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5680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合库存管理的四种实现形式1 引言联合库存管理是建立在供应链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库存管理策略。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相比,它在机制上更加重视库存责任和权力在供需双方之间进行分担和分享,力求预防和规避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环境下的权责失衡和“牛鞭效应” 。从实现机制的层面上分析,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在实际应用时,主要有四种实现形式、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货存第三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客户铺地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它们在适用范围、运行机理和实现机制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应当辩证分析,合适选用,不可一概而论。2 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是需求方通过供应方

2、支付定金、或预付货款、或者提供保证金等形式,获得预定的某个时间的一定数量的货物所有权。但该批货物在当前没有实际交付需求方,而是存放于供应方,由供应方负责管理。根据双方约定,或者需求方案照约定的提前期提出交付请求时,由供应商按照需求方的需求家户进行补给,并承担货物交付前和交付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数量、交付期等风险。因此,这种实现形式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所有权转移为基础的供应链委托代理,体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2.1 适用范围和运作机理分析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是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发展,使供需双方责任与权利更加平衡,避免了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环境下供应商不确定风险单方面放大现象,因此是在供

3、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一种联合库存管理策略。这种形式有利于需求方采用定期订货模式和定量模式,简化订货流程,从而可以获得质量、成本、交付期的保证,避免质量责任风险和库存过量风险;同时有利益供应方合理进行生产计划优化管理,实现按单生产,可以有效地规避“牛鞭效应”和应收账款风险,增强计划的准确性和资金周转效率。但供应方会承担质量风险、交付不能风险、进项物料涨价风险;需求方会承担增加订单可能不能满足,取消订单丧失保证金的风险,采购物流跌价风险。这样就加强了在供应链委托代理基础上的约束机制,使责任和权利在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进行了分担和分享。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采用货存供方的联合库存管理的策略

4、对双方具有明显的好处:(1)如果供需双方合作关系比较密切;(2)供应方的供应能力较强,产品质量稳定,市场环境平稳;(3)需求方在一定时期的总需求量比较明确,并且适合进行连续补给。 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该实现形式并不具有优势,需求方应当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以应对需求:(1)距离远,每次批量较小,并且时间窗口狭窄,物流运作成本高; (2)需求计划不确定,并且时间窗口狭窄,供应方不能做到生产与供应的同步协调运作,不能及时保证对需求方进行联系补给;(3)供应方资源紧张和生产能力有限,或者市场环境不稳定,不能保证计划准时供应。2.2 实现机制分析为了有效降低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双方应当建立合作契约机制,

5、共同遵循合作原则、互惠双赢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应当尽可能采用物流信息技术,使供应链运行信息即时共享,稳定协调。建立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双方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权利和责任至关重要。在契约中供应方应当对需求方明确如下事项:(1)需求方的家户需求量应当明确,避免中途临时变更计划。这样,有利于供应方进行合理的生产排程,增强生产的计划性;有利于供应方制定合理的物料需求计划,避免物料库存过大;有利于供应方边生产边补给,见地生产成本,改善服务质量。(2)需求方的需求时间窗口应当明确,尤其是提前期和交付时间。因为时间窗口过于狭窄会增加供应方的供应难度和供应成本;时间窗口过宽则会倒置计划的不准确,容

6、易产生浪费。(3)需求方应明确约定定金或预付货款或保证金的形式及其数量,一级付款形式和要求。如果订货减少或者取消,则由需求方承担责任,有利于分担风险。同时为了规避需求方小批量多频次订货风险,需求方应当除了约定定金或预付货款或保证金的形式及其数量,还应当加强订货和补给时间窗口的制约。同时,需求方应当对供应方明确如下事项:(1)供应方应当按照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交付货物的质量进行保证。这样质量责任主要由供应方承担,需求方可以在质量方面强化对供应方的管理,有效预防和规避质量问题。供应方应当按照交付时间窗口约定进行交付,不能延误,也不能提前过早。如果条件允许应通过双方的合理生产排程进行连续补给。如

7、果供应方已经将货物用工装器具,或者按照需求方要求进行了合适包装,那么该批货物就可以直接运抵生产车间和指定零售点、终端点。这样需求方可以有效减少重复搬运作业,降低库存。 (3)供应方应当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分批进行补给。这样有利于需求方按照订单生产,避免产品挤压导致的库存损失和降价损失,也有助于供应方平衡生产能力。3 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是,根据契约,供应方将货物存放于需求方,由双方或供应方负责货物的日常管理,按照需求方需求计划进行连续补给,在约定时间进行核算。供应方承担质量责任,需求方承担支付责任;库存中的自然毁损风险由双方约定承担,人为毁损风险由责任方承担。3.1

8、 适用范围和运作机理分析在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下,需求方通过将供应方按期报送需求计划,由供应方将货物送达需求方指定地方存放,保证需求方的满足。但该批货物并没有实际交付需求方,而是存放于需求方,由供应方或者双方负责管理,供应方拥有所有权。根据双方约定,由需求方领用,定期结算。这种形式有利于供应方采用定量订货方式,简化订货流程;供应方可以进行补库式生产,有效地规避生产过程中的“牛鞭效应” 。但在需求不足时会承担库存过量风险;在需求方信用不足时的资金损失风险。对于需求方而言,便于实现按单定制化生产,及时满足顾客需求;需求方可以获得质量、成本、交付期的保证,避免质量责任风险和库存过量风险,但会承

