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4700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晁错, 颖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 诏 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 错为 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 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 诸侯喧哗。 错 父闻之,从颖川来,谓错曰:“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 让多怨,公何 为也 ?”错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

2、归矣!” 遂饮药死,曰 “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 对曰:“不足忧也,今破兵。 ”上问 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 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 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 ,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 绐(di ) 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 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

3、(qin 限制) 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 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 强大不可制,故 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 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 汉书) l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组是 A上发兵以御之 杀之以应陈涉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其意不在错也 齐国其庶几乎 D且臣恐天下之

4、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 4 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错为人峭直刻深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独有斩错 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书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

5、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5翻译下面 2 段文言文。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答:_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答:_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 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 检校刺史,哀其诖误,止司刑使,停斩决, 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 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

6、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 ”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初, 张光辅以宰相 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 ?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 仁杰曰:“ 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 ”光辅质之,仁杰曰:“ 明公亲董戎旃 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 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 且胁从之徒, 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 但恐冤声腾

7、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注释】诖(gu)误:贻误,连累, 牵累。 戎旃(zhn):军旗,这里指军队。著纲:颁布法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 B、诸囚次于宁州 次:临时驻扎、住宿 C、自天兵暂临 暂:暂时 D、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乖: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司刑使相次而至 泉涓涓而始流 B、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何征发之不赴 大王来何操 D、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一组是 时狄仁杰哀其诖误 止司刑使,停斩决 表奏,特敕配流丰州 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王李贞起兵抗拒武则天,兵败后,受牵连而被处死的士人及老百姓有六百多人,另有五千多人没为官奴。 B、狄仁杰上表为连累之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 C、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为愤怒,以叛逆罪相威胁,狄仁杰毫不畏惧。 D、狄仁杰抵制了张光辅的横征暴敛,被张光辅诬陷,降为复州刺史。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8 分) (1)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3 分) 译文: (2)所在劫夺,远迩流离。(2 分 ) 译文: 。 (3)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 (3 分) 译文: 。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 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 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 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

10、 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 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 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既罢, 吕后侧耳于东厢听, 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 岁,高祖 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尧进请问曰:“ 陛下所为不乐,非 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尧曰:“ 陛下独宜为赵

11、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 ”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 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 ”高祖曰:“善。 ”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 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 ”周昌泣曰: “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 骂周昌曰:“ 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

12、使召赵王, 赵王果来。至 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留侯策:张良的计策,指 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佑太子,以巩固太子的地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将:将军,将领 B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卻:嫌隙,仇怨 C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征:征召,被征召 D微君,太子几废微:若非,不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乃召周昌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守江陵 B 上以留侯策即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 公强为我相赵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然

13、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 的一组是 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而周昌廷争之强臣期期不奉诏 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B CD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时都曾担任过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为汉王后,又双双为沛公效劳。周苛在留守荥阳城的战斗中被项羽烹杀,周昌后来则被汉王任命为御史大夫。 B高帝骑着周昌的脖子,还问周昌自己是怎样的君主。周昌不畏强权,仍挺直了脖子骂皇帝。 “昌仰曰”三个字,把周昌耿直、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刻画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

14、的时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作者以“期”、 “期”的口吃声来写当时周昌的情态,很确切地表现了他憨厚,正直的性格特点。 D周昌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尽管周昌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辅佐赵王,去担任赵王的相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译文:_ 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译文:_ 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译文:_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 药,所部多蒙全 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