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讲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8131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ppt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ppt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ppt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ppt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讲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有研究表明,我国 19921997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额和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造成的耕地占用量增加一个单位面积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额为 277 个单位 ,而在 19801984 年间,这个数字仅为1.575。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土地资源管理结构和布局将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 ,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及集约程度也将大大提高。对土地资源管理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改进将会引导区域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作为依据。 当前土地使用中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第一,土地

2、利用无规划,大量土地被浪费。一是乡镇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首先是多占土地。分散在偏远乡村的企业要配套解决道路、水源、仓库、通电等设施,形成各自独立的“小而全”低效率配置,土地的直接利用率很低;其次是进一步分割农田,使本来规模不大的田块更加分散化,小型化,甚至成为夹杂在工厂或房屋之间的遮阴田、边角田,受到严重的污染。这对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十分不利。二是圈大院,晒地皮现象屡有发生。有的乡镇为搞活流通,不进行经济论证,盲目建集贸市场,随意性很大,先建后批,不批而建,批少占多。三是临近村庄调整土地困难。农民宅基地经批准后,由于村镇建设无规划预留地,擅自建

3、在农户自己耕作的良田里,并随意扩大宅基地的面积,调整土地困难。第二,土地隐形市场滋生,集体土地资产流失。一是集体土地自发进入非农土地市场流转。有的以土地入股形式与国有企业联营,有的将土地以每亩数千元上万元的价格租给个体企业主。新建企业为避免交耕地占用税,私下与出租土地的农户订立协议,宁可常年支付“地租” ,而不愿一次性缴纳耕地占用税,造成权属管理混乱和土地资产流失。二是农民个人间承包土地的转让渐多。在受让双方并不迫切需要土地时,转让者仅请求其承担国赋税费;在受让方确需土地时,转让方要求其再付给约定的“租用金” 。这种转让大多未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和过户,所有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体现。三是宅基地

4、交易。当申报建房户需在他户的近村承包地上建住宅时,除用自己距村较远的承包地与之进行调整外,还需附加一笔数额不等的费用,这部分利益全部落在调整者之手。第三,使用权流转受阻,土地利用率不高。一是“早晚农业”或“星期天农业”现象普遍。一部分农民在发展第三产业和其它方面确有特长,但却不善于或不热心经营种植业。而转包、出租收益又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造成土地荒芜还要收荒芜费,有的干脆送给亲友种植,承包地实际成了农户的包袱。二是种植能手想利用土地“大做文章” 。一部分种植能手苦于自己使用的土地少,无法利用农业机械搞规模经营。有的担心治安无保障,不愿多包地搞种植业;还有的担心政策不稳定,不敢多包地。三是耕地块

5、零星,不利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承包时大多按远近、好坏搭配,大田块都被切成了小块。这样的地块难以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功能发挥最佳效益,多数农户添置了农业机械也施展不开。而且农民大多怕“肥水流入他人田” ,不愿增施有机肥,其后果导致土壤性能劣化,地力下降,抗灾能力减弱。第四,种植结构难控制,粮播面积减少。主要是建设占用耕地。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市场决定论。目前,国家在基本开放农业生产的同时,强调保护粮食生产,单纯依靠提高特产税率来抑制果品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保护而使粮食生产兴旺发达,也没有因抑制而使果品等面积下降。2008 年全国减少耕地 373.4 万亩,农业结构调整

6、减少耕地 37.4 万亩,占耕地减少总量的 10%;我省减少耕地6.52 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 1.37 万亩,占耕地减少量的21.05%。二是市场饱和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由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农业生产主要靠市场供求规律来调节,农民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主要依靠市场决定。比如,一些地方提出“要致富,栽果树”的口号,确定每户每村几年之内发展多少亩果树生产基地,没有认真分析这批果树盛果时期在当地及至全国果品市场的容量。加之农村信息不灵,农民的经济意识不强,往往产品成熟时市场已饱和。对策思考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第一,采取综合措施,切实保护

7、耕地。一是建立耕地开发基金,用经济手段强化耕地保护。制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缴纳土地开发基金的办法,依法征收土地开发基金,利用征收到的开发基金和土地出让返还资金,由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宜农或宜建用地开发。二是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用行政措施落实耕地保护。要将落实土地基本因素、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耕地面积等纳入考核,每年就批准下达的耕地保护面积、耕地占用控制、土地开发复垦计划等指标如实核实。三是建立永久性的基本农田基地,用法律手段完善耕地保护。规划中要明确指出:哪些城镇,村庄须以内部挖潜,而控制外延式发展;哪些要扩大规模,近期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确定经济发展区、居住区、文化设施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

8、小康”工程的砖木结构住宅建设,不宜铺新摊子再占耕地,可利用旧庄改造,提高容积率。第二,强化控制管理,执行土地利用规划。 一是制定合理的村镇建设规划。这是目前家庭承包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二是制定完善的农用土地利用规划。应结合我镇实际,划分为三类: 旱涝保收田,以种粮为主,划为基本农田;缓坡旱地,适当发展林业;易旱的山脚田,适宜种植果树。第三,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地使用效益。一是土地租赁。在农村二、三产业较发达的地方,村集体将土地连片划分一定规模的面积,实行公开租赁招标,通过市场竞争和方式重新分配土地使用权。二是反租倒包。村集体将已包出的土地,从经营其他产业的农户手中租回,再重新发包给种田能手

