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381117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新文化运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内容标准】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标准】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选择题1 (2015江苏盐城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答案】B2 (2015江苏扬州5)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陈独秀、

2、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 BC D【答案】A3 (2015江苏泰州3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C变法维新 D民主科学【答案】D4 (2015江苏徐州17)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

3、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 ”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答案】B5 (2015山东泰安1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B6 (2015山东烟台6)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答案】C7

4、 (2015四川内江5)距今年 100 周年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爆发 B新文化运动兴起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B8 (2015海南省5)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答案】B 9 (2015湖北十堰18)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陈独秀” 、 “新青年 ”、“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C 10 (2015福建福州8)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

5、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答案】B10 (2015贵州铜仁18)2015 年是新文化运动 100 周年,新文化运动高举_和_的大旗,促进人们更加积极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 )A民主与专制 B科学与愚昧C新文学和旧文学 D民主和科学【答案】D 11 (2015乌鲁木齐6)在某校八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D12 (2015福建厦门11)新文化运动

6、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自由和平等 B民主和法制C自由和科学 D民主和科学 【答案】D13 (2015广西玉林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一提倡( )A开启了新文化运动 B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答案】D14 (2015黑龙江大庆8)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虎门销烟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 C D【答案】A15 (2015山东济宁五四制8)右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

7、的是( )新青年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 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这次运动也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A B C D【答案】A16 (2015湖北鄂州15)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答案】C17 (2015天津市8)提倡新文学,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与这一主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8、(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C18 (2015山东聊城11)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关于某运动的一张卡片(见右图) 。该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C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答案】A19 (2015山东临沂12)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A陈独秀 B鲁迅C李大钊 D聂耳【答案】B20 (2015广东省8)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 8 表的、处填写最佳

9、答案( )A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 B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C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 D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答案】A21 (2015山东济南7)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答案】B22 (2015广西来宾1)100 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民报 B 新青年 C 每周评论 D 中外纪闻【答案】B23 (2015广东茂名33)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民权 民主 科学 自由A BC D【答案】C

10、二、填空题24 (2015山东济宁六三制一)1840 年, 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肆意劫夺。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 国家。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一边顽强的抗争,一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 世纪 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 的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的浪潮。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

11、解放的风暴。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答案】1英国 辛丑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化 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制度) 1915。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 A,错误的填涂 B 25 (2015江苏苏州2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高举“民主” “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 【答案】A四、辨析题26 (2015四川成都25) (12 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 3 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核心价值观念?(1 分)该党派的创始人是谁?(

12、1 分)(2)写出图 4 所示文献的名称。 (2 分)简要概括它所表达的主要民主思想。 (2 分)(3)图 5 所示刊物创办于时?(2 分)由此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2 分)(4)图 6 是 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户农户签署的“包干到户”合同书。该合同书的签订,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时代精神?(2 分)【答案】25 (12 分) (1)儒家(1 分) ;孔子(1 分)(2)文献名称:人权宣言 (2 分)民主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或“主权在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每点 1 分,任答 2点 2 分)(3)创办时间:1915 年(2 分)核心价值追求:民主、科学(2 分)(4)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或“敢为天下先,勇于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