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7325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辅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简 明 中 国 古 代 史 期 末 复 习 辅 导2002.9一、说明简明中国古代史是为文科学员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提出“全面复习,重点把握”的原则。希望有关教师和同学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期末闭卷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题型有五类:(一)填空题(二)选择(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二、复习范围及要求第一编 原 始 社 会 第一章 原 始 社 会 一般掌握 原始社会分期。主要文化遗存的大致情况: 一、原始群前、后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的名称,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的时期,婚姻状态。 二、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文化遗存的名称,发现地点或分布地区,

2、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态。三、从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看“劳动创造人” 。四、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第二编 奴隶社会 第二章 夏 商 一般掌握 一、夏朝和商朝的社会性质。 二、商代文字的大致内容。 三、了解禹、启、汤、盘庚。 第三编(上) 封建领主制社会 第三章 西周 春秋 战国 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国。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秦孝公在位时,决心彻底改革,于是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制定二十级爵,即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

3、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位的人中选用。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县设立令以主县政,设丞以辅佐县令,设尉以掌军事。实行什伍制度,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即在全国内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准许民间买卖土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社会方面:主要是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意义:这次变法促使秦国的国势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重要名词: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各大国都争当霸主。一般认

4、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实际上宋襄公想称霸却未做到。而吴、越两国却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初税亩:公元前 594 年,鲁国的一次赋税改革。开始实行以亩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上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李悝改革: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家的创始人,于公元前四百年左右被魏文侯任用为相,在魏国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 “尽地力”、 “善平籴” ;制定法经 。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五经:是诗 、 书 、

5、 易 、 礼 、 春秋五部书的合称。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3 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 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 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 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 春秋是我国最早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一般掌握 一、西周分封制的基础、具体方式(层层分封) 、主要封国的名称、地点。 二、井田制的性质和含义。 三、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的大致经过。 四、平王东迁的大致经过和意义。 五、春秋五霸的名称(一般说法) 。最先称霸者。 六、邗沟的开凿者、地点、意义。 七、战国时期金属货币的种类及流行地区。 八、都江堰的开凿者、地点、作用

6、。 九、诸予百家中的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十、 左传的性质和作者。 十一、 楚辞的大致内容、主要作者及其代表作。 十二、了解管仲。 重要名词 初税亩 李悝改革 五经 第三编(下)封建地主制社会第四章 秦汉重点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权形式及其影响。内容:确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国家大权。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的政务。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套制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

7、措施。政治方面:建立中朝。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就重用身边人员,以他们为主,组成“中朝”,原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把“中朝”作为决策机构。设置刺史。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另外,还在国都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和附近七郡。颁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国由于众建列侯而越分越小,中央的直接辖地不断扩大。又制定了附益之法,不许诸侯招结宾客,限制他们的活动,不准参与政事。严刑峻法。增加律条,重用酷吏,以加强中央集权。军事方面:在征兵之外组建了侍从皇帝的期门、羽林、孤儿等三支待从军。招

8、募职业兵组成保卫京师的禁卫军,由八校尉率领。文化方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儒家思想加强思想统治。财政方面: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连年进行战争,物资粮饷耗费严重,国家困难。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需要,汉武帝进行了财政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改革币制;总一盐铁;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名词:焚书坑儒:文景之治:西汉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到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昭君出塞:昭君姓王名嫱,汉元帝时宫人。公

9、元前 33 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内附,请求和亲。王昭君自请远嫁匈奴,即“昭君出塞”。此后汉、匈长期友好相处。王昭君和她的亲属三代人都曾为汉匈和好作出过积极贡献。 班超 司马迁与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内容是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间的史事,体裁分为本纪、表、世家、列传。本纪是君主的传记,表按年代列举主要史事;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与汉书: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所撰。全书分纪、表、志、列传等部分,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二百三十余年间的史事人物,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他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

10、有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被后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妇科、内科等多种常见病。它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一般掌握:秦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大致情况。秦修长城的起始地点。匈奴的分布地区。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领导人、主要战役、地点。七国之乱的原因。张骞通西域的大致情况。代田法的大致内容、推行者。王莽改制的大致情况。绿林赤眉起义的地点、领导人。党锢的大致经过。黄巾起义的领导人、口号、利用宗教的名称。了解张衡、王充和蔡伦。第五章魏晋南北朝重点掌握: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演变情况。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内容、意义。重点名词:九品中正制:三国时魏国曹丕为了取得世家

11、大族的支持,实行的选官制度。规定,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防本地的人士,按品德和才能优劣评定为九个品级,政府根据品级高低,任命他们担任官职。助长了世家大族势力的增长。户调式淝水之战:公元 383 年,前秦皇帝苻坚率九十余万大军南下,企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两军在肥水激战,前秦大败。苻坚逃回北方。此后形成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齐民要术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所撰地理学专著。全书系为东汉桑钦所撰水经一书作注,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一千几百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又详记所经地区、山陵、城邑、关津等的地理、历史情况,以及名胜古迹等,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

12、地理名著。一般掌握:官渡之战的大致经过、意义。赤壁之战的大致经过、意义。曹魏屯田的大致内容。八王之乱的大致情况。五胡的名称。“王与马,共天下” 的含义。孙恩、卢循起义的大致情况。六镇起义的大致经过。南朝北朝的更替情况。建安文学及代表性人物。主要石窟寺的名称、年代、地点。了解祖逖和桓温。神灭论、水经注的作者。了解玄学。第六章 隋唐五代重点掌握: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内容。例如,简述唐代三省六部制 唐代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

13、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官吏的考核任免、户口和赋税、礼仪制度、军政、法律、刑狱、水陆工程等。各部长官为尚书。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唐代府兵制的主要内容唐代科举制的内容、作用。贞观之治主要内容。李世民即位后,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 23 年,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让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重视对人才的网罗,重视科举制度,善于纳谏。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

14、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贞观之治” 。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事”。两税法的背景、内容、意义。重要名词: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1 分,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厉精图治,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2 分。因而这个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武则天通典:唐代杜佑所著。是我国第一部政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代宗时。对每一个制度的记载都原原本本,比较详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并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纂方法。史通: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著作,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著。书中对过去的历

15、史著作加以总结,指出其得失利弊,并且提出自己修史的主张和见解,这部著作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安史之乱:755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叛军的烧杀抢掠,激起各地军民的抵抗,叛乱持续8年。它使北方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唐朝中央政权的力量日益削弱,逐步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一般掌握:隋炀帝创立科举制。纳谏、进谏。大运河的起始地点、各段名称和起止地点。隋末农民大起义中首先起义者、三大农民起义军的名称、领导人。安史之乱的大致经过、结果。牛李党争的代表人物。渤海国的建立民族、地点。后周改革的主持者。陈桥兵变的大

16、致经过。了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了解玄奘、鉴真。了解耶律阿保机。唐代、五代的大文学家、大书画家的姓名及代表作。茶经。第七章 宋辽金元重点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及其结果。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元朝为了制造民族矛盾,对人民分而治之,以巩固其统治,把各族人民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是占统治地位的等级,拥有种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为第二等,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北方汉人为第三等。南人(南方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为第四等,地位最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失败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固然是反对派势力过于强大,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次变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所谓变法只是对封建统治的某些环节做部分改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