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634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坑降水、喷锚支护及土方开挖设计施工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12 号地下室喷锚支护设计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成都华信大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龙泉驿区柏合镇兴建东山国际新城,由 3 栋 4+1 层、10 栋 6+1 层、 4 栋 9 层及 4 栋 11+1层住宅及地下车库组成,地下室设计标高(0.000=516.8m) ,采用独立柱基础。该工程由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了东山国际新城开发用地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资料、总平面图及基础平面布置图,本工程需进行基坑支护。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任务。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

2、水文地质条件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位于龙泉驿区柏合镇,该场地地理环境优越,场地地貌单元属成都东南部台地的宽缓浅丘地带。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粘性土层,白垩系灌口组泥岩层,其具体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大部分地段表层为耕土,其下为素填土,主要以粘性土为主,黄(2)粉质粘土:黄褐黄灰色,稍湿,含氧化铁、铁锰质等,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2呈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为中等。部分地段底部有粉土或粉砂薄夹层分布,但其厚度一般不大 0.5m,故合并于此层内。(3)松散卵石 1:灰色,很湿饱和,卵石成分以岩浆岩为主,粒径一

3、般 2040mm,混约 40%的砂、圆砾、角砾及少量粘性土。(4)稍密卵石 2:灰色,很湿饱和,卵石成分以岩浆岩为主,粒径一般 4060mm,最大大于 70mm,混约 30%的圆砾、角砾、砂及少量粘性土,局部含少量漂石和夹薄层中密卵石。(5)中砂 3:灰、灰褐色,很湿饱和,一般为稍密状态,含少量圆砾及粘性土等。局部夹松散卵石薄层。(6)中密卵石 4:灰、灰褐色,饱和,卵石岩性以岩浆岩为主,粒径一般 4080mm,最大大于 100mm,含有少量漂石。混 20%左右的圆砾、角砾及少量粘性土。部分深度段夹薄层稍密卵石。以上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抗剪强度指标指标项目天然重

4、度(KN/m 3)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内聚力C (kPa)内摩擦角()人工填土 18 10 8粉质粘土 19.6 150 6 40 16松散卵石 1 20 200 20 0 32稍密卵石 2 21.5 350 27 0 40中砂 3 18.5 150 10 0 30中密卵石 4 22.5 600 40 0 45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3及地下迳流补给,并通过地下径流、蒸发等方式排泄。勘察期间正值枯水期且受附近建筑物场地施工降水影响,测得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6.106.

5、60m。预计场地地下水在自然条件下的丰水期埋深在自然地面下 4.0m 左右,场地卵石层的综合渗透系数 K=20m/d。地下水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3、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由于基坑支护施工受周边地下条件限制,为保证安全施工,必须由建设单位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障碍物、管线等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提供建筑物、障碍物及管线的分布资料。第二章 基坑降水设计施工方案1、设计依据楠极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11-982、降水技术要求降水面积: 约 4000m2 地下室基坑深度: 6.0m要

6、求水位下降深度: 9.0m 水位下降值: S5.0m 抽水含砂量: 0.13、降水设计参数选择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参数取值如下:渗透系数 K20.0 m/d导压系数 A437079 m 2/d 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4导水系数 T668m 2/d基坑等值园半径(Ro)计算: Ro(LB)/4 式中:L、B分别为降水的长度与宽度。系数、取 1.18 基坑涌水量计算:用非稳定流方法Q WHsT02uRo/ 4ato式中:Q基坑涌水量(m 3/d)W(u)井函数Ho 含水层厚度(m)S基坑设计水位下降值(m)T 导水系数(m 2/d)a 导压系数(m 2/d)to 预期的基坑中心

7、点水位到达设计水位下降值的抽水时间(d)Ro 基坑等值园半径(m) 过滤器比排水性能计算: 3120kr式中:过滤器比排水性能r 井的半径(m)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5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井点数目计算:用非稳定流方法:Yo= n1ii020uWtHQui 04atxinYo (n-1)Yo式中:Yo井点处的水柱高度(m)n 井点数W(ui)井函数Xi各井点中心至某一井点外壁处的距离(m)、降水井深度计算:HsHwHo 式中:Hs降水井深度(m)Hw从地面到自然水位的深度(m)Ho含水层揭露厚度(m)以上公式,已编为计算机程序,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得:降水井数 n=7

