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轶事解读李鸿章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4页
文档ID:34347925
轶事解读李鸿章_第1页
1/4

轶事解读李鸿章聪明过人李鸿章小时候,他跟他哥哥李瀚章、弟弟李鹤章经常在一块儿放风筝有一次这哥仨又放风筝去了,这风筝放得老高,李鸿章正高兴着呢,不知哪儿刮来一股邪风,那风筝一个倒栽葱,扎到旁边的塘里去了李鸿章跑过去就找那风筝,没想到那塘中间倒了一棵树,风筝挂到枯树枝上了,李鸿章拽了半天拽不下来,噗通一下就跳进塘去了李鸿章不会游泳,跳进去,咕咚咕咚地就直喝水他哥哥、弟弟吓得不成,赶紧往有人的地方跑,一边跑,一边喊远处正好有几个农人,人家一听赶紧就跑过来了,这几个人跳下去之后,七手八脚把李鸿章就给拽上来了这时候,他父亲母亲都来了,他妈搂着他说,你不会游泳,不会凫水,你往河里面跳什么劲没想到救李鸿章的人跟他父母说,这孩子会点水人家说,这孩子我们救他的时候,一直在水面上躺着,仰着漂着,他要不会水,早沉到塘底去了事后,人们听李鸿章说,他常常在塘边、湖边听那些渔民教自己的孩子游泳,常常让他们躺着飘着,而且他还听到一句话说“淹死折腾的,活命怎么老实的”,李鸿章记住这句话了所以,他索性往后一仰,四脚八叉一漂,活了有一次,李鸿章贪玩,老斗蛐蛐儿,老逮蛐蛐儿,还经常误了上学有一次他又误了午学,他爸爸李文安气得拎着他就到他们家地头了。

让李鸿章跪那儿,然后李文安问他:“你知道咱们家地边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坟地?”李鸿章哪儿知道啊?不知道然后李文安又跟他说:“你喜欢咱们家的地吗?”李鸿章还是没法答,他一个孩子,喜欢地不喜欢地,他怎么答啊?这个时候,父亲李文安跟他说,咱们家的祖上因为没有科举做官,所以才分了挨着坟头的地,李鸿章一听,愣了半天,跟捱了一闷棍似的后来他又听他母亲讲,他爷爷那一辈没有中举做官,所以从此家道中落,分的地都是挨着坟边的地这时,李鸿章心里明白了,我一定得努力学习李鸿章一明白,一发而不可收,从此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到十八岁上,他就考取了秀才二十四岁,考上了进士(安徽最年轻的“研究生”)李鸿章与外国使节和我的孙子一般大1897 年,李鸿章接见法国大使施阿兰施阿兰的态度傲慢,顿使李鸿章心生不满见到对方比较年轻,李鸿章便故意问他:“你今年多大了?”施阿兰告诉了他自己的年龄李鸿章遂笑着说:“你只和我的孙子一般大啊!记得在贵国时,我曾经和你的祖父交谈过呢 ”此语一出,弄得施阿兰面有愠色,但又不便发作,真是“哑巴吃黄莲”!让俄使者陪同过年某年岁末,俄国使者请求拜见李鸿章,李鸿章同意第二天接见李鸿章手下人说:“明天就是除夕了,难道您不准备过年吗?怎么还有空见俄国人呢?”李鸿章不动声色地说道:“虽然说是过年,我的家人也不在我身边,我一个人怪无聊的。

不如明天把俄国人耍笑一番,就当是他们来陪我过年了对了,明天你们都不用参加,我一个人就够用了 ”李鸿章在国外有冷有热某次,李鸿章去某外国使馆赴宴饭后上冰激凌,李鸿章看见冰激凌冒着气,以为是热乎的东西,所以就先用嘴去吹不料,吃了一口,发现竟是凉冰冰的,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气外国人忍不住笑起来李鸿章装作不在意说,作为答谢对方的盛情,明天要回请大家吃中餐第二天,外国人来赴宴吃了一会儿,上来一锅汤外国人一看,这是凉汤,于是你一口我一口大吃起来结果都被烫得说不出话来原来,上面是厚厚的一层油,油下面是滚烫的汤李鸿章故意这样安排,不过是对吃冰激凌遭嘲讽的报复李鸿章杂烩”李鸿章备宴回请洋人成套的席面在花厅里摆开,酒过一巡又一巡,菜上一道又一道,吃了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总管对李鸿章附耳低言:“中堂大人,菜吃完了,怎么办?”李鸿章略一思索,说道:“把撤下去的残菜用大盆装着端上来,要加热 ”总管满面含笑而去不一会儿,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残菜端上来了洋人纷纷下箸,并且都说好吃极了一洋商问道:“中堂大人,你们中国有个奇怪的习惯,总是把好吃的放在最后!这好吃的菜叫什么名字?”洋人说的是蹩脚汉语,李鸿章虽然听懂了,但一时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名字,只好答非所问:“好吃多吃!”谁知这一下歪打正着,汉语的 “好吃多吃”与英语的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