9、担供应方不确定性风险所导致的供应短缺。因此,如果需求方是供应方的主要客户,需求量比较稳定,且信用良好,那么,通过建立库存需方机制对双方而言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因为供应方可以获得稳定的订单,并且有利于采用定量订货模式,通过规模化运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需求方可以获得稳定的供应,实现就近连续补给,及时满足,从根本上规避补给风险。在大型制造企业之间、地区总代理制销售企业之间、生产和销售时效性强的情况下,这种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具有优势。3.2 实现机制分析为了有效降低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双方应当明确如下事项的基础上,建立合作机制。(1)合理设计安全库存量与再订货点。在设计安全库存量与再订货点时,既要保证需

10、求方满足,又要使供应方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和规模化补给有效地降低运作成本,因此它是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2)明确约定库存管理责任范围,明确约定库存管理责任计算方式,订立风险分担协议,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这是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的保障。(3)规范出库程序和操作流程,明确出库量计算方法,严格履行结算制度。这是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的关键。(4)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处理日常事务,及时化解矛盾,进行持续改善。这是保证双方权利,积极推定稳定合作的重要举措。(5)建立统一编码体系,实现条码互识兼容,实现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这是有效推行货存需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

11、式必要条件。4 货存第三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货存第三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施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选择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作为纽带和协调者,管理双方的供需关系的一种机制。从双方的角度上看,它实质上是一种业务外包形式。4.1 适用范围和运作机理分析在供应链管理活动中,两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到供需双方的有效合作。一种情况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担心将货物交付给下游的需求方之后不能按时收款,甚至收不到款;处于下游的需求方担心在付款后不能按时收货,导致短缺,或者收到的货物在质量、数量、包装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另一种情况是,由于需求方在供应链活动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如果他们采用倒推方式计算供应货物数量,往往会人为

12、增加供应方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迫切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合作信任问题,货存第三方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就是这种机制的良好表现形式。在货存第三方的联合管理形式下,第三方与供应方、需求方共同建立委托代理机制,以三种方式实现委托代理关系:(1)需求方可以直接向供应方采购,然后委托第三方安排运输,进行质检和库存管理,按要求进行库内加工,或生产准备,然后由第三方按照需求方要求进行连续补给和顾客服务。需求方分别向供应方和第三方结算。(2)需求方将订单直接下达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向需求方认可的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安排运输,进行质检和库存管理,由第三方按要求进行库内加工,或生产准备,并进行连接补给和一体化顾客服务

13、。需求方向第三方结算,第三方向供应方结算。(3)供应方根据需求方的区域分布、一定时期的需求量规模,在需求方附近选择第三方,并委托其进行库存管理和其他物流服务,接受合格需求方的定单,安排运输,进行顾客服务,负责收款。第三方与供应方、需求方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是实现货存第三方的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的重要前提。合格的第三方可以整合供应链作业,见地运作成本和改善顾客服务,实现供应链运作一体化,提高供应链柔性,因此不仅可以规避供应方、需求方的交易风险,而且可以见地交易成本,并改善物流服务,使需求方能够实现订单化生产或顾客化营销,使供应方集中资源管理核心业务。但是,如果第三方选择不当则会增加双方的风险成本,加剧三

14、方的博弈。因此,建立三方合作与约束机制是发挥这种形式优势的前提条件。4.2 实现机制分析为了有效见地风险,建立三方合作约束的有效机制,双方应当共同选择良好的第三方合作伙伴。(1)组成跨企业职能的团队,共同选择第三方,并在选定第三方后将其纳入团队进行管理;(2)共同设定服务目标;(3)明确三方权利与义务;(4)共同制定作业流程和作业准则,尤其是需求计划确认、发货指令、收货回款确认等作业流程和作业准则应当具有可操作性;(5)建立冲突解决机制和持续改善机制。5 客户铺地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在销售管理活动中,企业并不能准确地知道它的客户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什么时候需要多少的产品。但是,一旦客户需求确定

15、,那么留给供应方的时间窗口就非常狭窄了。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供应方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职能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需求点设立库存,快速满足其不确定性需求;二是快速配送,满足不确定性需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供应方都会遇到两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高成本、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供应方迫切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既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够使成本合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客户铺地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就是实现这种机制的一种良好选择。5.1 适用范围和运作机理分析客户铺地的联合库存管理形式是,供应方通过对客户进行评价,选择市场能力强且信用良好的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一定规模的货物以“铺底”的形式交付给客户进行管理和流通。

16、在合作期间内,供应方免费将铺底货物提供给客户,客户则对铺底货物分则管理,承担人为损失风险。比如在合作期间,供应方将 50 万元的货物免费提供给主要客户(大客户) ,客户免费适用这 50 万元的货物,并承担管理责任和人为损失风险。在客户下次订货时,则应以实际订货量作为回款标准,现款现货。一般情况下,客户的订货量会低于铺底量,这样客户可以达到以供应方的货款购买供应方的货物的目的,见地资金成本,因为超过这个铺底量,客户必须自己垫付超额部分的资金,显然客户并不原意这样做。 这种实现形式看起来对客户有利,实质上是一种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供应方虽然先前投入了一定规模的货物,但他可以获得四个之间好处:(1)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规模。最大的风险损失是全部铺底量之和,但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客户是合格的大客户,数量有限,在出现不良征兆时,供应方可以采取紧急规避方法见地损失。(2)从接受客户的第二批货物订单开始,可以实现现款现货,加快资金周转效率。(3)可以有效控制“牛鞭效应” ,避免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4)可以与客户建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