带粘贴在聚酯薄膜上,然后再剥去另一面的隔离纸按第5.3、5.4、5.5 规定进行试验。5.7 测定单面压敏胶粘带或双面压敏胶粘带与薄片、薄膜等材料剥离强度时,先将薄片、薄膜等粘贴在钢板上,然后按第 7.3、7.4、7.5 规定进行试验。6. 试验结果6.1 取值范围在记录曲线中,曲线 AB、CD 部分不计入试验结果(见图 3) 。按剥开后的 2080mm 之间的距离(BC 部分)计算。6.2 求积仪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