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学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7423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窗》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窗教学设计学校: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姓名:顾晓敏年级:五年级教学素材:天窗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 。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 )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

2、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目标: 1. 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 10 个生字。2. 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课型方式:要素组合方式课时形态:标准课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指名学生分自

3、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的慰藉。”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

4、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揭示课题,(3)初读课文(8)再读课文(8)细读体会(15)拓展积累(6)概况一的慰藉。板书设计天窗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看(仔细观察)想(合理想象)教学反思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但蕴含深刻。在教学

5、中,我注重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读为本,读练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解决问题,能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实际。一堂课书声朗朗,效果较好。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抓住课文中这一中心问题,我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引导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学生读书热情高涨,通过读书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朗读能力。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更能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从而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教学中我还多次采取两种方法:其一,可以让学生读书提问,然后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其二,学生自读课文批注,然后交流学习体会,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差异、取长补短、理解课文。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前沿,教师的讲课粗略了,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增加了,思考和口语表达的机遇增多了。同时,这堂课下来,我领会到了教学时要渗透体现写作。课文中“想象”部分是重点,学生通过去掉“想象”部分对比阅读体会到了“想象”在生活和写作中的作用,但这还是表层的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练笔的环节,让学生看天窗,思考通过天窗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到什么?用笔写下来,这是对“想象”的学有所用,是深层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