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4791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教学设计格式作者简介教案标题 2.2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所属学科 数学 适用年级 七年级对应教材 教材版本: 人教版 , 第几册: 七年级(上) ,覆盖范围 第 2 章 第 2 节,单元名称: 整式的加减 第 1 课时学习者分析整式加减法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2.2 整式的加减的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乘法的分配率等知识,经历了计算、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等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也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七年级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主学习方式有一定的认识,会按要求运用课前学习资源进行课前预习,也养成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

2、惯。我们知道,类比是数学基本的思想方法,类比、归纳能力的发展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但是,七年级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的培养刚刚开始,规范的语言表述也在不断学习中,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分析:理解同类项概念,会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解决整式加减的问题。学习环境描述一、家庭1.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2.带有音视频功能的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3.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云服务软件平台。4.其它常规学习工具。二、学校1.有互联网、wifi、电子白板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2.学生、教师平板电脑。3.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云服务软件平台。4.其它常规

3、教学设备和工具。学习目标设计1.经历同类项概念形成、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过程,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在 计算、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类比的思维方法。3.在自主学习和于他人交流中,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与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第一阶段课前学习资源:(1)电子书包。(2)文本及音频材料:课前学习指导、知识点讲解、课后小结。(3)预习问题和前测试题。1.整理和推送课前个性化学习

4、资源;2.查看学生前测题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课上指导方案及教学方案。1.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2.培养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形成相关问题的学习笔记。3.记录课上讨论的问题或疑惑。1.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2.带有音视频功能的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3.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云服务软件平台。第二课上小组合作交流课前自主关注学生交流结果,帮助解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交流、1.由互联网、教室 wifi、电阶段学习的学习成果、疑问与难点问题。答小组问题,选取优秀小组用 pad 推送小组成果在大屏幕上展示合作、探讨、记录汇报内容并拍照推送给老师。第三阶段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研讨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生成本节课知识,并对

5、重要知识和难点问题进行强化和讲解。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规范学生新知识的概括与生成。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在黑板上呈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本阶段有两个节点:一是同类项的概念,二是合并同类项法则。用 pad 拍照推送图片展示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并解答其他同学的质疑。同时其他学生给以评价。子白板等设备组成的多媒体教室。2.学生教师平板电脑作为互动工具,由pad 推送到白板上呈现学习成果。3.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云服务软件平台第四阶段通过 pad 进行分层次的习题解答。恰当切换到大屏幕进行例题讲解和疑点习题讲解。引导例题学习。关注 pad 中学生解答状况,及时指导、解答学生的困惑和疑问。引导学生针对疑点集中

6、的问题进行讲解。1.用 pad 操作解答本节习题,提交答案并查看客观题做题情况2.拍照上传主观题答案,等待教师通过pad 现场打分,3.适时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各种例题的学习。继续上述媒体使用。本阶段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1.客观题练习,自动生成学生答题情况。2.主观题拍照、推送,教师课在 pad 上阅卷、评分,评分后学生可见。第五阶段梳理知识,课堂小结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回顾思考,并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第六阶段布置课外作业:1.教科书中书面作业 。2.自主学习平台自选练习题。3.下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包。指导学生:pad中关于下节课学习包的内容与学习要求。记录作业。1.有互联网、教室 wifi、电子白板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2.学生教师平板电脑。3.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云服务软件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