8、,降水井深度 h=17.5m。井孔直径600mm,井管内径 300mm。填砾规格:场地东侧为 5-10mm,其余地段为 8-12mm。降水井排水采用管道内排水系统,并在现场设沉砂池 2 个。井内排水由泵管就近接入沉砂池,最终排入市政雨排水管道。沉砂池采用 M5 水泥砂浆砖砌池壁,池壁内外面层用防水砂浆抹灰一道。降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6水井平面位置见附图 NO.02。4、降水工程施工4.1 施工依据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及凿井操作规程 CJJ 13-8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CJJ/T 76-98。4.2 施工工艺流程测放井位钻机成孔安装井管填砾洗井4.3 井管安装检查钻孔垂直

9、度、孔径合格后,将井管安入钻孔中,管间电焊连接。注意井管对口吻合,焊接牢固,井管外安装定中器,以保证井管居中。井管安装深度误差不得超过 10cm。4.4 确保降水井质量的综合措施(1)各工序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书和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施工规程进行施工。(2)施工前各级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要求,了解施工要点。4.5 质量控制管理保持钻头直径不少于 550mm,成孔应打圆打直。终孔后换浆抽取井底沉渣,然后按技术要求下井管,用大卷扬将井管吊起并找平、固定。最后按要求分层填砾至地面。洗井:采用空压机与活塞联合洗井。必须先用空压机洗井后再用活塞拉洗,交替洗井至井壁畅通,含砂量小于万分之一,结束

10、后用井口盖封严井管口。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技术要求的材料一律不用。4.6 降水过程控制降水井施工及排水管网安装完毕后,进行基坑地下水抽降, 降水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7由专人 24 小时负责,对降水设施进行观察和及时维护,对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并作记录。对排水管网内沉积的砂及时清淘,对降水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及时解决,保证降水工程正常进行。4.7 施工工期降水井施工工期为 10 天,遇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则工期顺延。第三章 基坑喷锚支护设计施工方案1、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

11、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999;(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998;(4)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 :9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1997;(5)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1997;(8)理正岩土工程加固设计软件(9) 楠极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0) 楠极地商业、公寓楼总平面图及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2、设计方案2.1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选择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状况,本工程基坑具有一

12、定的边界施工条件,是喷锚施工的有利因素,且基坑开挖深度约 6.0 米。根据成都市的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8有关规定,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通过对各种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比较,采用喷锚支护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本工程采用喷锚支护方案。2.2 喷锚支护设计参数(1) 原始数据:基础开挖深度 h=6.0m。 1主要土层力学参数按勘察报告取值。 2(2)锚杆设计应用北京理正深基坑设计软件 ,输入以上参数进行计算,综合考虑锚杆构造要求后,设计施工参数如下:喷锚支护的基坑下口开挖线距离地下室基础外边线为1.0m,壁面放坡角度为 85 度。基坑共设置 4 排锚杆

13、,杆长分别为:L1=5m,L 2=4m ,L 3=3m,L 4=2m。锚杆水平间距:S X=1.5m;锚杆竖向间距: S1=1.0m,S 2=1.0m ,S 3=1.5m,S 4=1.5m。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 80100mm;锚杆泄浆孔:设置 6 间距 50cm 的泄浆孔,在锚杆锚固段设置。锚杆倒刺:在土层锚杆锚固段护焊于泄浆孔处。锚杆倾角 1020。杆体采用 48 钢管,壁厚 2.53.0mm。锚杆纵横方向采用 12 钢筋与钢管呈井字焊接。填土层铺设 6.5 间距 250mm 双向钢筋网片;粉质粘土层铺11设 6.5 间距 300mm 双向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配合比:32.5R 水泥、豆石(510mm ) 、中粗砂比12值为:1:2:2。2 号地下室基坑喷锚支护 设计施工方案 9外加剂:用速凝剂,按水泥用量的 35%掺合。13排水管采用 30 塑料管,间距为 3m,遇水加密。锚杆设计详见附后喷锚支护平面布置图(NO:03)及喷锚支护结构图(NO:04) 。2.3 喷锚支护施工2.3.1 喷锚施工工序基坑开挖至第一层锚杆标高修整壁面测定锚杆位置钻机就位锚杆钻入设计深度铺设钢筋网及主筋主筋与锚杆焊接喷射混凝土杆体压力灌浆挖土至下层锚杆施工深度重复以上工作直至基底设计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