9、,经营者以承包费的方式向集体交纳地租。三是“四荒”地拍卖。村集体组织可以打破区域界限、身份界限,公开拍卖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资源并坚持谁购进、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第四,以市场和政策引导农民调整用地结构。政府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把农民逐步推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和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方式也要随之转变,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宏观调控,把每年下达的农业结构调整计划分解到村、户。二是号召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用地。农民在进行山区农业开发时,要以调整并优化林业结构入手,确立主导产业,走“山外找市场,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高效”的路子。 三是引导农

10、民生产,使之符合市场需求。对城乡结合部规划区的集体土地,合理征并为国有土地。如政府因一时资金不足而无法对“农转非”人员的生活有恰当安排,则可将国有土地无偿借给“农转非”人员种植,并实行收入归种植户所有,待建设真正用地时按规定进行一次性补偿。第五,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保障农业稳步发展。 一是规范承包土地的合法流转。尽快制定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转让、出租、抵押、入股、拍卖、承包等活动的法律规定。二是促使土地使用权正常流转。利用土地现状调查结果,搞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初始登记,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建立每年一次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制度,依法维护所有权主体与使用主体的权益,及时制止不正当

11、的土地交易行为。三是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各村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用土地使用合同的变更、解除、转包必须通过村集体组织,依法定程序办事。第 2426 张幻灯片不变-第二,土地市场流转失范。一是非法转让、转包、出租土地。大量转租土地未经土地管理部门认可就私自转换土地使用用途,用租赁的土地建企业、度假村、游乐场等。二是直接出卖。直接出售土地给个人用作修房盖屋或者用作墓地,或者出售土地给一些以泥土为生产资料的个体私营企业,如砖坯厂等,大量土地被挖掘,土壤表层被严重破坏。三是变相出卖土地。以买卖房屋、林木为名掩盖买卖土地的事实,这不仅造成国家收益的减少,而且大量的农业用地被破坏或者转作非

12、农用途,使本来就短缺的土地资源雪上加霜。第三, 土地权益纠纷上升。一是农民和村委会之间的矛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到位,违法收回农民土地经营权,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土地,或者多留村干部掌握的“机动地” 。二是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民私下不规范流转土地造成的纠纷,以及子女之间围绕土地特别是宅基地的继承导致的冲突。三是农民和有关部门之间的矛盾。非法征占土地、改变农业用地用途以及强行以租代征。针对我国在利用农村土地发展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解决措施:第 29、30、31、32 张幻灯片结合我镇的镇情,考虑到我镇隶属农业大镇,农业农村工作始终是洋坪的中心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土地

13、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为此,特选取马渡河村柑橘产业为例子,谈谈对洋坪镇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第 34 幻灯片-一、基本情况第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镇结合“双低”改造项目,采取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合作经营等方式,已建成马渡河村平头山、九里岗村云盘岭、左家坪村寺坡、双路村玉皇山等 9 个柑橘园区,集约种植面积约 3.5 万亩,培育 10 亩以上大户达 300 余户。第二,产品加工逐步延伸。为顺应市场潮流和自身发展的需求,2006 年马渡河村建立全镇第一个柑橘打蜡厂,当年加工柑橘 500 吨,2008 年投资 60 多万元进行扩建,去年分类加工、统一包装销售柑橘 1000 多吨,

14、有效的提高了柑橘的外销品质、产品效益。第三,技术服务不断增强。坚持每年邀请市县柑橘专家到主产村进行专题讲座,安排技术员分片区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服务,累计培训农户 1 万多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 3 万多份。2010 年创建的马渡河枧河柑橘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社员”的管理服务模式,实行“六统一”管理标准,辐射带动周边 3000 多农民从事柑橘产业相关发展。 第四,销售渠道逐步稳定。以柑橘合作社为纽带,将分散柑橘有效集中,进行分类定级、统一销售,销售市场日益拓宽。2007 年,马渡河村组织营销队伍,逐步打开销售市场,产品远销陕西、东北等省市,并建立了长期、固定的销售渠道。2010-2011 年

15、,东北客商驻马渡河村收购柑橘,两年收购周边柑橘达 4800 余吨。第五,财政扶持力度增大。认真落实柑橘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逐年加大对柑橘产业扶持力度。从 2008 年开始,全镇对大苗假植每亩扶持 3000 元、村级新建 500 亩连片基地扶持 1 万元、大苗移植20 亩以上的大户奖励 500 元。截至目前,全镇柑橘园区建设累计投入 1.25 亿元,硬化道路 23 公里、沟渠 100 多公里,新建蓄水设施约 2000 余方、灌溉管网 3500 米。通过集中投入,柑橘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基地内交通作业、提水蓄水等现代农业设施已全建成。二、当前存在的问题第 36-37 张幻灯片不变放第 38 张幻

16、灯片-请看龙州县果农规模种植沙糖桔的视频,想想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第一,建好板块基地,推进柑橘生产标准化。一是着力抓好新园开发。大力实施“双低”改造和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整理项目新增园地,一律用于发展柑橘生产,并按照建园标准,高质量建设新板块、新基地;二是着力抓好老园改造。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资金整合机制,通过整合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或资金,着力解决道路硬化、灌溉渠系、抗旱水池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三是着力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合作等方式,引导、鼓励有资金、技术支撑的大户承包经营和专业合作社统筹经营,确保基地范围内投入的持续性和管理的高效性;四是着力推进标准生产,由合作社制定统一的生产规格、重量、颜色等产品标准,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之路。第二,培育发展主体, 推进柑橘发展多元化。一是加大柑橘产业大户力度。通过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培育出柑橘种植大户;二是加大柑橘合作组织培育力度。引导全镇柑橘种植大户建立柑橘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