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4437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新常态 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适应 什么是新常态?提出经济的新常态名词解释以及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新常态的特征中高速优结构自己多说新动力政府层面多挑战为什么我国需要转向新常态旧常态的难以为继和危害(批判继承)股市,房市,救市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工业的革命德国工业 4.0 计划,中国的新计划如何面对新常态自己多说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一词由此而来所谓经济常态,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由经济规律所主导的经济活动相对稳定特征的动态过程,就宏观面而论,经济常态应当最终取决于某一段时期由技术、制度、人

2、口与劳动供给和资本所决定的“潜在增长率” 而新常态一词,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 “新常态”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然而,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出现,同西方国家的“新常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经济 “新常态” ,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而不全是由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其次,这种“新常态”的出现,始终处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许可的正常运行区间,从根本上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那么,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具有将哪些特征呢?先让并不是仅仅每年 GDP 增长律下降几个百分

3、点。 2014 年 8 月 7 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的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一文归纳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 ”、 “优结构” 、 “新动力” 、 “多挑战” 。 中高速。李克强总理曾说:“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 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 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 7%8%的中高速增长,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还是从历史上(比如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看都是无可厚非的。优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我国现如今构距离发达国家还仍有一定的差距,未来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仍需大幅增加,进而成

4、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我国的储蓄率全球第一,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消费意识太过保守,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消费这一架马车在以后将逐渐成为主体。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城乡区域结构方面也将有各自的优化。新动力: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离开中国市场转向东南亚等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世界工厂难以为继。 所以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前段时间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的即在于此。多挑战。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比如楼市风险,为了防止楼市的衰落甚至崩

5、盘,今年已经两次降息两次降准,降低二套房首付,改革满五唯一等措施来使房地产回暖。再比如股市风险,自去年 11 月以来,大盘不断快速攀升,在小幅回调后今天(5.19)再次突破 4400 点,最近每周开户数屡创新高,比 07 年 6100 点牛市的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繁荣的股市下其实蕴藏了很多风险,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在目前的中国并不太成立,中国之所以股市如此繁荣,一是因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以及降息降准的侦测推动。另一是因为经济的下行,实体经济很难赚钱,于是转而投资资本市场。现在的股票价格虚高成倍,当这一次的“530”来临时,又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以上是

6、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将具备的四个特征,我们对旧常态进行扬弃,转向新常态,是有内部和外部的必要原因的。一 旧常态时,高储蓄高投资(在之前已经提到) ,人口红利贡献巨大,并且严重的房地产依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那是的高增长,是不平衡式的增长,是以 GDP 为中心、以投资为主导、对技术进步重视不足的粗放式增长。我们的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 GDP 消耗的能源,环境资源承载力承载力,科学技术等发面并没有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健康成长。所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是中国经济由“大”走向“强”的必然过程。二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影响三 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

7、术等将会很大程度改变现今的经济格局。德国已经有了工业 4.0 计划,中国也必须积极寻求改变(就在今天(5.19)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 。如今,中国经济只有适应新常态,才有可能继续长久持续的发展。正如在提出新常态式所说的,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内在的规律,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客观上讲,也确实到了阶段性调整时期,我们要做到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 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 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然后,我们要增强信心,发挥优势。我国总体来说,仍然处于重要

8、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我们有 13 亿多人口,内需充分迸发所形成的消费潜能无可限量;我们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 50%,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依然强劲、空间依然广阔;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信心来自于亚太发展的良好前景。适应新常态,对于我国来说虽然是一个挑战,但更多的是一个机遇。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率过高,而我国城镇化至少还有 20 多年历程,可以长久释放活力,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且我国还具有大

9、国优势提供发展支撑。作为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内需的支撑力不可小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不仅会极大地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也将形成汽车制造、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型支柱产业,使产业体系更为协调。另外,我国人才资源丰富,又具备技术后发优势,有条件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结构调整也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空间,现在煤炭钢铁等各行业产能过剩,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积极在海外寻找发展空间,比如一带一路的计划,再比如“中国高铁走出去”:从去年开始,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推销高铁,到今年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以及现在总理正在访问的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巴西等国,均签署或准备签署铁路基建的百亿,千亿大单。这不仅是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的好方法,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状况下全面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通过对旧常态的批判继承,是在现今经济发展背景下做出的最佳选择。长期来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能否积极适应这种新常态,将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