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5015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换内胀式抽油机刹车蹄片在生产过程中,内胀式抽油机刹车片经过不断的涨紧和磨损而产生损坏,造成刹车失灵,影响抽油机井维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造成机械或人身事故的发生,因此,经常检查刹车片和刹车轮的磨损程度,发现刹车片(轮)损坏或刹车片(轮)磨损严重,必须及时进行更换。一、准备工作1.穿戴好劳保用品;2.准备工具、用具;同型号可用刹车蹄片一付、600mm 管钳、450mm 活动扳手、0.75kg 锤子、200mm 手钳、300mm 锯条、试电笔、绝缘手套、细纱布、黄油、班报表、记录笔等。二、操作步聚1.停抽(按启停抽油机步聚操作)松开刹车,使抽油机停在自由位置。2.卸刹车轮,确认在放松刹

2、车的情况下,用专用工具(拔轮器)将刹车轮卸掉,如果刹车轮装的过紧,应该在键槽和轴上加注废柴油浸泡,加之大锤振击,有助于卸刹车轮。3.卸掉与刹车摇臂相连接的调节拉杆。4.卸掉刹车蹄(将刹车蹄轴固定螺栓卸掉即可)5.安装同型号的新刹车蹄。6.连接刹车摇臂与调节拉杆。7.安装刹车轮。8.调整刹车松紧度合适(按调整刹车步聚进行操作)9.试刹车、开抽。10.清理现场。11.填写班报表。三、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1.确认是否断电,保养螺栓时注意不要把黄油涂抹在刹车片上与刹车轮上。2.使用拔轮器时注意观察拔轮器是否抓劳刹车轮,以免滑脱伤人。3.更换刹车蹄同时,注意观察刹车轮的磨损程度,必要时同时更换。4.注

3、意检查凸轮的磨损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5.注意刹车轮一定要安装到位,轮和轴的键槽必须对齐。6.在现场操作必须有监护人。评分记录表序号 考核项目 评分要素 配分 评分标准 检测结果 扣分 得分 备注1 准备工作准备工具、用具、刹车蹄片 5少一件扣 5 分,选错一样扣 2分2 停机 停机,切断电源 10停机不当扣 10 分,未切断电源停止制作3 卸蹄片卸刹车蹄片 25 不松刹车片就卸刹车蹄片扣 10分,方法不对扣 5 分4装蹄片装刹车片,检查、调整蹄片张合度及刹车行程40不检查就装刹车蹄片扣 10 分,不到位扣 10 分,错一次扣 5 分,未检查、调整蹄片张合度扣 10分,行程不在 1/32/3

4、之间扣10 分5 启抽 启抽油机、试刹车 15未试刹车扣 10 分,启机不合理扣 10 分6 收工具将有关数据填入报表,收拾工具、用具5不收拾扣 5 分,少收一件扣 3分,未填写记录扣 5 分工具使用错一次扣 5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违反操作规程扣 5 分严格遵守环保要求7 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每超时 1min 扣 5 分,超过6min 停止操作从总分中扣除合 计 100考评员: 记分员: 年 月 日采集和分析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是在深井泵工作时,用动力仪在悬点处测得的示功图。是生产现场判断抽油机泵工况的参考依据。因此,采油工人应掌握分析实测示功图的能力。示

5、功图:是载荷随位移变化的封闭曲线。地面示功图:是表示悬点载荷随悬点位移变化的封闭曲线;减程比:以悬点位移为横坐标,图上冲程与实际冲程之比值称为减程比;力比:以悬点载荷为纵坐标,每毫米纵坐标表示的载荷称为力比。实测示功图:若是用动力仪在悬点处测得的示功图,称为实测示功图。理论示功图:而人工绘制的悬点理论载荷随悬点位移变化的封闭曲线,称为理论示功图。一、准备工作1穿戴劳动保护用品。2准备 810 张具有典型特征的示功图。3纸、笔、尺。 二、操作步骤:1. 在实测示功图上绘制理论示功图,并将实测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对比分析;2. 与典型示功图对比分析;3. 结合油井产量,原油粘度等生产资料进行分析。理