此后洋人吃中餐,每宴必点此菜,不过再不是残菜混合,而是各种原材料的精心组合了因为此菜肇自李鸿章,所以称之为“李鸿章杂烩”今天,有些饭店,特别是经营安徽菜的饭店,仍然保留着这一道菜 “谬”饮洗手水1896 年,李鸿章以七十高龄出访俄、德、法、英、美诸国抵达德国,在柏林觐见过德皇以后,李鸿章专程前往汉堡,探看业已退休的俾士麦 俾士麦,19 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宰相,协助普鲁士国王通过一系列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世称“铁血宰相” 李鸿章在中国一度权倾朝野,老外恭维他是“东方俾士麦” 史载,东西两“俾”“彼此闻声相思,一见如旧识”俾士麦遂举办盛大宴会,款待远方贵客各国驻德使节应邀而来,宴会大厅成了“模拟联合国” 俾士麦与李鸿章居中而坐觥筹交错间,侍者以小银盏盛着,给每人送上白开水———吃过水果以后洗手指用的李鸿章不知西人习俗,端起小银盏呷了一口 中堂李大人却又“谬” 得如此出彩,把盏呷水姿态之优雅雍容,将“铁血宰相”给镇住了!须知,对于李鸿章的精神风貌,梁启超曾作如此描摹———李鸿章待人接物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与外国人交涉,尤轻侮之! 基于对李鸿章风度的衷心折服,更基于由此衍生的对中国古老文明的真诚敬畏,俾士麦模仿李鸿章的把盏姿态,照样端起小银盏,把用以洗手指的白开水呷了一口。

宰相引领,心照不宣,朱紫满堂,尽皆把盏!“国技表演”一天,几位英国外交官来访,李鸿章奉命接待这些英国人用惯西餐,从未吃过中餐,心想李鸿章怎么吃,我们就怎么吃酒过三巡之后,侍者端上一盘饺子,李鸿章边招呼“请、请”,边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一不小心饺子滑掉,正好掉在桌子上的酒杯里几位英国人见状,纷纷把饺子夹起,然后将其掉到酒杯里,顿时溅得满席酒水李鸿章赶忙解释一番,几位英国人听后拍手大笑不一会儿,侍者于端上面条李鸿章吃着面条,想着刚才吃饺子的事,愈想愈觉得好笑,不由得“噗哧”一声笑出声来这样笑不打紧,一根面条从李鸿章的鼻孔里喷出几位英国人一看就傻了眼,连忙摇头说:“学不会,学不会 ”弄得满堂哄然大笑雪茄和水烟李鸿章在法国访问时,一位法国官员敬他一支雪茄,但没告诉他怎样吸,李鸿章看外国人放在嘴上一点就着,他也照着做,就是点不着原来吸雪茄前,必须将烟头切去才能点着李鸿章认为对方是故意使他难堪和损伤大清国威后来,那位法国官员到李鸿章住处回访李鸿章令手下敬烟,李鸿章接过水烟袋便咕噜咕噜吸起来,那位法国官员也学着用嘴去吸,不想用力过大,吸进一口烟水,苦辣难忍,但拘于礼节,又不好往外吐,只好咽下李鸿章看了非常得意。

