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4202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的流行过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来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禽和带菌(毒)动物。动物受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1)患病动物:病禽是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期的病禽, 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禽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最大。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禽是否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则随病种不同而异,它们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

2、义将在病原携带者中述及。病禽能排出病原体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期不同。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订的。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禽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期终了为止。(2)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如已明确所带病原体的性质,也可以相应地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禽,但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暴发或流行。研究各种传染病存在着何种形式的病原携带状态不仅有助于对流行过程特征的了解,而且对控制传染源、防止

3、传染病的蔓延或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数量还很少,同时此时一般没有具备排出条件,因此不能起传染源的作用。但有少数传染病在潜伏期后期能够排出病原体,此时就有传染性了。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传染性已逐渐减少或已无传染性了。但还有不少传染病等在临诊痊愈的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在很多传染病的恢复阶段,机体免疫力增强,虽然外表症状消失但病原尚未肃清,对于这种病原携带者除应考查其过去病史,还

4、应作多次病原学检查,才能查明。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一般认为这是隐性感染的结果,通常只能靠实验室方法检出。这种携带状态一般为时短暂,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有限,但是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病的健康病原携带者为数众多,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存在着间歇排出病原体的现象,因此仅凭一次病原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反复多次的检查均为限性时才能排除病原携带状态。消灭和防止引入病原携带者是传染病防制中艰巨的主要任务之一。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 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

5、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这是防治禽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如下两种:(1)直接接触传播: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 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啄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仅能以直接接触而传播的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链锁状。这种方式使疾病的传播受到限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2)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 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能是生物(媒介者vector) ,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

6、体(媒介物 vehicle) 。大多数传染病如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间接接触一般通过如下几种途径而传播:(1)经空气(飞沫、飞沫核、 尘埃)传播:空气不适于任何病原体的生存,但空气可作为传染的媒介物,它可作为病原体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留的环境。经空气而散播的传染主要是通过飞沫、飞沫核或尘埃为媒介而传播的。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传染称为飞沫传染。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而传播的,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这类病禽的呼吸道往往积聚不少渗出液、刺激机体发生咳嗽或喷嚏,很强的气流把带着

7、病原体的渗出液从狭窄的呼吸道喷射出来形成飞沫飘浮于空气中,可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动物体正常呼吸时,一般不会排出飞沫,只有在呼出的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叫鸣、咳嗽)才喷出飞沫。一般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变干后,成为蛋白质和细菌或病毒组成的飞沫核,核愈大落地愈快,愈小则愈慢。这种小的飞沫核能在空气中飘浮时间较久,距离较远。但总的来说,飞沫传染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从病禽一次喷出的飞沫来说,其传播的空间不过几米,维持的时间最多只有几小时。但为什么不少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会引起大规模流行呢?这是由于传染源和易感动物不断转移和集散,到处喷出飞沫所致。一般来说,干燥、光亮、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飞沫飘浮的时间较

8、短,其中的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死亡较快;相反,潮湿、阴暗、低温和通风不良,则飞沫传播的作用时间较长。从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处理不当的尸体散布在外界环境的病原体附着物,经干燥后,由于空气流动冲击,带有病原体的尘埃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称为尘埃传染。尘埃传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比飞沫传染要大,可以随空气流动转移到别的地区。但实际上尘埃传染的传播作用比飞沫要小,因为只有少数在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的病原体能耐过这种干燥环境或阳光的曝晒。能借尘埃传播的传染病有结核病、痘等。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因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常连续发生,患者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动物。在潜伏期短的

9、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等,易感动物集中时可形成爆发。未加有效控制时,此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升高现象,一般以冬春季多见。病的发生常与畜舍条件及拥挤有关。(2)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等,其传播媒介主要是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染源的分泌物、排出物和病禽尸体及其流出物污染了饲料、牧草、饲槽、水池、水井、水桶,或由某些污染的管理用具、车船、禽舍等辗转污染了饲料、饮水而传给易感动物。因此,在防疫上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饮水的污染,防止饲料仓库、饲料加工场、禽舍、牧地、水源、有关人员和用具的污染,并做好相应的防疫消毒卫生管理。(3)经污染的土