6、论示功图如下图所示:符号的意义A驴头下死点位置B固定阀打开,游动阀关闭,活塞开始上行程C驴头上死点,活塞运行到最高点D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活塞开始下行程S光杆冲程 ,m;S 活活塞冲程,m;P光杆负荷,KNP 杆 抽油杆在液体中质量,KNP 液 柱塞以上液柱质量,KNP 静 光杆承受最大静负荷,KN冲程损失,m = t+ rr抽油杆伸缩长度,mt油管伸缩长度,mAB增载线(游动凡尔关闭,仅光杆上行,抽油杆伸长,油管收缩) )BC活塞上行程线,也是最大载荷线(吸入线,固定凡尔打开)CD卸载线(固定凡尔关闭,仅光杆下行,抽油杆收缩,油管伸长)DA活塞下行程线,也是最小载荷线(排出线,游动凡尔打

7、开)ABC 驴头上行程线CDA 驴头下行程线0A下冲程时光杆承受的最小静载荷0B1上冲程时光杆承受的最大静载荷常见典型示功图分析:1气体影响示功图: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内还残存一定数量的溶解气和压缩气,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加载变慢,使吸入阀打开滞后(图中 B) 。残存的气量越多,泵口压力越低,则吸入阀打开滞后的越多,即 BB线越长。 BC 线为上冲程柱塞有效冲程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卸载变慢,使排出阀滞后打开(图中 D点) 。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则DD线越长。DA 线为下冲程柱塞有效冲程当进泵气量很大而沉没压力很低时,泵内气体处于反

8、复压缩和膨胀状态,吸入和排出阀处于关闭状态,出现“气锁”现象。示功图形状如图中点划线所示。根据示功图可计算气体使泵效降低的数值和充满系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光杆冲程。sDg充满系数: A2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当沉没度过小或供液不足使液体不能充满工作筒时,均会影响示功图的形状。供液不足不影响示功图的上冲程,与理论示功图相近。下冲程由于泵筒中液体充不满,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小,只有当柱塞遇到液面时,才迅速卸载,卸载线与增载线平行,卸载点较理论示功图卸载点左移(如图中点)有时,当柱塞碰到液面时,产生振动,最小载荷线会出现波浪线。充不满程度越严重,则卸载线越往左移。3漏失影响的示功图:漏失主要

9、指排出部分漏失即游动阀漏失,吸入部分漏失即固定阀漏失和油管漏失三种情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 排出部分漏失上冲程时,泵内压力降低,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使柱塞上面的液体经过排出部分的不严密处(阀及柱塞与衬套的间隙)漏到柱塞下部的工作筒内,漏失速度随柱塞下面压力的减小而增大。由于漏失到柱塞下面的液体有向上的“顶托”作用,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缓慢。随着悬点运动的加快, “顶托”作用相对减小,直到柱塞上行速度大于漏失速度的瞬间,悬点载荷达到最大载荷(如图中点)当柱塞继续上行到后半冲程时,因柱塞上行速度又逐渐减慢,在柱塞速度小于漏失速度瞬间(如图中点) ,又出现了液体的“顶托”作用,使悬

10、点负荷提前卸载。到上死点时悬点载荷已降至点。下冲程,排出部分漏失不影响泵的工作。因此,示功图形状与理论示功图相似由于排出部分漏失的影响,吸入阀在点才打开,滞后了这样一段柱塞冲程;而在接近上死点时又在点提前关闭。这样柱塞的有效吸入行程为。在此情况下的泵效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SCB漏失量越大,线越短当漏失量很大时,由于漏失液对柱塞的“顶托”作用很大,上冲程载荷远低于最大载荷,如图中所示,吸入阀始终是关闭的,泵的排量等于零。 (如右图所示)(2) 吸入部分漏失下冲程开始后,由于吸入阀漏失,泵内压力不能及时提高而延缓了卸载过程,使排出阀不能及时打开。只有当柱塞速度大于漏失速度后,泵内压力提高到大于液柱