美味名犬李鸿章 1896 年游历英国时,在老朋友戈登的纪念碑前和墓前敬献了花圈戈登的妹妹出于礼仪送给李鸿章一只在赛狗会上得过大奖的名犬过了几天,戈登的妹妹接到李鸿章的感谢信信上说:夫人赠我爱犬,我十分感激只是我年纪太大,牙齿不好,不能多吃但是,为了表达我对夫人的感谢,我还是吃了一点,果然是天下美味读罢来信,真让这位英国夫人哭笑不得内急李鸿章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内急,到洗手间一看,人家是用抽水马桶,中堂大人从未见过,不知如何使用,可偏偏急得不行了李大人穿的长褂,灵机一动,拉到衣袖里,然后手往上一扬,嗖,砸到天花板上这时,一个老外进来了,李大人臊得满面通红,忙拿出一枚金币,小声对老外说:给你一文钱,你千万不要说出去不料老外拿出十枚金币,小声对李大人说,我给你 10 文钱,你告诉我是如何拉上去的?李鸿章看球清光绪二十二年,亦即 1896 年,清政府的洋务派李鸿章,作为皇帝的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访问英国,在伦敦被视为上宾款待,优礼有加李鸿章访英期间,主人邀请他去看一场足球赛一百年前的英式足球,正是草创阶段,还没有当代足球这样成熟和精彩李鸿章作为满清政府的特使,自然盛装出席观赛;尽管他在清廷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是搞洋务的,但此公从来不穿夷服,而满清的朝服,是长袍加御赐黄马褂,胸前挂着朝珠和别的零碎,戴的帽子上缀着宝石顶子和鲜艳的翎毛。

坐在温布里露天体育场边上,不知足球为何物的天朝大臣,看来看去,不得要领,况且,这一身行头,只能配太师椅,要不就在八人大轿里,在露天球场上,便很不舒服,很不自在这位大清特使,看了半场以后,莫名其妙,又觉得有点匪夷所思,问陪他一起观战、并看得津津有味的英国勋爵、子爵们, “那些汉子,把一只球踢来踢去,什么意思?”英国人说:“这是比赛,而且他们不是汉子,他们是绅士,是贵族 ”李氏摇摇头说:“这种天气,为什么不雇些佣人去踢?为什么要自己来?跑得满头大汗?回头内热外感,伤风感冒可就不妥了,谬矣哉,谬矣哉!”主人很窘,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位中国客人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淑女,如果说对李鸿章那套袍子马褂、翎子顶戴的穿着还能忍受的话,对他那种万邦皆臣于我的思维方式和颐指气使的官僚做派,肯定就看不惯了,但洋人利之所趋,还是想办法巴结他因为那时日不落帝国和沙皇俄国,都想在中国扩大势力范围,李是个用得着的关键人物英国政府于是想尽办法,在他前往庆贺俄皇加冕以后,特地派船到克里米亚去接他,生怕俄国独吞中国这块肥肉,才专程把李鸿章请去伦敦一游的李鸿章到英伦以后,有许多不知是真还是假的演义流传下来,成为趣谈据说,英国绅士们在餐桌上的礼仪极多,譬如吃烤鸡用刀叉。

老实说,这种相当繁琐的吃法,并不可取,而且,在光滑的盘子上,肢解这只滚来蹭去的淋过油的烤鸡,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李鸿章不听洋人这一套,毫不客气地就用手抓起撕来吃在座的主人和陪客,都是戴着莎士比亚式褶领的文明人士,面露愕然之色,不知所措一是出于礼貌,一是出于对贵客的尊敬,大家也就照方抓药,仿效李鸿章先生吃鸡的方式开了这个先例,从此英国人在餐桌上吃鸡的时候,就得到了解放,可以直接动手而不必使用刀叉了女皇怎么如此贪心”1896 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应邀前往出席典礼结束时,俄国女皇出于礼貌,按照当时欧洲流行的“吻手礼”的规矩,主动向李鸿章伸出手来李鸿章虽曾在一些外交场合见过这种吻手礼,但他一直不认为这是一种礼节,而视之为欧洲国家男女之间互相调情的下流动作所以当女皇向他伸出手时,李鸿章一时惊慌失错,竟认为女皇在伸手向他索要礼品,便连忙将手上的慈禧太后送给他一枚钻石戒指摘下,放到女皇手中女皇被李鸿章的行动弄得莫名其妙,环顾左右都瞠目结舌,又不便开口询问,只得将戒指拿来套在手指上,复又将手伸给李鸿章李鸿章见状,心中暗自骂到:“这女皇怎么如此贪心?送了一个戒指还不够,还伸手来要,真不象话。

”一边赶紧从身上找东西,搜索了半天,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再送,就连忙双膝跪地,用双手将女皇的手高高托起女皇见状只得苦笑着将手收回回到住所后,李鸿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随从说“现在你们赶快替我准备几样礼物送给女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