10、壤传播:随病禽排泄物、 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它所引起的传染病有丹毒等。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疫区的存在相当牢固。因此应特别注意病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物体和尸体的处理,防止病原体落入土壤,以免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患。(4)经活的媒介物而传播:非本种动物和人类也可能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禽传染病。主要有: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作为禽传染病的媒介者主要是蚊、蠓、家蝇蜱等。传播主要是机械性的,它们通过在病、健禽间的刺螫吸血而散播病原体,亦有少数是生物性传播,某些病原体(如住白细胞虫)在感染家禽前,

11、必须先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如库蠓、蜱)体内通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才能致病。蚊能在短时间内将病原体转移到很远的地方去,可以传播各种脑炎和丹毒等。库蠓可以传播鸡住白细胞虫子饱子,家蝇虽不吸血,但活动于禽体与排泄物、分泌物、尸体、饲料之间,它在传播一些消化道传染病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传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身对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在受感染后再传染给禽类,在此野生动物实际上是起了传染源的作用。鼠类传播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野鸭传播鸭瘟等。人类:饲养人员和兽医在工作中如不注意遵守防疫卫生制度,消毒不严时,容易传播病原体。如在进出病禽和健禽的禽舍时可将手上、衣服、鞋底沾染的病原

12、体传播给健禽。兽医的体温计、注射针头以及其他器械如消毒不严就可能成为鸡新城疫等病的传播媒介。3禽群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抵抗力的反面, 指禽对于每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该地区禽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百分率和易感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以及疫病的严重程度。禽易感性的高低虽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强弱有关,但主要还是由禽体的遗传特征、疾病流行之后的特异免疫等因素决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饲料、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禽群的易感性和病原体的传播。以下分别择要叙述。(1)禽群的内在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同一种病原体表现的临诊反应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遗传性决定的。某一种病原体

13、可能使多种动物感染而引起不同的表现。这种传染病的相对特异性在流行病学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使之可能不时地出现所谓“新”的传染病。不同品系的动物对传染病抵抗力的遗传性差别,往往是抗病育种的结果。例如通过选种培育而成的白来航鸡对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抵抗力有一定的增强。一定年龄的动物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性较高,如幼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易感性较高。年轻的禽群对一般传染病的易感性较年老者为高,这往往和禽的特异免疫状态有关。(2)禽群的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包括饲料质量、禽舍卫生、 粪便处理、拥挤、饥饿以及隔离检疫等都是与疫病发生有关的重要因素。在考虑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类似农场和禽群的差别时,很明显地可以

14、看出饲养管理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因素。但对于这些饲养管理因素在农场条件下的实际重要性还很少进行过周密对照的研究,因此它们对疫病发生的影响很难具体测定。(3)特异免疫状态:在某些疾病流行时,禽群中易感性最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禽或已耐过,或经过无症状传染都获得了特异免疫力。所以在发生流行之后该地区禽群的易感性降低,疾病停止流行。此种免疫的禽所生的后代常有先天性被动免疫,在幼龄时期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禽免疫性并不要求禽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有抵抗力的,如果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一旦引进病原体后出现疾病的危险性就较少,通过接触可能只出现少数散发的病例。因此,发生流行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禽群中有抵抗力

15、的个体数,而且也与禽群中个体间接触的频率有关。一般如果禽群中有7080是有抵抗力的,就不能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这个事实可以解释为什么通过免疫接种禽群常能获得良好的保护,尽管不是 100的易感动物都进行了免疫接种, 或是应用集体免疫后不是所有动物都获得了免疫力。当新的易感动物引进一个禽群时,禽群免疫性的水平可能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就是使禽群免疫性逐渐降低以至引起流行。在一次流行之后,禽群免疫性保护了这个群体,但由于幼禽的新生,易感动物的比例增加,在一定情况下足以引起新的流行。二、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在发生传染病的地区,不仅是病禽和带菌者散播病原体,所有可能已接触病禽的可疑禽群和该范围以内的环境、

16、饲料、用具和禽舍等也有病原体污染。这种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的条件,因此可能威胁其他地区的安全。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广泛得多,它除包括传染源之外,还包括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而传染源则仅仅是指带有病原体和排出病原体的温血动物。在防疫方面,对于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而对于疫源地则除以上措施外,还应包括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目的在于停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蔓延和杜绝向外散播,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保护广大的受威胁区和安全区。所谓自然疫源地的概念是病原体、传播媒介(主要是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在自己的世代交替中无限期地寄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ies)里,组成各种独特的生态系统(ecosystem), 不论在它们以往的或现阶段的进化过程中均不依赖于人。当人和禽进入人烟稀少的原始荒野地区(如原始森林、沙漠、草原、深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