11、压力,将排出阀打开而卸去液柱载荷(如图中点)悬点以最小载荷继续下行,直到柱塞下行速度小于漏失速度的瞬间(如图中点)泵内压力降低使排出阀提前关闭,悬点提前加载,到达下死点时,悬点载荷已增加到。上冲程,吸入部分漏失不影响泵的工作,示功图形状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近由于吸入部分的漏失而造成排出阀打开滞后()和提前关闭() 。活塞的有效排出冲程为。在此情况下的泵效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当吸入阀严重漏失时,排出阀一直不能打开,SAD悬点不能卸载。示功图位于最大理论载荷线附近。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示功图成条带状(如右图所示)(3) 双阀漏失的示功图双阀漏失即吸入部分与排出部分同时漏失,它的示功图是吸入部分与排出部

12、分分别漏失时的示功图叠加,近似于椭圆形,位于最大理论载荷线和最小理论载荷线之间。(4) 油管漏失的示功图油管漏失不是泵本身的问题,所以示功图形状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近,只是由于进入油管的液体会从漏失处漏入油管、套管的环形空间,使作用于悬点上的液柱载荷减小,不能达到最大理论载荷值(如右图所示) 。通过示功图根据下式可计算出漏失位置: 1/qhcL式中q 活塞全部面积上每米液柱重量,KN/m;漏失点距井口深度,m;h漏失点距井口在图上的高度,mm;力比,KN/mm4抽油杆断脱影响的示功图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量,悬点载荷不变,只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使上下载荷线

13、不重合,成条带状示功图的位置取决于断脱点的位置:断脱点离井口越近,示功图越接近横坐标,断脱点离井口越远,示功图越接近最小理论载荷线,如右图所示由此示功图根据下式可计算断脱点至井口的距离: rqhcL/式中断脱点距井口的距离,m;每米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KN/m;rqh示功图中线到横坐标的距离,mm;力比,KN/mm5油层出砂影响的示功图:油层出砂主要是因为地层胶结疏松或生产压差过大,在生产过程中使砂粒移动而造成的。细小砂粒随着油流进入泵内、使柱塞在整个行程中或在某个区域,增加一个附加阻力。上冲程附加阻力使悬点载荷增加,下冲程附加阻力使悬点载荷减小。由于砂粒在各处分布的大小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

14、同,致使悬点载荷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多次急剧变化,因此使示功图在载荷线上出现不规则的锯齿状尖峰,当出砂不严重时,示功图的整个形状仍与理论示功图形状近似。6油井结蜡影响的示功图:由于油井结蜡,使活塞在整个行程中或某个区域增加一个附加阻力。上冲程,附加阻力使悬点载荷增加;下冲程,附加阻力使悬点载荷减小,并且会出现振动载荷,反映在示功图上,上下载荷线上出现波浪形弯曲(如右图所示) 。7带喷井的示功图:对于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抽油井,抽汲实际上只起诱喷和助喷的作用。在抽汲过程中,游泳阀和固定阀处于同时打开的状态,液柱载荷基本加不到悬点。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弱及抽汲液体的粘度。左图为喷势

15、强、油稀带喷的示功图。右图为喷势弱、油稠带喷的示功图。8管式泵活塞脱出工作筒的示功图:由于活塞下的过高,在上冲程中活塞会脱出工作筒,悬点突然卸载,因此卸载线急剧下降。另外由于突然卸载,引起活塞跳动,反映在示功图中,右下角为不规则波浪形曲线。9活塞下行碰泵影响的示功图:活塞下行碰泵影响的示功图如右图所示,主要特征是在左下角有一个环状图形。 原因是由于防冲距过小,当活塞下行接近下死点时,活塞与固定阀相碰撞,光杆负荷急剧降低,引起抽油杆柱剧烈振动,这时活塞又紧接着上行而引起的。同时由于振动引起游动阀和固定阀跳动,封闭不严,造成漏失使载荷减小。10稠油影响的示功图:稠油影响的示功图如右图所示。主要特点是:上下载荷线变化幅度大,而且原油粘度越大,幅度变化越大;示功图的 4 个角较理论示功图圆滑。形成原因:稠油因其粘度大,所以流动摩擦阻力增加,因此上行时光杆载荷增加,下行时光杆载荷减小。另外由于油稠使阀球的开启、关闭滞后现象明显,致使增载、减载迟缓,所以增载线和卸载线圆滑。采油工高级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现场号 工位号 性别_ 试题名称:分析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10 个) 考核时间:30min序号考核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