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79297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5 页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电信号称为( ) 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2人患急性肠胃炎时,往往会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 )A失水过多 B炎症造成人体吸收糖类减少C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无机盐(如钙) 减少D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氨基酸减少3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就是膜电位为零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4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

2、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5人在发高烧时消化能力往往下降,其原因最可能是(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6下图所示,如果 a 接受适宜刺激,则 ()。A不会引起 e 收缩 B神经细胞 b 与 d 的兴奋是同步的C在 c 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一般情况下,e 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

3、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试卷第 2 页,总 5 页8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 B 和 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 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9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 a 点不能引起 c 处电位变化 Bb 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Cc 的末端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Da、 b

4、、c 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10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 b 物质有关B在 c 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 会与水面接触11若在图 1 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进表方向一致) ( )A BC D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膜内外电位的变化产生( ) 。A电荷 B局部电流 C电势 D局部电场试卷第 3 页,总 5 页13 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

5、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14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5人体缩手反射弧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A.甲处神经受损,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B.甲处神经受损,可以感觉到刺激C.乙处神经受损,不能感觉到刺激 D.乙处神经受损,能够条完成缩手反射16下图为某反射弧的示意图,a、b 为微型电流计 F 的两极。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B兴奋从 B 传到 D 的

6、过程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刺激神经细胞 C,细胞 E 产生反应,该过程可称为反射D刺激 b 处,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17下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 S 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刺激后,效应器发生反射活动试卷第 4 页,总 5 页18世界杯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19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是A刺激 B反射弧 C反射 D兴奋20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

7、神经肌肉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 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 A、B、C、D 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21人的手突然被针刺了一下,人体会( )A.先感到疼痛,再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痛C.疼痛和缩手同时发生 D.只缩手,不会感到疼痛2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脑 C.脊髓 D.神经节23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A.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和轴突C.细胞体和突起 D.细胞质和细胞膜24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和效

8、应器25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26下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 E 表示感受器、A 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处进行电刺激,则在 A、E 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 处 进 行 电 刺 激 , 则 该 处 膜 内 电 位 将 由 正 电 位 变 为 负 电 位C处进行电刺激,则 B 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 C 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27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

9、,对该电位变化不正确的表述是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 BNa 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 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试卷第 5 页,总 5 页28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可能分布于机体的同一个器官B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C用电刺激传出神经使效应器产生的反应即反射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内分泌器官不可能是效应器29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 )A细胞膜对 Na 通透性增加,Na 内流B细胞膜对 Na 通透性增加,Na 外流C细胞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K 内流D细胞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K 外流30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若没

10、有反应,医生让其踢腿,病人可以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A B C D答案第 1 页,总 6 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选 C。考点:本题考查电信号,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2 C【解析】试题分析:人患急性肠胃炎时,常伴有呕吐,其过程中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其中就有很多钙的流失,钙少了就会引起抽搐现象。考点:本题考无机盐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 D【解析】试题分析: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并不是零电位,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与钾离子外流有关,故 A、B 错误;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并不进入突触后膜,而是与

11、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使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使后膜产生兴奋,故C 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 B【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膜内外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而产生兴奋后变为内正外负。故 B 对。考点:本题考查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兴奋的产生的过程,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 C【解析】试题分析:发高烧体内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体温升高,酶失去了最适温度,活性降低,故选 C。但并不是完全抑制,故 B 错误,温度升高体温调节系统并未受到破坏,故 D 错误。考点:本

12、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联系综合运用能力。6 C【解析】试题分析:与 a 相连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故是传入神经 a 应是感受器,故 A 错误。神经细胞 b 和 d 经过了突触,在突触处兴奋传递因为信号的转变有延长的现象,故 b 比 d 快,故 B 错误。c 处有突触会有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故 C 正确。一般情况下,e 中消耗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的分解,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7 D【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是双向传递,在突触之间是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图中

13、只能由乙传递到甲,故刺激 A 甲发生一次偏转,而乙因为有突触的存在不会发生偏转,故选 D。考点:本题考察兴奋的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8 BD答案第 2 页,总 6 页【解析】试题分析: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兴奋状态指受刺激后,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所以图中兴奋的部位是 A,A 错误;局部电流是从正电荷到负电荷,图中箭头指向都符合,B 正确;兴奋传导的方向和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应该是双向的,即 AB,AC,C 错误;D 正确;答案是 BD。考点:本题考查神

14、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A【解析】试题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兴奋可以沿反射弧依次传导,图中反射弧的顺序是 abc,所以刺激 a 点可以引起 c 处电位变化,A 错误;神经元就是一个细胞,神经元之间的液体是组织液,所以 b 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B 正确;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轴突末梢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C 正确;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D 正确;答案是 A。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 a 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b 是横跨(贯穿)细胞膜蛋白质,即可能是载体蛋白,c 是磷脂分子的亲水端,d 是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e 是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糖蛋白,由此可以确定上侧是细胞外。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